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医二院疼痛科进修学习见闻和感受

 刀仔锯大树luis 2021-09-05
 

2012年院领导提出并启动了发展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宏伟规划,顺应院领导的发展思路,我科区锦燕主任洞察到了疼痛专科发展的新的历史机遇,从专业敏感角度她深刻地意识到疼痛专科的发展对于我院发展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宏伟规划的实施的重要性,也强烈意识到自己将要承担的责任,在2012年度的院年会上,区主任提出了自己发展疼痛专科的构想,人才的培养是专科发展的动力源泉,非常荣幸区主任给予了我厚望,我也有了去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广医二院疼痛科)进修学习的机会。下面,在此我简略地叙述一下我的进修见闻和感受。

广医二院拥有床位约2000张,疼痛科是她的 “品牌科室”之一,在国内外具有相当高的影响力。1998年建立了广州市首个十张病床的疼痛专科病房。19993月中华疼痛学会决定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挂牌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韩济生院士亲临广州为中心授牌。2007年广州市卫生局批准广医二院疼痛科正式成为医院一级临床科室。2009年拥有独立病房,现开放床位数40张,专职医师17人和护士19人,去年年收入1300万元,但纯手术达70%。目前虽然床位只有40张,相对其他历史沉淀100余年的临床科室还是个小科室,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老龄化社会发展的深入以及疼痛学科自身的进步,疼痛科也将步入高速发展时代。

广医二院疼痛科的发展走的是中西结合、创新发展的模式,专科的治疗手段中西并用,包括:药物+有创+微创治疗,靶点去除神经异常信号的微创疗法是主要专科特色。科室拥有美国脉冲射频镇痛仪、德国三氧发生仪、德国硬膜外腔镜、红外热像仪、上海电热巡检仪、日本超激光仪、日本神经刺激仪、南京济生针灸仪、美国埋置式神经刺激仪和脊髓吗啡泵、中药汽化仪几乎所有的疼痛治疗先进设备。科室能开展几乎所有代表“疼痛治疗前沿”的技术,疼痛的治疗范围涵盖了大部分急慢性疼痛也拓展了非疼痛领域。2000年引进全国首台美国射频镇痛仪,在全国首创影像引导下无痛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顽固头痛、外周神经卡压痛、顽固性肌筋膜痛、癌痛、缺血性疾病和不动髓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等新技术,并取得显著疗效。目前微创射频手术治疗可以说是全国做的最好的,已挂牌中国射频治疗培训中心,每年手术量近1000台。学科带头人卢振和教授是我最敬佩“女强人”,非常敬业和具有开拓精神。“8小时以内的医生永远成不了名医”是她常常勉励我们的话,她每天早上7点钟准时到达科室,经常晚上10点还能看见她活跃的身影,作为学科带头人很多情况下可以不参与手术的,而她却常常却脱不开身---因为很多病人是从全国各地“慕她的名”而前来的。疼痛科的手术基本上都在介入室,需要穿重达40斤的铅衣,一台手术下来常常汗流浃背,我连上手术2台已经感觉有点力不从心,而她却可以连上4台并且可以不喝水,我们常常感叹她不是“人”而是“神”。“因为不够强大,所以需要学习;害怕人家学习,是因为你自己不够强大”也是留给我深刻的话,其实她已经很强大了,然而她却酷爱学习,几乎每天主持最新英文文献读书报告和口语学习,碰到疑难病例经常查文献和资料到生更半夜。她常对我们进修人说:“你们不远千里到这来学习,我很怕辜负你们”,所以她对我们管理非常严格,对我们教学毫无保留,经常对我们言传身教。她不但教授了我做手术,也用行动语言告诉我如何去做“中国好医生”。

在外行的视野中、在传统的偏见中,疼痛科给人的印象就是:“一条凳子、一个注射器、一点激素在街上打封闭”,这种印象确实与疼痛学科本身的发展历史有关,毕竟她还是一个刚刚起步发展的新兴学科。我也是带着疑惑和偏见、带着微薄的自信去进修的,但是当我开始广医二院疼痛科进修学习生活时,现实彻底颠覆了我“疑惑和偏见”、也再次膨胀我的强烈学习欲望和自信,我又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当我“满腹经纶”结束我的进修生活时,我不但学到了很多治疗技术手段,也拥有了新的临床诊疗思维:“疼痛是神经发出了异常信号,疼痛科医生的责任是寻找和消除神经异常讯号的原始部位和起因,疼痛诊疗重点是诊断在先,诊断指导治疗的原则,一定要改变以往重视治疗技术忽视诊断基础的不良倾向,只有这样才提升了疼痛诊疗理念”;我也深刻意识到:疼痛治疗不是简单吃药和打针,而是需要广泛的基础与临床知识、多学科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疼痛治疗已经突破了纯粹对症治疗模式,进入了病因诊疗、微创时代、信息时代,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临床科室。虽然前途有点飘渺,但我已经迈出坚实的步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