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是于1989年建立疼痛门诊,1997年设立广东省首家三甲医院疼痛病房。1999年被授予“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2008年注册为一级临床学科,建立疼痛科独立病区,拥有45张病床。2013年成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为全国六家获此殊荣的建设单位之一。2015年获评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2016年广医二院疼痛科全体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号召,积极投入到创建广州医科大学“青年文明号”;2016年由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牵头启动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日医院·广医二院疼痛专科医联体及创建首家广东省疼痛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18年我科作为主委单位成立了广东省医院协会疼痛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及广州市疼痛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19年借助医院协会疼痛科管理专业委员会的平台成立了广二医联体难治性癌痛联盟,作为联盟指导单位,联盟的成立意义非凡,将打造全国示范性难治性癌痛的协作联盟,以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为目标的协同合作,造福省内乃至全国更广大的难治性癌痛患者。2019年7月,挂牌韩济生疼痛医学研究院超声疼痛诊疗技术培训中心,将以超声引导技术为特色,向全国疼痛医疗单位推广慢性疼痛规范化诊疗理念及神经病调控的技术应用,提高并促进疼痛学专业的诊疗技术水平。现拥有6个门诊诊室和45张病床的病区。 目前广医二院疼痛科配备专职医师13人(包括退2人,返1人)和护士16人,其中博士4人和硕士5人,本科2人,高级职称医师4人,副高职称医师2人。 ![]() ▲1999年被授予“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诊治 特色 疼痛科诊疗范围为慢性疼痛,广医二院疼痛科专攻方向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炎性疼痛和癌性疼痛的诊疗。学科分为三个亚组,分别为头面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组、腰腿痛+关节痛组、癌性痛+脊柱相关痛组。疼痛科以穿刺技术为特长,精确定位靶点,通过射频(脉冲射频、射频热凝)技术、神经调控(刺激器,吗啡泵)等的微创疗法靶点去除神经冲动异常信号达到镇痛的目的。广医二院疼痛科充分发挥医院雄厚的设备和科技力量,利用影像学(DSA、CT及超声等)引导和神经电刺激的准确定位,最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的疼痛,保证患者的睡眠、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 疼痛科擅长诊治
2003年,广医二院疼痛科在全国首创影像引导下无痛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顽固头痛、外周神经卡压痛、顽固性肌筋膜痛、癌性疼痛、肢体缺血性疼痛,积极开展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植入和永久植入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神经调控治疗、无线wifi程控智能化镇痛泵输注快速镇痛、植入吗啡输注系统治疗顽固性癌性痛、硬膜外腔镜诊治手术后疼痛综合症、脊柱内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与椎管狭窄症等顽固性疼痛、等离子射频等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疼痛、硬膜外腔镜诊治手术后疼痛综合症、超声引导下全身多部位神经脉冲及射频治疗、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治疗TN、PRP注射治疗退行性疾病等新技术,采用臭氧大自血疗法改善纤维肌痛症、强直性脊柱炎、慢性疲劳综合征及失眠等心理障碍所致的严重疼痛,并取得显著疗效。 为此,省内外至广医二院疼痛科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省、市内多家媒体甚至中央电视台作了多次采访报道。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赢得患者广泛好评,多次被评为“青年文明示范岗”。 ![]() 2000年引进了全国第一台脉冲射频镇痛仪 ![]() 2003年开展了影像引导下 三叉神经半月节无痛调温射频镇痛业务 ![]() 2004年创建了肌筋膜挛缩射频镇痛 和外周神经卡压射频松解镇痛技术 研究 方向 疼痛科目前已培养十几名医学硕士,每年为全国各地培养进修医生100余名。每年举办的国家级“慢性疼痛诊疗新技术学习班”均有几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疼痛医师前来参加,或进一步申请至我科进修培训。我科主编的“神经治疗学”和“射频镇痛治疗学”进入了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系列,完成了8 项国家级、省市科研项目,发表了100多篇有关疼痛诊疗的科学论文,其中SCI论文14余篇。 目前学科研究方向: 1.慢性疼痛的机理; 2.疼痛与瘙痒的相互调控关系; 3.慢性痛的fMRI变化及脊髓神经调控技术对PHN的预防。 ![]() 2006年发表“非神经毁损射频镇痛”文章 重视并加强与国际国内顶级神经科学研究的合作,以及临床诊疗理念及新方法的接轨。疼痛科还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密切合作与交流,分别于2014年、2015年邀请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BJC医疗机构疼痛中心Xiao Bing Yi教授前来讲学,聘请美国克利夫兰医学院疼痛中心Jian Guo Cheng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疼痛瘙痒研究中心Zhou Feng Chen教授为我科客座教授。2016年12月聘请Zhou Feng Chen教授为我科特聘教授,2017年12月聘请美国杜克大学Ru Rong Ji教授为我科客座教授,每年定期回国至我校给予慢性疼痛瘙痒诊疗及基础研究的学术讲座,并指导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和临床诊疗开展。2018年聘请中科院心理所胡理教授为特聘教授联合培养博士及博士后。 广医二院疼痛为加强年轻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早上集体学习专业英语及双语交班的形式,营造良好的外文学习氛围。2017年分别邀请了Washington Univ,Prof. Zhou-FengChen (特聘教授)进行学术讲座交流、Duke Univ,Prof. Ru-Rong Ji(疼痛科客座教授)对疼痛和瘙痒的神经免疫机制交流、Malaysia 槟城中央医院,WCPT-AWP-REGION(世界物理治疗联盟亚洲西太平洋区域)副主席YEW SU FEN至我科讲授Mayfacial Pain Therapy及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主编肖军主任讲解高质量疼痛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的撰写。邀请胡理教授及李云庆教授分别对疼痛及抑郁心理研究,痛感及心理调控机制等进行学术交流。 作为国家重点学科,疼痛科一贯注重对年轻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积极向外推广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诊疗理念,先后选派5位医师分别赴美国、德国和日本进行研修,将国外的先进服务理念、诊疗手段和研究思维引进学科,使疼痛科的诊疗技术、服务质量、科研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台阶。通过学习交流,医护人员能对患者进行换位思考耐心倾听、热诚为患者服务,精心诊断治疗,积极对患者进行科普教育,使患者自踏入广二疼痛科始即接受最好的同质化服务与治疗,并进行长期的健康宣教疼痛管理和 心理维护,为广大慢性疼痛患者的身心健康不懈努力,成为行业内积极年轻向上的先锋团队。 ![]() 2008年研究“不动髓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 互联网医院 服务操作指南 来源 | 广医二院 |
|
来自: 战士2559 > 《VI.疼痛行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