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濩泽匾额故事】“ 依园 ” 中的两方匾

 锦溪苑 2021-09-04



濩泽匾额故事

“依园”中的两方匾

阳城古时多达官,在外呼风唤雨,归隐休闲后便修身养性,有居所亦有园林,其间置石养花,曲径通幽,别有情趣。特别是忘不了书写匾额,半是石雕半是砖刻,或嵌或悬,即表达了九曲情肠,也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在鸣凤村有一座依园,其主人是清朝大学士田从典之子田懋。田懋(1711-1770),字德符,号退斋。雍正十一年(1733),因荫任刑部员外郎,迁郎中,转御史。乾隆元年(1736),任礼部给事中,不久升为副都御史,连升为刑部、户部左侍郎。以敢言著名,曾先后参劾河南巡抚尹会一、工部尚书赵弘恩,皆被劾罢官。后以奏事漏言、嗜酒务博解任,归乡读书,家居二十年卒。田懋一生著作甚丰,有《易庸辨》《卦变》《春秋考实》等。

所建依园,曾也是风光无限,至今旧址仍存,保留匾额若干,其中有相邻的两个券门,上各有匾额一方。其外券门上方匾额,镌“是一香山”四个大字,石刻行书,上款有:山水之间(闲章),落款为:湘南宋开衡书。“是”意为这。“香山”,喻园林风景之美。该匾是田懋的别业依园的外券门额,题额香山以喻己。然而题字之人远在千里之外,想来是田懋在外做官时便请字留用,已是用心有备之人事了。

内券一方匾额亦为石刻,上款留有时间为“乾隆己酉小春”,落款是“晚香王曾题”。中书“闲云野鹤”四字。闲云野鹤指生活闲散,远离世事。《全唐诗话》卷六载尤袤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田懋为官以刚正不阿、仗义执言著称,素有“白面包公”的美誉。乾隆帝赞他“尚属敢言,不愧台谏之职”。田懋抑强扶弱、除暴安良,明察秋毫,弹劾从不避权贵。他解任返家后,开始兴建依园,于乾隆十三年建成,将母亲接至依园内奉养,自己则读书吟诗,曾作“林中高阁”“花隙茅亭”“小台丛碧”“乔树长春”“烟畦芍药”“芳径梅花”“月夜花茵”“霜天红叶”八景诗。好不优哉游哉。

想来田懋一生寄情山水,足迹可寻。至今扬州瘦西湖凝翠轩抱柱上还有他撰写的一幅对联:醉倚晴云留作赋;闲邀明月夜调弦。可见其心境韵事,通达时空。

2021年9月4日于锦溪苑

匾额,又称扁额、扁牍、牌额,简称为扁、匾或额。中国是匾额文化的发源国,从春秋战国开始,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中国的古建筑上,多缀有匾额。匾额以其多变的式样、高艺术化的书法艺术,与雄伟壮观的建筑相互辉映,和谐统一,成为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扁是会意字,由户和册组成,本义是在门户上题字。扁的主流形制为横长形,明清多用此形,也是用途最广,存世最多的一种。

而“额”,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就是说,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匾,而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

因此合起来可以这样理解匾额的含义: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

门匾、庭院匾、牌坊匾,实际上是建筑物的一部分,用来指代地址,或者变小当地的自然与人文风光,此即《红楼梦》第十七回里说的:“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