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可阅读】临江而建、绿树掩映​,这栋藏在吴淞口的“小白楼”有点点低调

 cxag 2021-09-05
图片

吴淞口要塞,江岸开阔、绿树掩映,一栋“小白楼”临江而建,简洁低调,鲜为人知,只在入口草坪上石碑刻凿简要文字记述它的来历。书法家孙信德书写的“小白楼”牌匾,烫金黑底,高悬于上。

图片

  “小白楼”诞生于1935年,由留美建筑大师李锦沛设计建造。建筑结合了西方古典样式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砖混结构,粉墙赤瓦,故得名小白楼”。

图片

1935年建成后的吴淞第二检疫医院(吴淞海港检疫所)

  “小白楼”前身曾被称为:吴淞海港检疫所、吴淞海港检疫医院、上海海港检疫所吴淞第二检疫医院。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意义非凡,标志着中国收回了被外国人长期控制的海港检疫的国家主权。

图片

总平面设计图

图片

1947年《上海市城市图》中的吴淞海港检疫所

  “小白楼”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工作区域面积约550平方米,由主楼和附属建筑两部分组成。当时的设计建造从检疫医院的需求出发,功能排布比较周全。主要的诊疗、病房和办公、休息等功能在主楼内,而相对次要的消毒清洁、厨房等功能则安排在附属建筑里。

  由于基址东临江面,所以建筑主体顺势沿江展开。两层半的主楼主体沿南北走向,面朝江面,与其西侧一层双坡屋面的形体共同环绕着一个方形内院。附属建筑位于主体建筑北侧,东西两部分由草地间隔,总体由回廊环绕。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之间的联系由一条连廊解决。

图片

立面设计图

  从最初的设计图纸和一些老照片上,我们得以见识到它的昔日风采:主楼墙面为简洁明快的红色清水砖墙,局部窗间外墙采用浅色水泥砂浆粉刷,形成材质和颜色上的反差。不同材质的墙面之间由横向线条分割,除了主入口处的凹凸线脚装饰,墙面上没有多余的装饰元素。屋顶的双坡红瓦,突出屋面的壁炉烟囱,带有显著的西式韵味。五层塔楼高耸,屋顶为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飞檐和四角攒尖顶,满铺红色筒瓦,顶层四面外廊栏杆上以12个十字形镂空图案呼应检疫医院的功能。

  附属建筑的造型与主楼一层部分相似:简洁的清水砖墙立面和开窗,带有壁炉烟囱的坡屋顶以及细柱支撑的回廊。底层内院方正,为红色平瓦坡面,三面回廊,中央栽种一棵端正、茂盛的桂花树,四角缀有扇形花坛。

图片

各层平面设计图

  建筑物内部空间按照当时国际标准设定功能,一层设为检疫化验和病房,二层为检疫工作人员的起居生活用房,三层只在塔楼部分安排了一间休息室。塔楼在一至三层之间并无空间上的联系,只在三层休息室旁有一条向上的钢楼梯。附属建筑的东西两座小楼被分割成许多小房间,功能相对独立。东侧的小楼设置为厨房、伙食间和佣人房,西侧的小楼则包括洗衣房、消毒间、佣人房、卫生间等。吴淞海港检疫所很快成为上海海港检疫所的主要工作基地。

图片

1945年抗战胜利后的上海海港检疫所吴淞分所(吴淞海港检疫所)

  吴淞海港检疫所建成后不久的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吴淞海港检疫所的人员撤离上海。抗战胜利后,恢复海港检疫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检疫所原址交付驻地部队作外事接待或临时住宿。

建筑的修缮

图片

吴淞海港检疫所(小白楼)现状

  建造“小白楼”的最初目的是作为海港检疫所。其后,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过数次改造和修缮,最近一次是2009年开展的保护性修缮。

图片

历史立面和现状立面对比图

  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改动,“小白楼”已不复昔日光彩。外立面原本的红色清水砖墙,被混合砂浆抹平后涂上了白色涂料。立面上的开窗,除塔楼的立面开窗没有变动,其他几乎全部调整过。

图片

修缮后的吴淞海港检疫所(小白楼)坡顶

  2009年保护性修缮以大量的访谈实录、建筑测绘实录、“小白楼”初建成之际的建筑照片和设计图纸介绍作为原样整修、修补局部缺损的依据,以“整旧如旧”为原则对“小白楼”进行外部立面维护修缮和内部空间结构改造:恢复了主楼门厅作用,取消了南向侧门和立面现有排水沟和空调外机,调整各立面窗洞大小、高低位置,使其恢复当年韵律感,同时兼顾当前使用的需要;现塑钢窗改成铝合金断热框配以节能玻璃;拆除现有混凝土平顶屋面以减轻结构负荷,恢复历史坡顶,铺设红瓦;恢复坡顶南侧烟囱和主体内院四面走廊的格局,取消室内外高差增设的走廊台阶,整顿内庭院花坛等。

图片

建筑打卡点

外庭院和内院

  穿过“小白楼”底层有一处方正内院,三面白色回廊,地面以黑灰色鹅卵石铺路,设环带形和菱形图案。正中央栽桂花树,四角扇形花坛缀有结香等。

图片

双坡红瓦屋顶

  站在塔楼俯视,浓郁的绿色映衬着主楼二层部分以上的阁楼层以及主楼一层部分的双坡红瓦屋顶。突出屋面的壁炉,带着显著的西式韵味。

图片

钢铸内楼梯

  “小白楼”塔楼三层休息室旁,有一条向上的钢铸楼梯通往塔顶。这条楼梯有十几级台阶,阶板上有许多规则的菱形孔眼,完全按照舰船楼梯样式和颜色架造。到达塔顶后可眺望远处的三江交汇之地,江风阵阵,心旷神怡。

楼梯转角“阳光房”

  在主楼二楼至三楼的拐弯处设计改建了由大块玻璃和铝合金支架四面搭建而成的采光天窗,透光透绿。此阳光房与灰色台阶、雪白墙壁和谐呼应,成为整栋建筑朴素宁静之美的有机组成部分。

图片

周边打卡点

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

  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有湿地与陆地两部分组成,总面积106.6公顷,其中湿地的面积达64.2公顷,湿地率60%。公园注重“生态恢复、环境更新、文化宣扬”,其中有各类植物359种,鸟类超60种。

开放时间:

4月1日至6月30日 5:00—18:00

7月1日至9月30日    5:00—19:00

10月1日至3月31日   6:00—18:00

地址:宝山区塘后路206号(近双城路)

图片

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

  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是一座以长江河口历史演变为背景,融环境保护、青少年科技活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与科普互动为一体的全国首家以河口科技为主题的专业展览馆。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五     9:00—16:30(15:30停止入馆)双休日、节假日  9:00—16:45(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

地址:宝山区塘后路206号(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内)

图片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于2011年10月开港运营,一期岸线长度为774米,可同时靠泊2艘大型国际邮轮。2012年被授予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2015年又在原有基础上新建2个大型邮轮泊位。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宝杨路1号

图片

旅游线路推荐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建筑群 ( 纪念馆、纪念塔、胜利广场、主题雕塑、《文化艺术墙》、《警世钟》 )——宝山古城墙遗址——宝山“御碑亭”——陈化成纪念馆建筑群(纪念广场、主题雕塑)——宝山孔庙大成殿——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