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期集邮家——王纪泽、夏衍、钟笑炉

 国民一员 2021-09-02

王纪泽(1900-1982)

图片

      王纪泽系江苏镇江人。燕京大学经济系毕业。曾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起先后在北京、沈阳、天津等地银行工作。1937 年随河北省财政厅内迁汉口,1938 年秋辗转到上海,1949 年后任教。

图片

                  王纪泽手迹

      中学时代接触邮票,1920 年起正式集邮,集邮生涯颇为坎坷,精心收藏的红印花票及新疆木戳航空票等专集曾三度散失,分别毁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及初到上海时。新光(154 号)、甲戌(119 号)、中华(254 号)邮票会会员,曾任中华邮票会董事、新光邮票会主席理事,是邮坛公认的红印花票集藏与研究大家。除集得全套新票外,还藏有多种全格和变体,对发行量、加盖程序、版式等都有研究成果。至 1943 年其红印花专集已蔚为大观。邮集《中国早期旧票和红印花专集》在 1957年莫斯科国际邮展获银奖。1965年王纪泽将“红印花”邮集献给国家,其中包括“红印花”小字当壹元等珍品。

图片

王纪泽(左 3)与钟笑炉(左 1)、张包子俊(右2)、罗遇时(右 3)等留影

    夏衍(1900-1995)

图片

 夏衍原名沈乃熙,号端先,浙江杭州人。1920 年留学日本,1927 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上海市文化局长、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图片

                   致夏衍的实寄封(1957)

 少年时代开始集邮。在几十年革命活动和文学艺术生涯中,忙里偷闲,收集研究邮票,藏品渐丰,其中清代邮票不乏珍品。新中国成立后,对集邮活动和邮票发行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1980 年在《集邮》杂志复刊第1期上撰文,呼吁建立全国性集邮组织。为 1983 年 11 月举办的全国集邮展览提供荣誉类展品,为 1988 年7 月纪念大龙邮票 110周年期间举办的大龙邮票专题邮展提供特邀展品。1991 年 1 月 23日,将其毕生收集的数百枚珍贵的清代邮票和一批日本早期实寄封片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

图片

                     夏衍参观集邮展览

     钟笑炉(1903-1976)

图片

      钟笑炉,原名钟流,祖籍广东花县,生于广州。上海解放前经营“广东袜厂”百货商店,爱好收集邮票。上海解放后弃百货专营邮票。1939 年至 1940 年,先后加入新光(1441号)、甲戍(1075 号)和中华(436 号)邮票会。1940 年代是钟笑炉集邮成熟期。不断增长的邮识和丰富的藏品,使他成为近代中国邮票,特别是解放区邮票的权威。1946-1951 年,由他创办并任主编的《近代邮刊》,“以近代的集邮认识,近代的集邮态度、近代的集邮方法,近代的集邮精神为办刊宗旨”(《发刊词》),成为了引领集邮者关注近代邮票的重要阵地。

图片

                钟笑炉主编的《近代邮刊》

 钟笑炉1956 年任上海市邮商大组长,是1950 年代国内集邮界的领军人物。1966 年“文化大革命”发生后,钟笑炉的邮藏被查抄。

图片

              钟笑炉致张赓伯

 1976年初,钟笑炉病故。1981年,钟氏遗藏由家属交给上海市集邮协会,按双方签订的协议处理。邮藏售卖后,归上海市集邮协会所得部分,用于设立“上海钟笑炉集邮基金会”。这是我国唯一的经注册具备法人资格的集邮基金组织。2003年,为纪念钟笑炉诞辰一百周年,基金会编纂《钟笑炉集邮文存》,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