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小学老师

 鹿渌 2021-09-05

ᐃ六十年代苏州

又要到教师节了。脑海中又回忆起当年几位老师的形象。

说来好笑。小学六年,我竟然读了五所学校。受教过的老师,比一般同学多。绝大部分记不清了。唯有六年级时几位老师,一直印在脑海里。

1961年,父亲支援工矿第一线,去了太湖之滨的潭山硫铁矿工作。母亲急着将我从外婆家,召回葑门十全街家中。升六年级时,我从山塘河畔的新民桥小学,转学到葑门外的立达小学。

按现在来看,立达小学就是一所乡村学校。位于葑门外西街。学校对面,就是一大片茭白塘。常有同学在这里捉田鸡,钓泥鳅。

开学后,我分在六乙班(只有甲乙两个班)。班主任是邓英楠老师。不是苏州本地人。(后来听同学说,邓老师父亲是国军师长,参加过长沙会战。也算将门之后)。当年转学时,母亲曾向学校提出过,中午时间请给予照顾,以便回家弄饭给弟弟吃。因此,最关心的是课程表。一看,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上午最后一节是20分钟的自习课。邓老师同意我可以不上,提前回家。

据说,六乙班以前是出了名的差班。邓老师接手后,慢慢地将一个差班转成先进班级。其中老师化费了多少心血。

大概是国庆前,学校组织文艺表演。邓老师为班级弄了一个从差到好的说唱节目。用凤阳花鼓腔演唱。至今还记得第一句:说六乙来道六乙……

邓老师教语文的,特别欣赏我的作文。两个学期的作文本,全被她留下了。我也感受到她教学的认真、细心和耐心。她对以前几个所谓差生,自有一套方法。看到这几个学生喜欢唱歌,喉咙也好,就成立了歌咏小组。请幼儿园的赵美珍老师辅导。后来,班里的男声三重唱出了名。辅导区比赛得了奖。还去参加市里在六中举办的小学生歌咏比赛。

我唱歌不行,但比较喜欢。一直屁颠颠地跟在后面。就这样,和幼儿园的两位老师也熟了起来。

立达小学幼儿园两位老师。赵美珍老师二十五、六岁光景。另一位是新苏师范来实习的小高老师(名字忘记了)。赵老师当年还没孩子。我们感到特别和蔼可亲。一放学就去幼儿园玩。另几个同学顺便练声。赵老师还教我弹风琴。可惜天赋差,没有学会。

小高老师会武术。热心地教我们军体操和龙凤双剑。但我笨手笨脚,学了几个动作就不感兴趣了。

小高老师有时又象一位知心姐姐,也愿和她说说知心话。记得我曾向她说过一件糗事。听同学说,学校厕所里发现了小脚娘娘的脚印。吓得我课间一直憋着不敢上厕所。她听后告诉我不会有这种事。鼓励我要大胆,勇敢。我当时想,习武的人果然不一样。

还有一件事印象深刻。当年有部彩色舞剧电影《小刀会》轰动苏城。想看但买不到票。跟小高老师说了后,她说我来帮你买。后来果然帮我买了两张工人文化宫的,我和母亲一起去看的。后来才知,她男友是文化宫放电影的。

ᐃ《小刀会》剧照

那年代,星期天最高兴的事是和同学一起到老师家玩。(现在不可能了。去老师家补课要学费。去拜访要带礼品)。邓老师家在十梓街邮局旁石库门内。但星期天她在家特忙,就去了一次。赵老师住在附中边的迎风桥弄。她家中没事,很欢迎学生去玩。小高老师家就在葑门横街西头。她家开了做竹编的作坊。我见她房间里贴了不少电影海报。还送了我几张。

小学毕业后,一直没回过立达小学。后来学校也撤併了。再也没见过这几位老师。但她们在我心中的份量是很重的。虽然相处只有一个学年,但从邓老师身上,看到了认真、仔细、耐心和满满的爱。而从赵老师,高老师身上,又看到了积极、乐观和努力向上。

一日为师,终身受教。

(作于某年教师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