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我们听到的做

 杨春6fmm8arzl2 2021-09-06

还是打牛奶的事儿。
为了节约时间,我在老板装牛奶之前就开始扫码支付。我正要输入金额,卖牛奶的问我:
 “今天几斤?”
“二斤。”我答道。
然后,我就在支付金额里就输入2,支付完成。当我听到对方手机语音播报后,才发现金额输错了。2斤牛奶6块钱。
“无意识的行为是在环境刺激下产生的,也就是说感官上的刺激引发了无意识的行为。有时这种因外界刺激而引发的动作会干扰某个正在进行着的动作,使人做出本来未曾计划要做的事。”数据干扰失误(Data-driven errors)经常发生在外界的信息和你正在操作的信息属于一个类别的时候。比如你正要拨打电话,这时有人在你旁边聊火警电话119,你也可能拨打119。或者你正要在文件上签名,如果和旁边的人聊起某一个人的名字,可能会把那个人的名字写上去,尽管自己的名字更熟悉一些。

感知对行为的影响是直接的、无意识的,感知-行动链(PERCEPTION–BEHAVIOR LINK)可能是我们在0~2岁时对世界做出反应时留下来的古老印记。那时候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记忆和思考,随时都在根据环境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对应的操作。看到一个表情,我们就会模仿;听到一个数字,我们就会复述它。人类自发的模仿行为是人类神经镜像的一个结果,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只是照我们看到的做”(do what we see)我有时候很奇怪,我两岁的小儿子在集中精力玩耍的时候,能神奇地重复旁边大人聊天中出现的语句。

我经常和这个奶农买牛奶,不忙的时候会多聊几句。假如我在输入付款金额时,健谈的奶农跟我聊这些:“我喂牛已经快10年了、一头牛一天大概挤40斤奶、我每天大约5点起床、开车到这需要40分钟、今儿天气真硬,天气预报说是零下25度……”

理论标签:数据干扰失误、感知-行动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