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鳖虫,雌雄鉴别

 植物游记樊蓉 2020-11-29

写在前面

我们前面介绍过土鳖虫的用途,上次遇见的土鳖虫大小较为均匀,这次遇见的土鳖虫大小不一。

按照网上雌雄鉴别法,发现该批土鳖虫中掺有部分雄虫,古人一直都用雌虫入药,暂未找到对雌雄药用做区分的文献。

猜测一:雄虫小,跑的快,长大了还有翅膀会飞,古人捉不到,所以入药选的是雌虫。

联想其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若古人用他,是考虑到虫子善于走窜的性子,那雄虫这方面应该是更佳的。

猜测二:因其用于产后瘀阻腹痛,可能雌虫体内具有类似促进宫缩之类的雌性需要的激素,可作用于妇女。

从这个角度说,必须得严格控制药品中雄虫的占比。从古代到现在的药典,均收录雌虫,我们从养殖上先看看雌雄的差异。


药典上的土鳖虫(䗪虫)

【基源】本品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 phagasinensis)或冀地鳖(Steleo phagaplancyi)的雌虫干燥体。捕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

【检查】杂质不得过5%(通则2301)。

【性味与归经】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痞块。

【用法与用量】3~10g。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土鳖虫形态特征

雄虫身体较小,有一对翅膀,喜爬行能飞动,触角比雌虫长约一倍,雌虫身体较肥大,没有翅膀。

土鳖虫一生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中间没有蛹的发育阶段。

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生活习性基本相同,喜欢生活在墙角、柴堆、杂物等阴暗潮湿、松软的土壤中。

白天土鳖虫不活动,日落后出来觅食寻偶,增加光线亮度和光照时间,可以促进土鳖虫生长发育速度。


饲养方法

精饲料:通常用麦麸、米糠、豆粨、包谷粉等。

青饲料:没喷过农药的新鲜蔬菜叶,瓜果皮瓤等。

动物性饲料:捣碎的畜禽新鲜内脏或煮熟的蚯蚓。

初春气温上升,冬眠后的土鳖虫营养消耗过多,先喂精料一段时间再搭配粗料。

初龄若虫以精料为主,促进发育增强抗病力;

一月龄后搭配粗料;

若虫六月龄后,以粗料为主,精料为辅;

产卵雌虫增喂高蛋白动物性饲料。

残食要及时清除,防止霉变。

土鳖虫大小混养易造成争食残杀,把大小虫过筛分成三档。

一月龄每1㎡饲养1㎏左右;

4~7月龄0.7㎏;

8月龄以上的0.5㎏;

越冬期可加大密度。

将雌雄分开饲养,雄虫最后一次蜕皮长翅膀变成虫后,移到雌虫坑内交配。

一只雄虫放6~7只雌虫,雌虫一次交尾可终身产卵。

交配7~10天后,在表土层产卵,每隔7天取3㎝厚表土过筛,取出卵鞘。卵鞘呈又黑又亮的豆荚形。

孵化适宜温度为27~32℃,卵鞘要保持湿润,孵化期35天左右。

卵鞘单独放在缸里或盆内孵化,卵上加盖湿纱布,防止失水。


发育过程管理

若虫要经多次蜕皮才发育为成虫,28~30℃,1~5龄若虫每隔15天蜕皮一次,增加一龄。

5龄以上,每隔16~25天蜕皮一次,增加一龄。若虫每次蜕皮历时70~90分钟,蜕皮后10小时开始取食。

成虫期共蜕皮9~11次,雄虫若虫经过270~320天羽化为成虫,雌虫要500天。

冬眠后的老熟雄若虫,开始活动觅食不久,蜕最后一次皮,羽化为成虫,第一次交配后7天左右便死亡。

采收最好在夏秋虫子发育繁殖旺季进行,9~10月为好,采收已经超过产卵旺期还没衰老的雌虫。

择去杂质,将虫用开水烫死,捞出用清水洗净,放竹帘上摊平,阳光下晒或烘至完全干燥。

干燥后无破碎虫蛀或霉变,颜色黑褐,用纸箱分装放到干燥通风处保存或销售。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地鳖虫养殖 尚宗民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湖北襄樊

(2)中国药典2015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