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壹度丨探险史中的宁夏:苏峪口内,1893年的宁蒙古道

 涧水常蓝屋 2021-09-05

郑文著/文

近现代历史中,第一位途经宁夏并不吝辞藻、浓墨重彩记述宁夏见闻的外国人,毫无悬念是法国人古伯察(EvaristeRegisHUC)。

1844年,古伯察拉开了近现代中国西部探险历史的序幕,而他的著作也成为早期前往中国的探险者必读之选。毫无疑问,他是近现代历史中将如今业已名列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宁夏引黄古灌区介绍给西方的第一人。他书中银川平原章节配有手绘图画,但他所绘制的银川图像似乎是陕北延安与江南水乡于平行时空中的非线性叠加。鉴于这位于惶恐中不辞艰辛行走于中国西部的老先生盛赞宁夏水利工程并于近现代第一次介绍给西方且年长我近二百岁,对于彼时银川之印象,他画什么就是什么吧……

图片
▲宁夏引黄古灌区  资料图片

1893年,俄罗斯殿堂级地质学家奥勃鲁契夫拟由苏峪口经宁蒙古道而前往为俄罗斯探险体系所青睐的定远营。“当我终于立于贺兰山下,贺兰山脉所有的雄伟与壮丽蓬勃而出。形如天地间锯齿,又似神功般雕琢,他在广袤的平原上昂首阔步,起伏的大地簇拥环绕在他脚下……”这位彼时年轻的地质学家盎然而神怡地行走在自普尔热瓦尔斯基书籍中早已熟知并心向往之的贺兰山中,还欣然用捉襟见肘的照相底板拍摄了数幅此间影像,青睐之情,足见一斑。

奥勃鲁契夫所行道路曾是宁蒙通商要道,虽山高路陡,但往来不绝。

彼时穿越贺兰山而连接银川与定远营的主要通商道路有两条,一则奥勃鲁契夫所选择的经过苏峪口的宁蒙古道,此条道路相对直接,但山高路险、重装难行。另一条则是几年之后斯文赫定由定远营至银川所选择的三关口道路,此道路虽绕行,但相对坦途。奥勃鲁契夫于宁蒙古道穿越多年之后,以汽车为交通工具的钢铁洪流逐渐延申至西北内陆,三关口道路便成为了通行首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三关口道路中汽车与马车相交会的历史情景将于后文展现。

图片
▲苏峪口内,拍摄于1893年的宁蒙古道。图片由作者提供

而恰恰是对彼时并存的三关口道路相对平坦的状况并非悉知,在漫天飞舞的寒冬风雪之中,奥勃鲁契夫虽已沿宁蒙古道穿越贺兰山而定远营近在咫尺,但却鉴于听闻若大雪封山则回程无期,于是只能于贺兰山西麓遥望为俄罗斯普尔热瓦尔斯基探险体系所熟悉的定远营便匆匆返回银川。

值得感怀的是,一百三十年前俄罗斯地质学家对贺兰山森林毫无节制的砍伐、对贺兰山动物猎杀状况的担忧并因此所畅想的生态保护,如今,业已成为现实。若今朝,昔日的地质学家重返贺兰山,再见今昔风貌,必为欣慰。

如今行走于宁蒙古道,奥勃鲁契夫当年冒雪艰行的道路已成为游客于俊美山色中悠闲漫步的风景道路,但偶尔还能捡拾到散落的马蹄铁,山风徐徐,依稀或能听到远去的商队悠扬的马铃声在山谷中随风飘扬……

图片



编辑|刘旭卓
 值班主任|李振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