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中医带娃

 沐子健谈 2021-09-04

带娃,

嗯是一门技术活。

而且还有不同育儿观。

有散养的,

有按教科书的,

嗯,今天我们聊聊中医的。

温温出生之后,

我就开始看育儿的书,

去学习如何更好的带娃。

然后结合自己学习的中医,

发现这几点很重要。

一、常摸汗

嗯,这是一种职业病,

伤寒论条文,有"无汗发热"

小孩不会说,

摸汗是最直接的,

为什么要摸汗呢?

因为怕小孩着凉了,发热。

这个摸汗,常常是在早上,或者从空调房里面出来。

只要摸到头两侧有汗,

我就很放心了,

没有受寒邪。

如果不出汗,而且摸得热,

我就会测一下体温,

嗯,很可能就是38.5℃了,

这样怎么办呢?

我还是用中医的方法,

让她出汗,

可以在密闭房间捂汗,

也可以喝热水,或者热奶出汗,

还不出,就用艾叶煮水洗澡,水温稍高一点,

泡就一点,

一般泡完,就会出汗,

出汗,就会退热,

如果不退呢?可能就有湿了,

这是就加藿香一起煮水,细了。

嗯,就是这样,温温的几次发热都退了,

而且都是当天就退的。

每次退了,都特别感谢中医,

感觉学习中医是很幸运的事情。

当然这个汗不是越大越好,

如果晚上睡觉时,头还是怎么多汗,

就可能是里有热了,

小孩最多是积热,

这样我就给煮点炒麦芽、陈皮和灯心草水了。

还有就是可以不煮药,就是在辅食中加点白菜。

白菜就可以清热。

里热,不重了,就不会出这么多汗了。

还有不要老说,

怎么小孩这么多汗呢?

其实小孩,需要成长发育,就阳气偏重,就是会比我们容易出汗。

摸好汗,就可以避免小孩生病。

二、捂好肚子

小孩最不能冷到的就是肚子了。

一开始带娃,没有经验,

晚上睡觉的时候,

温温翻身就会把肚子的衣服漏出来,

出现了拉肚子,

嗯就是拉肚子,

拉的时候,可以听到水的声音。

一打开尿不湿,尿不湿都湿了,便便不多,

水样的,

拉肚子了。

这就是受寒了,寒伤大肠了,

当时最多一天拉七次,

小孩最怕就是拉肚子,

拉了,就很容易瘦,

当时我就观察有没有脱水。

好彩没有。

这样怎么办,

嗯,寒邪,还是用中医的方法,

艾灸神阙,也就是肚脐,

灸的时候,小心点,小孩皮肤嫩。

不要烫到,

皮肤有点热就可以了。

最好在灸的时候,

要妈妈放个手在宝宝肚脐旁边,

这样就可以感受到温度了,控制温度。

最好再灸一下足三里。

当时灸完之后,

大便就减少到3次,

这样还是多,因为之前已经一天一次了,

这是考虑到小孩脾虚了,

就用了炒白术煮水,

和米糊一起给了温温吃,

嗯,温温,还是很爱吃的,

这样拉粑粑,就变成了一天一次,

到现在也是这样。

后面吸取了这次教训,

寒邪,还是要避之,

这样晚上睡觉时,给温温套上了肚兜,

把肚子围一圈,

这样就不会受寒邪了。

嗯,今天就想聊这么多,

又要带娃去了。


感觉到有收获,麻烦点一下在看,
沐子健谈,和你谈谈中医,谈谈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