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llljjgg 2021-09-05
1000年前的一位“扫地僧”,曾写下三卷草书埋于敦煌,如今成为了世界级的国宝!

如果从整个历史上来看,当代应该是整个书法史上少有的盛世之一,其书法学习者之巨,书法从业人数之多,书法资源之广,书法展览之所,都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所无法企及的,这也是今人能够超越古人的地方。
而单纯就书法的水平而言,最辉煌的时代莫过于唐代了,从李世民时代楷书,唐代推出了“科举取仕”条令,所以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书法的热潮,而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就是“抄经生”!
而这一有着“国家编制”的“抄经生”群体当中不乏绝顶高手。
据考证,在盛唐时期,有一个寺院当中的一位“扫地僧”曾经写下了三卷草书,这三卷草书当中其中两卷藏于法国,乃是法国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而另外一卷则藏于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后来更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也同样是国博的:镇馆之宝。
这三件作品分别是藏于国博的《法华经玄赞卷》以及《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和《因明入正理论后疏》。
这三卷草书,乃是抄经体当中极为罕见的章草作品,众所周知。“抄经生”的存在其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印刷术的不足,而抄写的书体也多以极为规整的小楷为主,而以极为标准的章法写就的经文,则极为罕见。
其中《法华经》与《因明入正理论》这两部经书,乃是当中皇家敕书之作,其目的是为了宫廷供奉或者御览,所以在书写的时候,极为讲究,书写之人也是有着数十年功底的高人所写。
从书写气质上来看,这三卷草书可谓是“满纸烟云”,乍一看密密麻麻,但细细走入每一个字的世界,你就能发现其用笔的精妙入神和结字的娴雅气度,能够将“草书”不假思索且极为精熟的写到这种程度的人,在整个唐代草书并不是通行书体的时代,实在是难能可贵。
这三卷草书,无论是技法的精湛,对于草书精熟的掌握,还是字里行间弥漫的古雅的章草气息,都是书法史上极为罕见的绝顶之作,这种气质,非大高手不能为之,但可惜的时候,我已经无法考证出此作的作者是谁,从水平上看,丝毫不逊于索靖的《出师颂》于孙过庭的《书谱》,乃是值得每一个书法人收藏和学习的绝佳对象,倘若以这种书写参加国展,那么入选的概率则会大大提高。
如今,我们通过多方努力,将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国博的这三件作品法华经玄赞卷》以及《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和《因明入正理论后疏》原作进行了博物馆级别的1:1复刻,还原出了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字字与真迹毫无二致。
欲购此《法华经玄赞卷》以及《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和《因明入正理论后疏》三卷长卷,请点击下面“看一看”(最后四图分别为“略抄”与“后疏”)
长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