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的创业导师是“狐狸”?

 珍谋钧略 2021-09-01

珍谋钧略  ▏专注农牧行业  ▏高端咨询企业  ▏一流的智业机构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美国孵化器专家鲁斯坦·拉卡卡认为:企业孵化器(businessincubator)是具有特殊用途的设施,专门为经过挑选的知识型创业企业提供培育服务,直到这些企业能够不用或很少借用其它帮助将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成功地打入市场;企业孵化器在中国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它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进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在台湾地区叫育成中心,在欧洲一般叫创新中心(innovationcenter)。

2015年当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房地产商、创业机构等相关组织及人员,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众创空间”浪潮。国内新增各类创业孵化器4000多家。

对于创业者而言各家孵化器最大的福利就是免费场地,关于其他导师及培训都是市场上各家都在做的天方夜谭活动。——搜狐财经

一方面“万众创业”的概率事件对于国家层面完全是“成本有效”的游戏,一方面是资本推动+年轻人的冲动无可厚非。

孵化器中的创业者也像韭菜割了一茬又生出一茬,其间“创业导师”这个角色令人费解。

创业导师大概有两类:一类靠谱点儿的是曾经的成功者,一类是“鸡汤稀释者”。

前者看起来靠点儿谱,是因为头上有“成功”的桂冠,虽然桂冠也鱼龙混杂,更不乏投机之辈。酒量比胆量大,胆量比眼量(见识)大;曾经的成功经验大都是信息不对称时代“倒货”、“仿制”,高大上一点儿国外的商业模式与国内接轨的像“百度”、“当当”、"淘宝"......几乎找不到原创。

而今的世界是公平的,"创新"缺乏原创,就缺乏动力,就无法走得更远。很多创新导师自己的企业已经“资不抵债,勉强糊口”,当导师是想在创业者这里找到新的投机机会!

一帮这样“成功”的创业导师,指导着连社会大门儿朝哪开的都不知道的“雏儿”是无法走“原创”之路的。

创业与创新放在一起简直就是灾难。

创新是企业的天职,而企业更具备创新的能力包括对顾客的认知、知识与资本的积累;企业创新是企业实现愿景的重要战略。

创业只是就业的一种方式,草根创业是不能强求“原创”的。草根创业如果坚持“创新”无疑成功的概率是低的,损失的却是父母的养老血本,影响家庭原本安宁的轨迹。草根创业以解决温饱问题为出发点,自食其力,再“创而优则发”

很多创业导师既没有指导企业创新的能力,又缺乏指导草根创业的兴趣。

第二类创业导师就更可怕了,有一则微信段子表达的比我的文字到位:

狐狸在养鸡场的山崖边立了块碑,上面写道:“不勇敢地飞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原来也是一只搏击长空的鹰!”从此以后,狐狸每天都能在崖底吃到那些摔死的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那些励志的“心灵鸡汤”所左右,更不要被别人的成功经验所蒙蔽,认清自己,清醒地做自己,踏踏实实做事,否则就会死得很惨——因为,你看到的大多都是表面!

世界这么大,靠谱最重要!

瑞波的话

这样看来,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既然文章的开头提到的“孵化器”一词似乎与“养鸡”有关,那么可以教“鸡”飞翔的应该是“会飞的鸡”才对,可我怎么“闻着”这两类创业导师都有点儿狐狸的味道?

一个是善于投机的狐狸在鸡雏儿里等着鸡长大,可能给点“饲料”作为投资,却无法指导“小鸡”飞翔。

另一类呢?正赶着熬下一锅“鸡汤”!

THE END

推荐阅读

► 创享时代:《战略营销落地中国》,让中国企业走的更远

► 李瑞波:是历练部属还是领导无能

► 李瑞波:民营企业里的“特殊人物”现象

► 李瑞波:千万不要误解“客情”

► 李瑞波:一个稳、准、狠的“目的”?

-商务联系-

狄老师  18131114002

本文由珍谋钧略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原创首发,注明来源视为授权转载。

作者  | 李瑞波,珍谋钧略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创始合伙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南开大学EDP、浙江大学EDP 特聘教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心专家曾任顶新集团(康师傅)首位大陆籍营业部长、曼克顿(比利时)国际食品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光明乳业地区部总经理、荷兰Heineken 中国北区总监。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领先的理论体系、扎实的实战体验擅长公司战略系统诊断及流程再造。曾出版动保行业营销专著《破局——动保经营管理透视》、《战略营销落地中国》。


关注我,每周三篇原创文章给您最接地气、最受用的内容,真实的事件剖析、科学的管理知识、最新的行业热点天天阅读,有着相同价值观的高级人才,让我们一起成长!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微信ID:zhenmoujunlu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