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你的全部人生,其实只是童年经历的“强迫性重复”

 悦乎学习 2021-09-05

每一个人都有童年,虽然有些人对自己的童年并没有太多的记忆,但是不得不承认,童年的经历对我们的性格,以及今后的人生发展,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家:你的全部人生,其实只是童年经历的“强迫性重复”

一个人通常会拥有两个家庭,一个是陪伴自己长大的原生家庭,另一个则是在今后由自己选择组建的家庭。

其实无论是哪一个家庭,它们的氛围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到我们的人生轨迹。因此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在年少时期,尤其是六岁之前的经历,其实就已经决定了一个人今后的人生走向。

心理学领域普遍认为,一个个体的人生走向,基本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定型的,这与中国的古话三岁看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很多动物在出生之后,都会将自己第一个看到的生物当成母亲,即使它们并不是同一个种族的。

心理学家:你的全部人生,其实只是童年经历的“强迫性重复”

而对于人类来说,我们在幼年时期所经历的事情,会对我们的性格以及思维模式,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无论这些事情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它都会长时间地伴随着我们,甚至贯穿我们的人生,很难通过外力摆脱掉。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你的全部人生,其实可能只是童年经历的“强迫性重复”,你不过是执行者罢了。

还有一些人受到影响后,很有可能会陷入到一种没有意义的重复当中,这在心理学上被人们称为强迫性重复。有一位研究精神领域的学者琼斯,曾经下过一个定义,他认为个体进行的所有行为,都是基于一种自己无法控制的冲动。

无论这个行为完成的难度有多大,或者是会带来一些伤害个人的危害,这个个体都不会在意这样的后果,反而仍然会不断的重复这一种行为。

弗洛伊德曾经也研究过类似的现象,他发现一个婴儿在母亲离开之后通常会扔掉自己喜欢的玩具,并且非常大声地哭闹,以此来引起母亲的注意。他们会不断重复这样的行为,并且享受这个过程。

从精神学角度来分析,这时孩子心爱的玩具,其实已经成为了母亲的形象代表。

心理学家:你的全部人生,其实只是童年经历的“强迫性重复”

而婴儿故意丢掉自己喜欢的玩具,并且以此为借口来大声哭闹,也只是为了让母亲回到自己身边。基于这种心理,他们很容易就会对这种行为产生依赖。

当然一个家庭是由很多不同的形象来组成的,除了母亲之外,父亲在家庭中的身份也非常重要。

父亲在家庭中的形象是否称职合格,会对孩子和家庭的未来,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父亲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反而总是在家庭中对母亲呼来喝去,那么他一定不会给孩子留下很好的印象。

而且这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也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错误的认知,认为他今后的婚姻关系,应该向自己的父母一样。等他长大结婚之后,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学习父亲的行为,而且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只会对劝阻的人发脾气。

有一个心理学家,就用自己的真实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他的爸爸有一种心理疾病,这让他的性格变得非常多疑,而他母亲也因此受到精神疾病的折磨。因为夫妻双方的精神状态都不好,因此他们的感情生活并不顺利幸福。

心理学家:你的全部人生,其实只是童年经历的“强迫性重复”

这样的生长环境,让这位心理学家变得内向忧郁,而且因为长时间缺少倾诉的对象,他只能够自己找一些其他的娱乐方式,让自己在平淡的生活中变得快乐起来。不过这样的幼年生活,也让他多出了很多思考学习的时间。

因为能够非常有效得将这段时间利用起来,他变得比同龄人更加聪明,而他今后从事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其实也是因为这一阶段的某些经历。

从他身上就能够看到,原生家庭的生活对一个人的性格,甚至是人生发展轨迹,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心理学家:你的全部人生,其实只是童年经历的“强迫性重复”

但是强迫性重复的行为,则会不断剥夺个体的这些乐趣,让他们不断沉浸在无趣或是害怕的情绪当中。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类似的行为,需要在第一时间对自己进行解救,找到自己内心中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按照他人的意愿生活。

这种行为一般在我们成年后,想要和其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的时候出现。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对于父母的感情寄托发生了转移,出现在了新的朋友或是异性伴侣身上。这样的关系会让很多人尝试克制自己的情绪,最终导致内心情绪崩溃,无法找到正常的宣泄方式。

心理学家:你的全部人生,其实只是童年经历的“强迫性重复”

而因为一直隐藏和克制自己的真实情感,有时候人们的性格或行为方式也会因此发生变化,导致自己所处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如果觉得自己的某种感情无法被其他人理解,这个个体就会出现非常强烈的绝望情绪。

因此有的人就会不断重复进行某种行为,希望以此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的行为无法避免,而且通常展示出的,就是是幼年时期受到伤害的自己。如果自己没有办法改善现状,也可以尝试到心理诊所去接受治疗。

- The End -

作者 | 汤糜达

编辑 | 前后黑白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rce JF, Emde RN, Campos JJ, Klinnert MD. Maternal emotional signaling: Its effect on the visual cliff behavior of one-year-old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5; 21:195– 200.10.1037/0012-1649.21.1.195;Sorce J, Emde RN. Mother’s presence is not enough: Effect of emotional availability on infant explor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1; 17:737–745.10.1037/0012-1649.17.6.737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