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学季:青春期孩子叛逆,如何用“心理暗示”的方式进行沟通?

 如何提升自信 2021-09-01

开学季

     有孩子的人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孩子在成长到青春期的时候(12--18岁左右)会产生很强烈的叛逆心理。很多家长对此是手足无措,孩子逐渐长大了,打又不能打,甚至是打不过,骂又没效果,孩子也听不进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做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今天我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如何来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

      先来说说什么是叛逆心理,【叛逆心理】是指人(在这里我们特指青春期的孩子们)为了维护自己内心的自尊,而和对方(在这里特指父母)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相违背的言行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

      我们虽然明白了什么是叛逆心理,但是似乎对为什么会产生叛逆心理还需要探索。我对上面关于什么是叛逆心理的解释中,一些关键的地方做了特殊的标记,而且也是青春期的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关键部分。这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地方,如果这个方面你没有注意到,那么孩子在长大后一定会出现问题,那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2021年“21天改变自己”(第七期)

     2021年第七期的“21天改变自己”课程即将开启,目前学员正在招募中。我们每一期的课程都会不断的进行改进、升级和打磨,用浅显易懂的心理学知识,和丰富、生动的小故事来阐述改变的原理,使您即听的懂,又不枯燥,而且只需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本期将于2021年9月7日晚20点开始,课程价格原定为1699元,在9月7日19点以前报名,仍然只收取:299元/人

     为了使学员的改变能够得到巩固,特别增设了“巩固班”,即599元可以参加三期课程!通过长达三个月的鼓励、肯定、支持,使自己各方面的习惯得到不断强化,从而植入到潜意识。

通过这个课程我能学到什么:

 1、学会如何“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2、如何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3、学会自我疗愈,转变“扭曲、错误”的认知

4、认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冲突

5、了解什么是潜意识潜意识,并运用到生活

6、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并激发出潜能

7、如何走出心理的的“舒适区”

8、如何给自己做积极的心理暗示

9、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提高情商,学会情绪管理

10、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到最佳状态

课程形式一对一沟通(微信或电话)+微信群语音授课

授课时间:

     21天【2021年9月7日晚20点开始】共11节课+10次一对一沟通,听课时间是在晚上20:00--20:30,每两天一节课。沟通时间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约定。【为了对每位学员负责,本期只收20位学员!

      更多详细内容请 咨询李老师:23465879【请注明是“课程学习”并交费后邀请您进群】

    (只要认真按照课程当中所讲的方法去做,按时完成作业和沟通,如果课程结束后您没有任何方面的变化,将全额退款) 

      再来看什么是自尊?以及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会维护自己内心的自尊?自尊,是人基于自我评价(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自己是否值得被尊重?如果长期被否定,就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尊重;自己是否值得被爱?如果经常被父母批评,而缺少肯定、鼓励和支持,就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尊是人格自我调节结构心理成分,有强弱之分,如果一个人的自尊心过强,就会产生虚荣心,而如果自尊太弱则变成一种自卑。

跟随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不断的在成长,从生理上到心理、从身上到心智上等方面都不断的在发生着变化,可能有些变化是父母所没有察觉到的。或许以前你的教育方式是:一打、二吵、三吓。那时候孩子小,认知水平没有达到, 你一打孩子子就服从了,你一吵孩子就怕了,你再一吓唬孩子就“听话”了。

     不知不觉中,孩子已经长大,一般到了12岁左右就开始出现第二性征(男女两性除了生殖器官以外的外貌特征区别,体现出男女在身高、体态、相貌等方面的差异),这是成长的典型表现。而且出现了几个方面的矛盾,如:即想反抗父母,但又从内心依赖父母的心理矛盾、即希望封闭自己的内心又渴望开放自己的心理矛盾、 即勇敢又怯懦的心理矛盾。

      要想与孩子良好沟通,你需要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变化,即他内心的需求与冲突。在幼儿时间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和依赖感,父母高质量的陪伴与关爱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儿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是依恋感 、存在感和边界感,他开始能够区分你我他,开始通过父母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建立自我及自尊。而到了青春期,他有一种已经长大成人的感觉,所以在很多事情上不再完全依赖父母,内心渴望得到独立。另一方面,真正遇到一些事情以后,他又不能完全靠自己去处理,又需要父母及养育者的帮助,就形成了无形的冲突。

     学会使用心理暗示

      在与青春期有叛逆心理的孩子沟通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他想要的答案,或直接要求或强制。这样的方式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叛逆,因为你这样做没有使他感受到“自尊”,不能体现出他的价值。人是因为信任才有责任感,如果你不去信任他,他就不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比如,他已经十三四岁了,你还像六七岁时一遍一遍的催着他去学习,他就会反感或逆反,你越要求他就越是不学。如果如果你通过心理暗示的方式去引导他,而不是去要求或强制,就可以产生效果,削弱逆反心理。

      1、选择型暗示。就是多给他二选一或三先一的机会,使其自己主动做出选择,因为人一般不会排斥自己做出的选择,而会排斥别人要求的事情。比如你是去阅读还是去学习做菜;你是去拖地还是去写日记等。如果你以前没有这样引导过孩子的话,可能刚开始效果并不是很好,不过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使孩子在潜意识里感觉到你在尊重他、信任他,当他形成了这样的信念,你的暗示就会轻松产生作用。

      2、启发型暗示。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可能以前你直接就发脾气,直接就会对孩子吵。现在你要知道,这样的方式已经不能“与时俱进”了,孩子已经长大了,最好的方式是把你要讲的道理转化为一个故事,平心静气的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让他自己去领悟。比如你觉得孩子有三分钟热度的情况,就给他讲关于坚持的故事,自己不知道可以上网查啊!如果你自己都不主动去思考,又如何让孩子坚持学习呢?

      3、鼓励、肯定型暗示。如果以前你经常用批评、指责、抱怨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那么从今天你看到这篇文章开始,要用肯定、鼓励、支持的方式去与孩子沟通,发现孩子细微的变化,然后加以肯定。哪怕他比昨天早起来5分钟,你马上就说:“孩子,你变了,越来越主动了,比昨天早起了5分钟,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相信你明天还可以这样!” 一方面肯定了他今天的表现,另一方面后面这句话是暗示他明天也要早起,但是却没有强制的意味,更多传递给他的是信任与肯定,他听完以后为了不使一个信任他的人失望,往往就会去坚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