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字节降薪17%,提醒我们关注啥?

 昵称535749 2021-09-03

第六个人13小时前

关注
追求“时”薪,追求 “时”效

昨天的新闻报道非常值得回味。字节取消大小周后的第一个发薪日:因为大小周的周六会发2倍工资,意味着26个工作日缩减为22个,员工的降薪幅度平均为17%。

我们算笔账:

1. 税前50K:降为税前 41.5K

2. 税前35K:降为税前 29K

3. 税前25K:降为税前 20K

我一开始觉得,可能工资高的人不会在乎这个17%;但是列出这几个数字之后,对我形成了直观冲击:

对于一个跳槽过来的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20-30%的涨薪,将自己重新打回解放前,也有可能是回到2-3年前,甚至是2-3份工作之前的收入水平。

这个分析和结论,的确让人觉得形势严峻。

1.最终,可能我们都将变为出卖「小时」的人

这意味着,月薪可能已经失效。

高薪的月薪是以无限延长工作时间为代价的,更惨的代价也可能是牺牲掉身体,令健康不可逆。

那么,对于疫情后、尤其是有多个行业被政策施加影响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重新调整对职场的预期,以及个人到底应该以何种姿态求职,或用什么来决定是否留在一个平台继续发展。

冲击更高薪酬的路,可能已经断了。这个结论不言而喻。很残酷,但必须接受。

所以,在拿offer的时候,除了晋升和发展空间、职级、薪酬包这些硬性条件以外,我们要开始关注: 时薪。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尽可能拿到更多的信息去客观评估一份工作本身的挑战和难度、这些挑战背后所需要我们付出的:绝对的时间代价与身体成本,与我们争取到的薪酬,是否最大限度的匹配。

我们的理想选择,可能要从「高月薪」调整为「高时薪」,从这个角度来看——某些四平八稳的工作,或许可能晋升为较优选择。

过去, 高薪= 年轻= 体力强= 能熬能耗 ,现在,这个公式要变一变。

当很多行业已经过了极速冲浪期,你想加班也没的加,这就为我们展示了另一幅图景(早晚有一天,我们都多少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没有那么忙了,我的工资也不能支撑我获得更高收入了。

所以,收入的增加,必然是来自多元的构成。这是我们必须开始努力的一件事。

2.压缩有效工作时长 

在收入有限、已经封顶、几乎不太有可能有较大波动的前提下,透过职场,可能你很难再争取到更多的变化,你眼中“理想的差值”。

那么,这背后我们需要面对另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如何从一份工作中,做到个人收益最大化?

无疑:提升单位时间的产能,大幅压缩有效工作时长。

注意:我的意思并不是要你怎么算计公司,怎么划水,而是要保证自己尽可能提升个人产能和专业价值。

这意味着:假设在一个文化开明的工作环境,没有人监督你的工作时长,不需要你强行打卡,你的注意力应该瞄准的就是:我如何将每天、每周的有效工作时长降低为原有的1/3? 我们必须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一家公司,并坚守确保这个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

过去,《每周工作4小时》的观点人人追捧,成为流行,但少有人做到。

现在,这将成为我们每个人不可避免的职场命题。

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涉及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精力管理,甚至也包含我们如何做好通勤规划、午休这些看上去的“琐碎小事”。 

3.做好「工作与生活」之间的清晰切割 

人在职场,就是处于一个江湖。江湖中当然不能任性,随你想干啥就干啥。同侪压力、自上而下的压力,无处不在。

但在当前这种经济和职场趋势下,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做好生活与工作的必要切割。有时候,也要学会说No。

在模糊的、混沌的时间界限面前,我们只能将越来越多的时间透支给琐碎的应答和响应;这将切割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显然,对于追求“时”效的我们来说,是一座隐形的大山。

寻求更加整块的时间段、集中输出某种价值,完成某个项目的重要节点,都是我们必须进行的自我训练。

4.创造时间, 创造「价值成长 」

普通人通过职场致富的路,可能堵死了。不过,面对现实,我们应该更多思考如何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做好职业长跑。

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一种成长方式,就是申请在多个职能轮岗。打通对一个产业、一条业务线的完整理解,对职业长线发展来说永远都是加分的。即使钱受了损失,我们仍可以做个有心人,抓住机会和隐形的资源,强化自己的职场资本。

同时,如果你常年处在小公司、小平台,那就更没啥好着急的了:反正,你可能常年加班也没有加班费,或者业务青黄不接也谈不上啥很好的发展空间……大公司降薪看起来对你也没啥具体影响……那么,处于这种环境下,个人该做些什么?

大公司降薪意味着将来跳槽的目的地吸引力变弱了。所以,小公司人的跳槽其实会拥有更加开阔的选择:平行移动;跨界转行;或者,努把力也冲进大平台。这反而意味着——在看起来暗淡的职场环境下,选择可以更多了。不用再削减脑袋挤破独木桥了。

这个里面,持续强化自己的1-2项核心技能,或者去学习1个新的前沿技能,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选择。但是,难点并不在于学,人人都知道“学”,难的是如何在市场上尽快验证,并且找到一些兼职实践项目,通过实操来巩固提升这些技能。

最应该警惕的就是平台不理想的职场人:别以为你的时间大把。

我曾在一家传统企业工作,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长屈指可数,我常跟周围朋友开玩笑说:我简直要多少时间有多少时间!大手一挥,可以开出几张支票!

可扪心自问那段职业经历:月薪低,时薪更低了……时间利用率其实很低。

我虽然花了大量时间用来看专业书,也做到了一些积累,但回过头去看:其实,那3年半宝贵的时间窗口,我并没有抓住……

要知道,那正是26-30岁最黄金的时间段!

因为所有的学习都是无意识、随机的,缺乏规划,更缺乏在现实中验证,也谈不上有没有磨练出1-2个像样的技能。

如果技能只停留在听课和书本里,这就不叫技能。

所以站在今天回头看:我最深的教训就是对时间没有给予最高优先级的重视。对时间的可贵和如何切割利用好小的时间段,缺乏足够的觉悟和理解。

如果你能通过学习来掌握技能,并能把技能输出成培训或教育产品,传播分享并变现,其实就是个很好的路径。赚钱在其次,重点,在于“学到”。

我去看了一位行业专家新开的个人咨询业务,对「时薪」,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她的个人专业咨询服务,每小时均价在3000元以上,高的到了5-6000元。

如果你看顶级咨询公司合伙人的演讲或授课出场费,你对「时薪」可能会更有感觉:他们是按照每小时10万以上来收费的。

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大多数人未来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变卖「时薪」的人:向熟悉或陌生的人输出某种智力或理解,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挑战还是在于:

我们的技能和专业产出,是否足以支撑我们,开出高价,冲刺更高的收入。这当然取决于个人品牌的实力、能力三板斧和长期经营,但同时,又与我们如何看待时间、切割时间、有效的规划、追踪精力心力投射的方向,直接相关。

我曾非常怀念过去的某份工作:薪酬比较高,甚至公司帮我交了税。

我怀念它的好,同时,我并不愿意记起我是带着严重的偏头痛离开的这份工作……

最终,我和我的身体也没能硬杠成功。

如果你问我:假如没有加班调休,或者降薪,你还愿意留在那里吗?

恐怕真实的回答,是:不会。因为收入锐减。

看到字节的新闻,做了个简单的运算,我才意识到:当时的时薪,可真是低啊。但月薪的数字,会挡住你的双眼。

每天平均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每到周末一早7点就坐进了工位,直到晚上10点才离开,这种强度,换做此后每一天的我,都是无法承受的。

当我们不得不接受——随着年龄增长和清晰的35岁+ 定律,职场中年人可能很难再在职场中开出高价……这是一种无奈,但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我们将从无休止的马拉松中脱身出来,寻求更加健康的生活节奏与生命品质。这也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努力将自己塑造为某项技能的短跑悍将,追逐更高的小时价值输出。而不能再靠「熬硬」实现收入快速积累。

同时,我们也不必非要走上一座独木桥:一定要成为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的Top1%,争取高薪;我们也不必非盯着自己的年龄,要和比自己小10岁的人同台竞技、争抢同一块蛋糕。我们大多数人都将变为“普通的大多数”,而区分我们的,仅仅是:

我们如何运用手中的这每个小时,获得多元收入,但同时也收获充满层次的精彩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第六个人”(ID:connect_yourself),作者:第六个人,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