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划家乡应做足“三门课”

 南山和乐 2021-09-02
规划家乡应做足“三门课”

昌宁美景 吴再忠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盘得胜

今年以来,云南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通知》,把“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在全省广泛动员国家公职人员回乡参与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规划支撑。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我们要突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在规划家乡时,提前备好摸底、培训、规划“三堂课”,切实为家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规划支撑。

做足“摸底课”,切实做到情况清、底子明。调查研究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始终坚持和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只有通过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才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作决策、定政策提供依据。要组成工作调研组,对村庄开展全面摸底排查,全面掌握村庄的自然地理格局、乡土人文风貌、村庄现状、产业发展等现状,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以村(社区)为单位,组建“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人才回引组和专家咨询组,以情说理、以情示范,动员外出的干部、技术人员、务工人员和本土乡贤,聚力推动各级干部返乡服务,切实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让“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有据可依,有迹可循。

做足“规划课”,避免出现千村一面、脱离实际倾向。干部规划家乡切莫急于求成,唯有沉下心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一棒接着一棒干下去,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才能把各项任务落实干好。要把专业的事交由专业的人去干,充分发挥干部熟悉家乡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的优势,主动联系出生地或成长地所属村委会,将个人的基本情况向村委会报备登记,并联系在外工作的干部商议,确定各自然村村庄规划牵头人,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干部回乡牵头、自然村乡村振兴理事会组织、专业人员具体抓、群众为主体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以下为主的原则编制村庄规划。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以保护村落环境为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围绕山、水、林、田、路、产业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以建设小而美、小而宜居、小而干净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不图大不图广,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把群众真正想要的美好家园规划出来。

做足“专业课”,让各类干部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规划绝不能仅仅只是画在纸上、挂在墙上的“蓝图”,而应转化为融入群众、引领发展的“实物”。要采取“村党组织+干部+技术人员+群众”模式,组建一支熟人、熟事、熟底的规划编制队伍,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全程确保规划编制接地气、顺民意、易实施、好管理。要编制指导手册,并把规划干部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通过采取理论课堂+情景模拟+案例实操等方式,把农村土地管理、农村产业发展、村庄规划等内容纳入培训课程,对参与规划的干部开展手把手、点对点的培训,让广大干部深学细研现行条件下关于组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政策法规体系,全面了解农村国土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资源保护利用、生态红线管控、土地利用等约束性规划,知晓家乡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历史文脉、发展定位及群众意愿,方可在不越边界、不触底线的基础上为家乡量身定制“接地气”的规划方案。同时,要分利用大喇叭、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各类政策解读,对“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进行广泛宣传,激发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