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初期,敌我伤亡比10:1,中国远征军敌我伤亡比为何能达到1:1

 梦想童年594 2021-09-03

1937年7月8日晚,中共中央就发表声明呼吁抗战:“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全国同胞团结起来,驱逐日寇出中国,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当晚,彭德怀和左权就下令各部队调查黄河渡河点,随时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华北抗日。彭德怀要求各部队针对对日作战的特点,加紧练武,把刺杀、投弹、射击列为主要的项目。9日,彭德怀、贺龙、刘伯承、林彪、徐向前、叶剑英、左权、肖克、徐海东和全体红军将士通电南京政府,请缨杀敌。

为了促使国民党政府尽快制定出全国抗战的方针,中共中央制定出了《确立全国抗战之战略计划及作战原则案》。“提案”详尽的分析了中日双方的实力对比,指出:日本陆军常备军为亚洲最强,武器及训练都优于中国军队,海军居世界第三位,拥有飞机两千多架,但日本国土小,人口少,难以支撑长久作战,其战略必为速决战,并将把兵力集中在华北做主要战场,同时会封锁中国东南沿海,甚至威胁首都南京。中国的工业生产、武器、装备、训练均不如日本,但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有200万陆军,特别是反侵略作战,能够团结和发动全民族的一切人力、财力投入战争。

抗战初期,敌我伤亡比10:1,中国远征军敌我伤亡比为何能达到1:1

基于中日双方的实力对比,“提案”提出了全国抗战应采取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一)战略的基本方针是持久的防御战,但应抓住适当时机,应予全线之反击,而根本的把日寇从中国赶出去。(二)在战役上应以速决战为原则。(三)作战的基本原则是运动战,应在决定的地点,适当的时机,应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与武器,实行决然的突击,避免持久的阵地的消耗战。(四)在必要的战略要点或政治经济的中心,设立坚强之工事,并配置足够的兵力,以钳制敌人。

(五)一切阵地的编成,避免单线的构筑,而应狭小其正面,伸长其纵深,在守备部队的作战,亦应采取积极的动作,一般的应反对单纯的死守的防御,只有积极的动作起来,才能完成守备的任务。(六)战略的内线,而在战役的指导上,应是外线作战,以求得歼灭敌人。(七)广大的开展游击战争,其战线应摆在敌人之前后左右,以分散敌人,迷惑敌人,疲倦敌人,肃清敌人耳目,破坏敌人之资材地带,以造成有利条件,有利时机,便主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这份提案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对抗战的准备是如此的充分,对中日双方的分析是如此的客观,对战略部署方针和作战原则的把握如此的正确。《孙子兵法》有一条训令:“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尽管用了8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但中国确是在战争一开始时就注定要获胜。

抗战初期,敌我伤亡比10:1,中国远征军敌我伤亡比为何能达到1:1

卢沟桥事变发生时,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主要官员正在庐山开会,得知事变报告后,蒋介石预感到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是不可阻挡了。他立即命令卢沟桥前线部队“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又令正在四川的军政部长何应钦速回南京主持有关抗战的工作,并令正在庐山参加署期训练团的将领立即下山返回部队。9日,蒋介石电示宋哲元:“守土应具备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应付,至谈判尤预防其奸狡之惯伎,务期不丧丝毫主权为原则。”

蒋介石对全面抗战也有顾虑。尽管蒋介石拥有200万部队,但半数是地方军,同“中央军”貌合神离,甚至有较深的矛盾,而且中国军队装备差,训练不足。1936年,国民党曾拟定计划,以德国为范式训练与装备20个师,30万部队,然后在三四年内扩充到60个师,约55万人。但在全国抗战爆发时,只有8万军队完成整训,新装备也只有30万人完成。因此,中国军队在抗战初期的伤亡率竟高达10:1,直到中国远征军经过美式装备和训练时,这才在伤亡率与日军相差不多。蒋介石懂得军事,因此他深知战争的可怕,他一方面派人与日本接触、谈判,另一方面希望英、法、德出面调停。然而德国基本已成日本的盟国,英、法又都患上了软骨病,外国调停以失败告终,中日双方终究是要兵戎相见。

抗战初期,敌我伤亡比10:1,中国远征军敌我伤亡比为何能达到1:1

蒋介石决定不让主权。9日,他令孙仲连北上保定、石家庄地区。10日,又调集了100个师的部队进入华北,同时又组织了80个师为预备队。7月12日,蒋介石命令宋哲元,以“不屈服不扩大方针”,就地抵抗。13日,蒋介石再次电令宋哲元,要他坚持到底,处处固守,时时严防,毫无退让余地,并告诉他:“中央已决定运用全力抗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保持我国国家之人格。”蒋介石自1931年来一直对日本忍辱负重,为了获取对自己的同胞的“胜利”,但当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确立抗日方针后,蒋介石终于可以在国人和世界面前显示自己作为国家元首保卫国家的决心了。

正当中日双方调兵遣将之际,华北最前线也出现了一段插曲。宋哲元在事变前最初两天表现的其为英勇。但在12日,他接到何应钦电话,何应钦告诉他已经接到中国驻日大使的电报,日本已颁布动员令,侵略已成定局。何应钦要求他迅速准备作战。对日本人大举进攻,宋哲元突然有些动摇,加之身边的亲日派和汉奸喋喋不休,宋哲元决定违背蒋介石的意图对日本人妥协。

抗战初期,敌我伤亡比10:1,中国远征军敌我伤亡比为何能达到1:1

首先,他下令从14日起,北宁铁路运行正常化,解除北平戒严,释放日本人。他派张自忠等人与日军谈判,达成了四项结果:1、处罚卢沟桥事变时的中方营长;2、日方提出由宋哲元道歉;3、北平城防由张自忠的第38师担任。4、立即实行撤兵及取缔抗日分子。17日,日本其实已经向国民党政府下了最后通牒,但作为缓兵之计,日本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按照陆军部的旨意,和张自忠谈判,最后,张自忠表示:7月18日宋哲元亲来道歉;两三日内处分责任者营长,对将来的保证,待宋回到北平后实行;北平市内由宋哲元的直属部队驻扎。

尽管何应钦几日前就告诉日本侵略已成定局,但在18日下午,宋哲元还是“真诚”地向香月道了歉,并在19日命令将城内各要口准备巷战的防御工事一律拆除,并通电讲话,谢绝全国各地和海外侨胞的劳军捐款。

抗战初期,敌我伤亡比10:1,中国远征军敌我伤亡比为何能达到1:1

7月23日,国民政府参谋次长熊斌由保定到达北平,向宋哲元传达了政府决心抗战的意图。加上了解到了第29路军及北平各界人士对抗战的热忱,宋哲元终于丢掉了对日本人的幻想,决心与日本人决战。他下令冯治安的第37师停止撤退,并令赵登禹的第132师在永定河以南集结,令该师独立第27旅进入北平担任城防。24日,宋哲元的变化被日本人察觉,日本驻北平副武官今井和特务机关长松井到宋哲元处催问他撤兵的时间,宋哲元回答说要一个月。宋哲元的回答使两个日本人大为惊讶,他们问宋哲元为什么这么慢,宋哲元给了他们一个更为惊讶和啼笑皆非的答案,他说现在天气太热,等到稍凉一些再办。

缓兵之计的失败加上受到愚弄,日本人决定按照既定计划攻占平津。他们首先决定占领廊坊。廊坊虽是平津之间安次县的一个小镇,但位置极其重要,北宁铁路从这里经过,攻占了廊坊就可以切断北平与天津之间的联系。驻守廊坊的中国军队为29军38师113旅旅部和226团。

抗战初期,敌我伤亡比10:1,中国远征军敌我伤亡比为何能达到1:1

7月25日下午,日军的一个中队和通讯队一部以修理电线为名进入廊坊,迅速占领了车站,并在车站附近有利地形上修筑工事。226团团长崔振伦立即派人同日军交涉,要求日本立即停止修筑工事,离开廊坊,否则双方发生冲突由日军负责。日本人没有理会警告,继续修筑工事。还要求中国军队撤出军营让日本人进驻。当晚11时,226团向日军开火。当晚12时,日军第20师团的第77联队增援廊坊。26日凌晨,日军飞机轰炸廊坊中国军队阵地。上午8时,增援部队开始向226团进攻,激战4小时后,226团撤退。同日下午,北平也发生了激战,由于日军人数少,不久退回丰台。两场战斗之后,宋哲元感到日本人将不久就会大举进攻,他两次将情况向何应钦汇报,请求增援。同时,他向全国发出了守卫祖国的通电。

1937年7月26日晚,日本人下达总攻击令,攻击时间定为27日正午,但因北平市内侨民尚未迁移完毕,日本推迟了攻击时间。27日晚,日本侨民已经基本向日本使馆集中完毕,第20师团和第1、第11独立混成旅团也已到达指定位置,对北平形成三面包围之势,司令官香月把最高司兵部设在了丰台。28日上午8时,日军开始总攻,目标为南苑。29路军在南苑有特务旅2个团,第38师2个团,骑兵第9师3个团,及高炮营,第132师于27日晚也从团河到达南苑。

抗战初期,敌我伤亡比10:1,中国远征军敌我伤亡比为何能达到1:1

日军在飞机和火炮的支援下由南苑的东角南和西南角发起攻击,日军的火力优势把29路军的通讯设备摧毁,使29路军陷入混乱,集结在丰台的日军也开始攻击南苑,并切断了南苑与北丰的通道。到下午1时,29路军伤亡惨重,向后撤退,副军长佟麟阁殉国,他是抗日战争中第一个殉国的高级将领,第132师师长赵登禹也在率领部队向北平突围时以身殉职。北平战局的恶化迫使宋哲元撤离北平至保定。29日,北平沦陷。

天津驻守的中国军队为第29路军38师副师长李文田所统的112旅和独立3旅。南苑战斗打响后,李文田见日军的主力都集中在北平,在天津的日军只有5000人,因此他在27日晚召开会议,讨论对日作战间题。会议决定向天津的日军发起攻击。29日凌晨1时,攻击开始,最初战事进展较为顺利。日军得知天津受袭后,立即用飞机进行轰炸,陆军也开始向天津攻击,同时日本联合舰队第2舰队将援军运到,援军从塘沽登陆,分3路包围天津,29日下午,天津的中国军队撤出战场,天津反击失败。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抗战初期,敌我伤亡比10:1,中国远征军敌我伤亡比为何能达到1:1

日军向平津地区发起总攻的前一天,即7月27日,蒋介石制定了华北地区防御方针:(一)我军应仍照原定计划在沧(县)保(定),沧(县)石(家庄)二线上集中构成阵地,期在此线上与敌人作整齐的战斗。(二)中央军只援助平津期与敌在永定河地区作战之目的,先以主力集结于沧州,保定之线。第29路军固守北平、卢沟桥、长辛店、琢县之线与保定方面保持确切联络。(三)孙仲连部第26路军向永定河地前进。(四)万福麟部52军前进至保定、任丘之线。由于北平、天津迅速失守,原定方针没有实现。蒋介石又以汤恩伯的第13军及高桂滋的第11军防守平绥线,汤恩伯部与高桂滋部部署在南口,居庸关、赤城、龙关一带威胁准备南下的日军的侧后方,以宋哲元的第1集团军和刘峙的第2集团军分别担任津浦、平汉两线的防御。

7月29日,日本统帅部也制订出对华作战计划:

一、作战方针

击清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设法使该地区安定下来。作战地区大概限定于独流镇之线以北。

根据情况以一部兵力,在青岛及上海附近作战。

二、兵团的兵力编制及任务

(一)平津地区以中国取屯军约4个师为基干,击溃平津地方的中国军队。

(二)青岛附近大概以一个师为基干,占领青岛附近,以保护侨民为主旨。

抗战初期,敌我伤亡比10:1,中国远征军敌我伤亡比为何能达到1:1

三、指导作战要点

(一)以中国驻屯军进行作战,在平津地区,特别是以上作战地区,对中国军队尽力加以沉重打击。

(二)在情况不得已时,对青岛及上海附近进行作战。

(三)由于战况的演变,特别是由于第三国的关系,应以最低限度的兵力,占领平津地区,并策划持久占领。

四、对第三国,应严密警戒,逐步动员必要的兵力,派到满洲。

抗战初期,敌我伤亡比10:1,中国远征军敌我伤亡比为何能达到1:1

五、另以5个师归中央直辖,可以适应形势变化,作好准备。

此时,日本人对即刻发动全面侵华的决心还没有最终定下,尤其没有定下决心在上海作战。但蒋介石却想先解决在上海的日本人,避免背腹受敌。此时上海驻有日本海军陆战队6000多人。8月6日,蒋介石在国防会议作出作战决定:“国军的一部集中于华北持久抵抗,特别注意山西的天然堡垒;主力则集中在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吴淞要地,巩固首都南京。”蒋介石动了杀机,而日本人配合得也很好,竟主动在上海挑衅,蒋介石遂命张治中扫除上海之敌。8月13日,双方由于都不愿在两上战场同时开战,都按速战速决的方针组织战斗,日军于15日调来第3和第11师团参加战斗,结果战事又进一步扩大。17日,日本内阁宣布放弃不扩大的方针,至此中日双方的军事冲突升级到了全面战争。

抗战初期,敌我伤亡比10:1,中国远征军敌我伤亡比为何能达到1:1

蒋介石“一扫敌人”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招来更多的敌军,他心中甚是忧虑,他又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讨论上海战事。军政次长陈城认为华北战场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一旦防线失守,日军会迅速南下威胁到武汉、南京,与其在华北苦战,不如在上海将战斗扩大,华中水网密布,不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作战,还可以吸引华北的日军于华中,减轻华北战场的压力。陈诚的建议被蒋介石采纳,国民党各“中央军”迅速向华中集中,参加淞沪会战。抗日战争第一个大会战就此爆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