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分流看研究教学的必要性

 WUYOU962 2021-09-05

水泊梁山征方腊后,那些特别能打的十有八九的都战死了。

最后剩下不到三十个人。

剩下的这三十来个人中,又被害死死了一批,包括宋江、卢俊义等。

跑了一批,李俊、童威等。

归隐了一批,燕青、柴进、阮小七等。

从中可以看出,有本事的死在本事上,战死的害死的不都是有能力的吗?

真应了那句话,淹死的都是精通水性的。

然而,水泊梁山在征方腊前,也有一次分流。

哪些人被分走了,书法家萧让、神算子蒋敬、铁叫子乐和、神医安道全等几个人。

这几个人如果不被提前分流,或许十有八成死于征讨方腊的战场上。

还有一个自愿分流的入云龙公孙胜,似乎未卜先知,提前归隐山林了。

这些被分流的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一技之长,并且与人无害,因此,得一保全,得以善终。

所以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做人必须给自己留后路,必须把吃喝玩乐的时间打造自己用于谋生的一项绝活。

最令人讨厌的一个废物是军师吴用,这个人在整个水泊梁山事业里碌碌无为,就是一个草包混子,也就是靠着依附宋江混碗饭吃,宋江死了,吴用实在也忽悠不下去了,只好吊死了。

假如,吴用安分守己,好好读书,具备真才实学,通过科举,走正道进入官场,成为一代名臣也未尝不可。

可是,他就满足于小聪明,热衷于做官场混子,最后,无处安身,只好自杀。

联想到教育分流,有的老师从一上班就被官场排斥,只好潜心研究教学,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无论初中还是小学,教学根本不是大问题。

也有的被分流老师,多年混迹官场,除了赚了一肚子好下水,用公家饭吃了个肥头大耳外,对于一线教学如同上屠宰场待杀的牲口一般,教不了课,上不了讲台,不敢面对学生。

似乎,分流的单位不缺少指手划脚的官僚,缺少的是勤勤恳恳的被称作“鼻子桶”的教书匠们。

有位被分流的老师听到自己被分流后,淡淡地说:平时下力惯了,到哪里都是下力,无所谓。

真应了那句话:艺高人胆大。

能教课者何惧分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