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写作:创建新的情节点,让主人公的境遇不断恶化

 亦然花开 2021-09-02


在故事写作中,有些情节点大而空洞、含糊不清;有些情节点只是在总体上加以概括,缺乏具体的细节,这些都不利于写作。

在想法清单里会浮现出很多情节点,如果简单地表述,每一个听起来都天衣无缝,但在具体展开时,这些情节点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让人心里不安。

这听起来有些可怕,但却是写作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战胜它,成功就在眼前。


一、主人公最想要的两样东西

故事蓝图里的缝隙需要修路来连接,这些道路应该充满矛盾和冲突。如果主人公在这些路上走得非常顺畅,读者会感觉很无聊。

因此,主人公改善现状的一切努力,都要让矛盾不断加剧,让问题更加棘手。这样才能增加故事的可读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主人公内心最想要的有两样东西:实现愿望,同时坚持自己的错误信念。然而他很快就会发现,这两者之间是相互排斥的。

这并非是他异想天开、贪婪或者愚笨,而是他的人生经验告诉他,两者可以兼得,但现实的碾轧让他明白,事实并非如此。

每个外部情节的起伏,都让主人公的内心矛盾更加尖锐,他开始纠结,困惑,并常常做出错误的决定。

通过这些极具“风险”的决定,主人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实现内心愿望的同时,将牺牲降到最低。但事实上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二、让主人公的境遇不断恶化

千万不要让主人公从改善境遇的努力中尝到甜头,倒霉的事情只要能发生,就让它发生,甚至于比想象中还要糟糕,比我们最初的想象还要糟糕。这一点非常关键。

我们的任务就是与主人公不共戴天,一次次将他逼入绝境,看看他能否在逆境中挖掘自己内心的力量,能够挖掘到什么程度。

主人公需要借助内心力量重新振作,继续前行,尽管他自己都不确定是否拥有这些力量。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寻找符合逻辑的事件,激发主人公不断努力,做出反抗。

我们可以花点时间把缺乏具体内容和细节的情节点集中起来,纳入我们关注的范围,通过进行分析、研究、补充和细化,使这些情节逐渐详细、具体、生动。

事实上,“接下来发生什么”,其答案往往来自于我们问的最后一个问题。


三、情节的大小很重要

在我们发现了事件背后的原因之后,就开始想象和设计场景,此时,情节也在我们的脑海中有了雏形,我们也对故事范围有了一个基本概念。

我们需要花点时间勾画出故事的范围,时间跨度是多大?故事空间有多大?外部情节与内心矛盾都要考虑进去。

有的故事只是在较短的时间跨度里展开,空间范围也不大,呈现的事情也很小,内容也很内敛。有的故事则时间跨度很大,空间范围也不小,呈现的都是大事件,内容也很夸张。不管是什么样的故事,都需要细节来支撑,没有细节的故事不能称之为好故事。

在写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故事情节中,事件实实在在,清晰可见,像地心引力一般,把故事诱惑到表面,难以深入。这时就需要我们集中精力去思考,故事情节点与主人公内心矛盾有何关联。

为了推动情节向前发展,我们需要层层展开次要情节和次要人物。随着我们对次要情节和次要人物的拓展,故事层次会越来越丰富,情节会越来越生动,思想也会越来越有深度,能够把读者吸引进来,把真实的世界抛在脑后。

我们要时刻关注每一个“是什么”中所蕴含的“为什么”。如果有了新的“为什么”,就要再花点时间,确定具体详细的答案,这样能为我们省去许多的麻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