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追求完美,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认可。但是,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东西,也没有完美的人。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才能造就不同的美,因为有了不同,所以才有了对同一事物不同的取舍。 古话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是的,任何东西都不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的。你再好,也有人对你不喜欢;你再努力,也有人对你不愿意,这就是人生。 就如大自然,许久干旱的田地,一场酣畅淋漓的暴雨,让植物得到滋养;而同样的暴雨却给会给城市的人带来灾难。同样的一场雨,对不同的事物,结果就不同。同样的你,也是如此,那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呢?这个世界,有人喜欢你,就会有人讨厌你;有人欣赏你,就会有人贬低你。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把你看成最好的。任何一个人从来都只能满足一部分的喜好,对另外的人就是厌恶。 如果把让自己每天开心和烦恼的事情列出来,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能让你开心的,都是别人的感激、鼓励和肯定;而让你烦恼的,都是别人对你不好的看法和你不喜欢的评价。 其实,生活中,哪有不被人评价的,嘴长在别人脸上,你挡不住别人开口,别人怎么说那都是他的自由,即便你不喜欢,即便他说错的,顶多就是他为他的胡言乱语承受代价,但是说了的也收不回去。别人怎么评价,其实对我们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人生始终是自己的。别人的喜欢与否,并不能让你的生活改变什么。一个人再好,也会有人不喜欢,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无可厚非。 人生在世,没有一个人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所以,淡然面对那些不喜欢自己的人。人生宝贵,把时间留给那些喜欢自己的人才有意义。用真心换取真情,用心暖心。只要问心无愧,何必执着于别人的评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每个人对事物的追求也不同,因此,同样一件事情,对不同人来说,要求就会不同。不管你做到多么的尽善尽美,总会有人有不满意的地方。就像一道美味的鱼,有人喜欢吃鱼头、有人喜欢吃鱼尾、有人喜欢吃鱼肚、有人喜欢吃鱼肉,不同需求爱好的人,口味就不一样,哪怕你做得再好,只要不是他想要的口味,那就不会感到满意。 有句话说:“人总是想让自己周围的人对自己满意,要拿大半辈子去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于是,很多人就开始勉强自己。不管做不做得到,都要硬着头皮去做,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李白说:“人非尧舜,谁能尽善。”是的,世间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没有几个如传说中尧舜那样的圣贤,谁能真正做到尽善尽美呢?谁能真正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呢?即便是圣贤,也会有不满意他的人。每个人的经历和做事的方式都不一样,那又怎么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呢。懂你的人,知你的心酸,对你满意;不懂你的人苛求完美,对你就是不满意。但不管如何,做到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就可以了。人生在世,最快活的活法就是做自己,不受他人干扰,不被他人左右。就像《论语》说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真正的君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无愧于心,始终坦荡荡。如此,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现实中,有许多人在做不法勾当的时候,总是说“这事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绝对不会出问题的”,然而说是那么说,可总是活在胆战心惊当中,害怕一朝被人发现,要承受巨大的代价。 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如果做了让内心有愧的事,真的能做到内心平静吗?肯定是做不到的,心里总会想着那些事情对自己的影响。心中坦荡,就在于做事问心无愧,心里没有尘垢。 心胸坦荡,自然觉得对得起他人,也对得起自己,不会让内心彷徨。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仰起头来看,不愧于天,低下头去想,不愧于地。做人就是要这般光明磊落,才能问心无愧。 人生路上总是有很多诱惑,有些人为了得到利益,不惜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做伤害别人的事。这样的人生,心灵得不到安宁,只会越活越累。人生不求十全十美,但求不亏欠别人,做到问心无愧,才能活得自在。很多事情,就是因为我们太在意了,我们心里总是放不下,所以越活越累。是的,越在意就越累。因为在意,所以我们的内心总会纠葛、总会不甘、总会难以割舍,心不宁了,身就累了。 俗话说:“人又不是神仙,哪管得到那么多?不要抓得那么紧,放松一些,做到问心无愧就好了。”是呀,人生苦短,不是什么都能抓住的,何须顾虑那么多呢,活好自己就可以了。为人处世,谁能做到十全十美呢?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自己尽力了,没有遗憾了,也就问心无愧。不为外界所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过好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