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话题 | 积食一来百病生,冬季积食,更应注意...

 素问健康 2021-09-02
 
自打入冬以来,大家都在喊“冬季进补”,但很多人这补那补的,却把自己补的越来越不舒服,甚至有些人刚吃就觉得饱胀,食物都顶到咽喉了。
 
这个时候,有可能你有“积食”了。
 
“积食”,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病。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可能会认为积食只是婴幼儿才有的现象,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大人同样也会出现积食的现象,特别是一些脾胃不好的成年人不注意饮食调理时,很容易出现积食
 
积食看似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不解决,小孩子积食日久,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大人积食,会伴随嗳气反酸、脘腹胀满、大便硬结难解等不舒服的症状。
 
积食是怎么形成的呢?
 
脾主运化,脾的运化功能,就像磨豆的石磨一样。石磨的转动就好比是脾胃发挥功能,大豆就类似吃进去的食物,磨出来的豆浆就好像我们可以吸收的营养。
 

有些人本就脾胃功能不够强大,脾胃运化食物的负担就比其他人重。
 
积食,就像是磨盘上的大豆太多太硬,石磨被卡住了,或者说需要更大的力气才能压碎,上面的豆子出不来也下不去,但是整个推磨过程无法进行。
 
积食其实主要是脾胃功能的问题
 
中医认为,积食分虚实。一般成人多实证,小儿多虚症。
 
成人积食,一般是因为不规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常常令成年人的进食,缺少一定的膳食结构,常常“杂食乱投,生冷不节”,显得尤其不规律且不健康;
 
再加上因为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压力影响下,不吃早餐、总吃宵夜,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成为了当下成年人不规律饮食的一大“坏习惯”,久而久之,加重了脾胃功能的负担,导致食积。
 
食积日久,加重损伤脾胃,本来脾胃功能已经较前虚弱,运纳失常,结果又生食积,胃无法腐熟食物,脾脏又失运化,而致食物停滞为积,正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大人如果发生积食的话,可导致出现腹部出现胀满不适感,同时大便也会出现异常,可引起大便干燥或是出现便秘现象,而且大便气味也会变得酸臭、矢气臭秽,同时还会有嗳气酸腐、肚腹胀热的表现。
 
“胃不和,则卧不安”,大人积食也会影响到睡眠,会有睡不安宁、睡觉浅、易惊醒的现象发生。
 
① 控制饮食,均衡膳食是解决成人积食的不二之选。
 
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核心内容,结合中国居民膳食的实际状况,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为各类食物的重量,便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调节饮食结构和饮食量的参考表。
 


② 在均衡饮食的同时,选择一些有消食导滞作用的药食同源的药材,如山楂、麦芽、神曲等。

推荐山楂麦芽水果汤: 


食材:山楂糕、麦芽、苹果、梨等水果
做法:将山楂糕切碎粒,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融化,加麦芽后可武火煮为稀粥,待熟时,加入水果粒,文火再煮几沸即可服用。
作用:此粥有健脾胃,消食积之功。适用于食积停滞,肉积不消所致的腹痛腹泻,夜食不消等症,可分多次饮食。

③ 还可以在饭后半小时多做一些腹部按摩,按摩时可半卧位,膝盖弯曲,全身放松,左手轻压在腹部正中肚脐位置,右手叠压在左手手背。

按摩时,可首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带擦肚子50次,然后逆时针方向通过揉捏50次,如此循环3-5个周期。压揉时力量以轻中度为主,过重可挤压胃肠道,引起呕吐; 



只要注意好饮食调节、用对方法,成人积食自然会消散。
 
小孩子积食,更多是是因为,喂给孩子的太多了。
 
《保婴撮要 · 食积寒热》说:“小儿食积者,因脾胃虚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积。” 
 
因对孩子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导致的以小孩子不愿意进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的疾病。
 
宝宝长期积食,会出现很多不良后果。如果比较轻的话,会导致宝宝精神萎靡、睡眠质量较差;如果比较重的话,就会妨碍宝宝的正常发育,引发发育迟缓。因此对于宝宝积食,大家一定要好好观察,及时干预。
 

古人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小儿乳积也可以选白萝卜500g,切成细丝煲汤内服,小儿消化不良可少量多次服用;
 
小儿推拿也是消除小孩子积食很好的方法:

 

揉按中脘100次,揉按足三里100次,推脊10次,捏脊3—5次。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