分享

一天排便一次的人,很多天没便意,咋回事?

 ldtsg1957 2021-08-31

有些人习惯于每天排便一次,而另一些人则几乎每周只排便1-2次。这类人不同的排便习惯,影响了人体内的排便时间,可能会在人体内长期堆积,但出乎意料的是,人们每天的饮食并未受到影响,那么人体内的排便去了哪里?为何排便次数不同?

排便次数和哪些因素有关?

食品进入人体后,将胃与胃酸、胆汁等结合,初步消化,然后在肠内不断吸收营养。最后,食品消化的残渣会与肠内的垃圾毒素等一起排出体外。

排便次数也受消化的影响。人的胃肠功能好的话,食物会立即消化分解,肠道吸收营养后会尽快排出体外,但是中老年人的胃肠蠕动变慢的话,便秘和排便不良的问题也容易发生。

食品差异也会影响排便。食用糯米制品或某些硬食品,不能及时被肠胃消化吸收,会出现消化不良,影响排便等情况。但是常吃生冷食品或火龙果等能润肠通便的食物,也会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导致排便频繁。

一般而言,人体大便的形成需要在摄取食物后30小时左右,所以无论是每天排便一次,还是每周排便2-3次,只要形成了排便规律就比较正常。

长时间的不排便,体内的便便都去哪儿了?

答案是,囤积在肠道内。人体形成的大便一开始具有一定的水分,这时体积也会比较大,如果能及时排出,也是比较顺畅的。但在长时间不排便之后,其中多余的水分,就会被肠道再次吸收,体积就会缩小,这个时候再排便,就会出现干结的大便,甚至影响排便困难,引发便秘。

而且在人体内长时间堆积的便便在不断的被肠道吸收水分的同时,也会和肠道内的菌群进行反应,不断的将食物残渣分解,滋生出很多的氨气硫化物。这些物质也会对人体内的肠道造成刺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