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詹姆斯·帕特森:写作机里的战斗机

 星河岁月 2021-09-01

七十四岁的美国作家詹姆斯·帕特森(James Patterson)上周宣布,已与七十五岁的乡村歌手多莉·帕顿(Dolly Parton)组队,合写惊悚小说。

帕特森是世界头号畅销作家,也是写作机里的战斗机。

他如今一年出书二十种,作品总销量已逾四亿册。   

连续三十年产销两旺,帕特森有什么秘诀?

1

此番帕帕携手的项目是小说《罗丝快跑》(Run, Rose, Run),计划明年3月7日上市。

这将是帕顿的小说处女作。

图片

图为多莉·帕顿3月2日接种了“一剂她自己的疫苗”。莫德纳疫苗的研发经费中,有她捐赠的一百万美元。多莉·帕顿供图

为了配合《罗丝快跑》的出版,她还将发布一张新专辑,内含十二首歌曲,均根据书里的内容创作。

去年2月,帕特森飞到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问帕顿愿不愿意和他一起写小说,描写一个年轻的乡村歌手到纳什维尔寻求音乐事业,并逃避黑暗的往事。

帕顿答应了。他们花了六到八个月的时间来构思场景,讨论章节。

帕特森的另一位明星队友是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两人已合作写出两部小说:2018年的《总统失踪》(The President Is Missing)和今年6月上市的《总统的女儿》(The President's Daughter)。

很多年前,帕特森的写字桌上方就挂着一张克林顿的照片。那是在莱温斯基丑闻期间,总统走下直升机的舷梯,胳膊底下夹着一本帕特森的《起风时》。

《总统失踪》在全世界的销量超过了三百二十万册。

2

克林顿和帕顿不用亲自写书,但帕特森也不必——没有哪个亲自写书的作家能有这么高的产量。

自1976年起,他已经出书三百二十二部——最近六年就出了一百六十四部——总销量达四亿二千五百万册。至少有一百一十四部他的小说登上过《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

帕特森的高产之道已是公开的秘密。他雇佣了一个人数不断增加,但相对稳定的捉刀队。他提供大纲或骨架,有时长达五十页,留出三倍行距,交给旗下的作家流水线来填充血肉,源源不断地做出成品。

以2015年为例,那一年里,在美国销售的每二十一本硬皮成人小说当中,就有一本是帕特森的作品。《福布斯》杂志估计他每年入账八千九百万美元。

3

帕特森与出版商利特尔布朗公司的合作,改变了该社的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美国出版业。

1993年,帕特森在利特尔布朗出版了黑人侦探亚历克斯·克罗斯系列的第一部《蜘蛛也来了》(Along Came a Spider),当时的利特尔布朗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家高冷而保守的文学出版社。帕特森以一己之力,说服该社转变观念,面向群众,拥抱市场。

他一上来就挑战行业惯例,极力建议出版社为《蜘蛛也来了》做电视广告。社里拒绝了,一来电视广告成本过高,二来出版业很少这样大张旗鼓,固有的思想认为,如果把书当成草坪养护剂来营销,反而会让潜在的读者失去兴趣。

但帕特森自己设计了广告:先是一只蜘蛛从屏幕上滑落,最后是画外音:“你不用再等下一部《沉默的羔羊》了。”

这一创意让利特尔布朗终于松口,同意分担广告费,从而把它送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蜘蛛也来了》现在是帕特森累计印量最高的作品。

当时的书店主要靠作者前几本书的销量,来决定新作的进货数字。而帕特森此前销量平平。《蜘蛛也来了》让他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促使利特尔布朗和整个美国出版业彻底改变了营销思路。

4

回看帕特森的发家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版业和零售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同样起了很大的作用。

《纽约时报》分析指出,在帕特森之前也有大牌畅销作家,如马里奥·普佐、詹姆斯·米切纳和丹妮尔·斯蒂尔。但作家从来没有被当作消费品来推销。

今天的利特尔布朗早已放弃了高冷的面貌,成了各种通俗作家,如犯罪小说家迈克尔·康奈利、吸血鬼小说家斯蒂芬妮·迈耶和社会心理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大本营。

《蜘蛛也来了》打响以后,帕特森如法炮制,接下来的几本书同样成了爆款,终于使利特尔布朗完全接受了大众市场小说。

本来在历史上,大众市场小说一直以纸皮本印行,但现在的出版商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先把这些书做成硬皮本来销售,因为硬皮本的利润率要高得多。

与此同时,大型连锁书店、大卖场和网络书店的市场主导地位不断增强,从而有能力要求更高的发行折扣,并为更好的店面位置收取高额费用,结果进一步摊薄了利润率,迫使出版商越来越不愿意在新人身上下注,而把资源集中到一小撮最有价值的作者身上。于是,除了少数爆款,大部分书都不好卖。爆款则越做越大。

像帕特森这样的超级畅销作家,一般规模的出版社是伺候不起的。《纽约时报》2010年的长篇报道说,利特尔布朗有两位责任编辑、三位全职经理为他服务。

他亲自打理宣传工作,参与从封面设计到书店摆放位置的每一个营销细节。宣发会议在他家里召开,他扮演着创意总监的角色,一副冷酷而正式的工作作风,不像作家,而更像职业经理人,要求出版经理和编辑们向他汇报全面的市场份额数据和销量走势。

图片

詹姆斯·帕特森(右)2011年和儿子杰克在棕榈泉。摄影:休·索利·帕特森

5

发家以后,帕特森投入了慈善事业,为二十多所大学和学院提供四百多个奖学金,给传统的黑人学院、独立书店、公立学校和学校图书馆捐款,给美国军队捐书。

帕顿同样乐善好施。大流行之初,她向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捐赠了一百万美元,帮助后者共同研发出了莫德纳新冠疫苗。今年3月2日,她宣布接种了“一剂她自己的疫苗”,以此号召民众接种。

她在美国非常有名。很多人把她当成南方工人阶级的英雄。

从销量上看,群众也喜欢帕特森,可他总是受到文坛轻视。

媒体的书评版很少关注他的作品,甚至类型文学的某些同行也对他表示不屑。

因为他的书里没什么文学,只有故事。

他的小说重视情节,节奏明快,上来就打,绝不磨叽,通常情况下,一章只有一千多字,导致每本书里都有大量半页半页的空白。

他语言粗糙,人物肤浅,从不精雕细琢。还有人指责他是虐待狂,歧视妇女。

另一位惊悚小说家斯蒂芬·金称他是个“糟糕的作家”,写一本书只需要十二个小时。

帕特森鼓励出版社用单一的封面设计,来包装克罗斯系列小说:闪亮的大字、明艳的色彩,配上取自儿歌的书名——《亲亲女孩》《黄鼠狼跑了》《大坏狼》。

利特尔布朗一度属于时代华纳图书集团,该集团的前任首席执行官拉里·基尔希鲍姆认为,帕特森就怕自己的书沾染上精英色彩,他想让它们对那些上学时成绩不好、厌恶看书的人也有吸引力。

“他希望自己的封皮说,'来买我呀,来看我呀,我可好玩了——我可不是什么《白鲸》。’”基尔希鲍姆说。

6

帕特森像搞竞选那样搞推销。有一次,销售数据显示,他和另一位惊悚作家约翰·格里沙姆在东海岸并驾齐驱,但后者在西部大幅领先。他马上推出了第二个惊悚小说系列“妇女谋杀俱乐部”,主人公是一群破解杀人疑案的妇女,故事就发生在西海岸的旧金山。

如今,他的销量早已远远超过了格里沙姆和斯蒂芬·金。

2009年,帕特森夫妇掏出一千七百四十万美元,在棕榈泉买下了一座两万平方英尺的海滨豪宅,又花了一千四百万美元装修。他对《纽约时报》的乔纳森·马勒说,那是他的“小别墅”。

几年前,《华盛顿邮报》的卡伦·赫勒去那儿拜访了他。他带着记者,“参观了花园、游泳池、露台和他的小说带来的各种战利品之后,”赫勒写道,“作家回到了他位于二楼的老巢。打印机已经吐出了共同作者发来的另一部小说,这是根据他的蓝图炮制出来的,帕特森工厂威猛的铸机就这样绽放着钢花。”

(中华读书报记者/康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