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我说:运动表现不仅仅靠努力!

 睿谈医养 2021-09-06

 如果一万小时定律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那么运动只要努力就可以了!

相信在座的诸位都听说过著名的'1万小时定律’,意思是在任何一个领域内,只要保持长时间的刻意练习,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高手。比如我们都知道科比是1996年进入NBA的球员当时他的选秀排名并不高,靠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记得2009年12月26日,一位著名体育记者问科比,'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科比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每天早上4点钟是什么样子么?’

01

1万小时定律从何而来?

那么这1万个小时的练习到底在细节上怎样让人们成功呢?这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格鲁特先生,他既是一位心理学专家也是一位国际象棋大师,他一直对大师们为什么能赢感兴趣,一定要在科学上给个合理解释。最后他发现赢棋在于不同级别选手'重建棋局’的能力,他让起手盯着一盘棋局的照片看固定的3秒钟,然后迅速撤掉照片,然后在空白棋盘上重建这个棋局。结果发现,特级大师可以准确无误的还原棋局,一般职业选手可以还原70%,业余选手最多只能还原50%。

话说您能还原多少呢?

02


下棋是这样,那别的运动呢?

近些年来科学家们通过追踪不同行业专业人士的眼球移动方式,发现无论是下棋的选手、钢琴家还是外科医生,他们在工作中都会比普通人更加快速的筛选信息,在篮球赛场上那些组织型后卫,足球赛场上的控球大师,美式足球的四分卫都具备这种把控全局的能力。那下面一个问题来了,这是不是全靠勤奋不需要天赋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斯蒂芬霍姆是瑞典的跳高运动员,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2.36米获得金牌,科学家们检查霍尔姆身体时发现他的左脚跟腱因为训练是普通人跟腱硬度的4倍。这好比他的脚配备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弹簧装置,原来他是从6岁开始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在家中后院开始练习,用了20几年的时间达成了这一高度!但是另一位叫做唐纳德托马斯的巴哈马跳高运动员就更有趣了,他在完全没有训练的情况下,最开始试跳就超过了2.21米,经过8个月的训练后,2007年第一次在世界田径竞标赛上与霍尔姆对决就战而胜之,获得金牌!看来强大的天赋也是极其重要的!

(天赋还是很重要啊!)

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发现,不同运动项目,达到专业内平均水平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比如篮球、曲棍球就是4000小时左右,然而对于不同天赋的人来说就更大了。比如有的人只需要再加上几百小时就可以到达奥运会水准,而有的人还要20000小时不等。所以相比于10000小时定律,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7000-40000小时定律。

(各种运动需要的天赋训练都有所不同!)

03


天赋在那里,怎么去努力?

关于人们的外在身体条件而言,19世纪的专家认为最佳运动员的身材一定是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的中等身材,我们分析相关数据记录,直到1925年还有记录显示当时世界级的各类运动员几乎有着一模一样的身材。然而在今天,科学家研究得知全世界只有28%的男性身高体重符合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标准,23%符合短跑运动员标准、9.5%符合英式橄榄球的标准。说道短跑,我们看看闪电侠博尔特,在奥运会这种级别的比赛他都可以在冲刺时减速看看对手在那里然后在晃过终点。原来啊,这些顶级短跑运动员大都来自非洲,那里疟疾泛滥,为了对抗这种疾病,人们就会产生镰状红细胞,这是由于圆形的红细胞缺氧变成了镰状,在剧烈运动的时候,镰状红细胞会让通过全身的血液量更少,所以全力冲刺时可以用更少的氧气产生同样多的能量。这不世世代代对抗疟疾反而成就了牙买加选手!但是凡事总有利弊,一旦耐力跑可就不是他们的强项了。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这里顺带讲个小广告,锐能康复医疗中心的专业治疗师可以帮助专业运动员更好的认识自己的天赋,科学的帮助您提升运动成绩!

(锐能康复团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