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与性别平等

 杨春6fmm8arzl2 2021-09-06
互相尊重,才是尊重

性别平等的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以至于我在课程中不敢讨论。在涉及性别问题的时候,你一定要澄清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主观上个人的态度和客观上的社会性影响,经常不一致。比如说,一个所谓的女权主义者也经常会干一些削弱女性地位的蠢事,一些看似有些不尊重女性的人,客观上却是在强化女性的地位。今年,社会学课程中有一组同学,包括三位女生做的关于校园性别尊重的调查中,提到一个“隐性尊重”的概念。当我们提到性别尊重的时候,你认为是在说什么呢?是男性应该更多地尊重女性,还是女性应该更多地尊重男性?

他们在作业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在学生会里搬桌子的时候,男生把自己负责的桌子搬走了,而没有主动帮助其中一个女生。这个女生发脾气了,责怪这些男生不懂得帮助女生。我估计,是这位脾气有点大的女生激发了组内女同学们的反思:“男生就应该天经地义地帮助女生吗?”我的解释是:

“如果仅仅用'应该’二字作为男同学帮助女同学的理由,这意味着我需要把女性当作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需要保护甚至需要优待的人对待。这种心理上的态度自然会通过行为和语言传达给女性,也给女性一个自我暗示,我就是应该得到这些和我非亲非故同学的帮助。女生正确的做法是:你要自己搬,搬不动,你要主动请求别人帮助,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的善举。并且要想好如何感谢对方,因为没有什么付出是不求回报的。我们更愿意去帮助那些有回报能力的人,这才是对对方最大的尊重。否则,就是怜悯和同情。”

我觉得,相比较指望“绅士素质”去帮助自己的女性,那些主动寻求对方的帮助的女性,更加受人尊敬。因为在你求助于别人的时候,自然就要想到如何去回报对方,这意味着你可以靠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能力而获得尊敬,而不是仅仅因为自己是女性。反过来讲,如果一些男同学遇到一些女性更擅长的事情而去求助于女同学的时候,他会认为女生帮助她是理所应当吗?在靠能力而不是性别而获得尊重这件事上,男性和女性不应该有什么不同。

如果我们写下学校里“女性擅长”和“男性擅长”的活动列表,还真的找不到几项。没有男生,我认为女同学校园生活一样可以应付自如。但是,我现在所看到的却是,一旦一个男生与女生确认了恋爱关系,就会出现很多男性“擅长的”、“应该做的”事情。

女孩子,一定要靠自己保护好自己,而不是靠男性保护自己。因为男人,还真TMD的靠不住。我的两个女学生做出了榜样。

这两个女学生去一家企业里实习,工厂给她们分配了一间职工宿舍。工厂里几乎都是男职工,所以她们俩晚上睡觉很害怕,总是担心会有不怀好意的人欺负他们。于是,她们就在门口放了两根1公分粗的花钢,俩人约好了:只要有人敢把头伸进来,就立刻抄家伙。在这种环境下,你是绝对不能示弱的,甚至,你都不能随便请求别人帮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就等待着“帮助女孩子的机会。

在我实习过的一家工厂里,有两个女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女孩子长坐办公室,相貌中下。每天穿着那种很薄的低胸装,露脚趾的厚底鞋,脚趾甲还涂着各种颜色。就这样的装束在车间里进进出出,工人们也很愿意这位“性格开朗”的女孩子开玩笑。得到很多人的关注,让她自我感觉很好。而另外一位女性,相貌中上,在车间里干活,带着护目镜,穿着牛仔裤和大头皮鞋,身上穿着牛皮围裙,手里拿着角磨机,切割钢板时火星四溅。她忙碌起来,你是万万不敢去搭讪的。

也许你会说,穿什么是自己的自由。不过,我想说,千万不要因为自由让自己受到伤害。那位下班打车的漂亮空姐被出租司机奸杀,司机投河自尽了,你把他碎尸万断了又有何意义。坏人本就该死,而你却不应该受到任何伤害。在我看来,那些防卫过当而致人性命的女性,是否为性别平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让男人意识到:对女性要放尊重点,否则你会丢了小命。

正如那些喜欢欺负柔弱同学的坏小子,是因为胆小的人不懂得反击,才让他一次次地得手,继续以欺负别人取乐。同样,女性的柔弱、需要保护、包容忍耐的刻板印象,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把礼仪文明演绎的完美无缺,内心对女性却毫无敬畏。

对女性真正的尊重,是建立在对女性多样化的认识的基础上的:

“荣格的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心灵中都有一片阴影,蕴含着压抑的或未能释放的能量。这片阴影是每个人被强迫压抑或抑制的能量。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这种被压抑的能量本质上更加女性化,成为阿尼玛系男人女性化的一面。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这种被压抑的能量本质上更加男性化,成为阿尼姆斯,女人男性化的一面。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把个性中的这些互补的、看似矛盾的方面,成功的融合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女性不是天生的柔弱,张伟丽可以把80%的男人的睾丸踢破;
女性不是天生的胆小,他们设计的阴谋诡计,可以和男人一样歹毒;
女性不是天生就是忍耐的代名词,他们奋起反击的时候可以一击致命;
当然,女性不是天生需要保护,女性也可以保护别人。

我们一直认为女性有着较差的情绪控制,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刻板印象,糟糕的情绪控制也往往被视为一种脆弱的表现。要真正的尊重,要认识女性的多样化特征,为女性的发展提供与男性同等的机会。强人就是强人,别说什么女强人。所谓的女权主义的声明,实际上是一种对性别不公的抵抗,是一群胆小的灵魂蜷缩在山洞里,相互拥抱在一起对着山洞外凶险环境为自己壮胆的呐喊。

“尽管女性比男性较少使用身体暴力,但她们比男性多使用间接的攻击,如拒绝交流、传播谣言、操纵一个人去伤害另一个人(Salmivalli& Kaukiainen, 2004; Xie, Cairns,& Cairns,2002)。有位妇女说她有时对她老公狂怒,但又觉得打不过他,便暗地里攻击他。她有时会将一只鼻涕虫或者昆虫放进他的饭中,看到他无意中吃下时就觉得高兴(Eatough,Smith,&Shaw,2008)”
——《心理学与生活》

设计塑造的性别观念

如果有人说:“你不像个男人。”他指的一定不是生理特性事儿。男人和女人,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当我们说他是一个男人时,会认为他坚强、勇敢、可靠、理性、睿智等等,当我们说她是一个女人,往往会把温柔、善良、包容、感性、细心这些字眼附在其上。

一个人的性别观念,大约是在4岁左右才开始形成,在这之前,孩子并不清楚男孩和女孩的差别。当然,性别差异有着精确的生物学基础。睾丸素的分泌会导致个体的攻击性倾向不同,男孩子天生就喜欢一些时空类和攻击性的玩具,而女孩则喜欢一些居家和玩偶类的玩具。但是,正如心理学或者社会学的理论一样,这只是个概数问题。社会环境的暗示放大了这种性别差异,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剪纸和缝纫,这不被看作是一个典型的男孩子的爱好。当我现在和别人说我家里的窗帘、床单、厨房用品,甚至妻子和孩子的衣服都是由我来选购时,很多人觉得很惊讶。

性别观念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社会环境塑造的,当你做一些不符合社会性别期待的事情时,就会被认为是越轨的、特别的和离群的。我小时候爱哭,当因受了委屈而哭鼻子时,经常被父母责骂是“水母娘娘”。社会是一面的镜子,只不过这面镜子是被动过手脚的,你在观察自己的时候,只能看到被允许看到的那一面。而另一方面,我们的性别意识来源于我们个人的表达,它确认了我们假定的身份。当我第一次伤心时强力克制泪水的时候,我认为自己是个男人了。每一样你选择的事物,都表现出你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你选择的衣服、家庭装饰、汽车、手机以及手机壳这些身外之物,都是你性别身份的声明与承诺。

只不过,那些塑造性别的社会互动,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都是可观察的,而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往往都是潜意识的。我们在戏剧之中很难发现自己的角色,只有跳出剧场,从一个中性的、宏观的视角才能看到生活戏剧中的道具、服装是如何塑造男人和女人的。

不过,这有什么问题吗?作为一个男人,我喜欢充满男子气概的产品,作为一个女人,我喜欢精致美丽的装束。是,这没有问题。不过,如果一个女孩子喜欢充满男子气概的产品,或者一个男孩子喜欢精致美丽的装束,也没有问题吧。我们只需要多问一个问题:你的选择是自主的,还是有对性别禁忌的忧虑,亦或另有所图?消费者有选择的权利,但选项是由别人决定的——设计。女性化的外观往往传递出柔美、感性、精致(也是一种脆弱)和顺从的特征,这是否是在弱化女性的地位?这个问题交给男人回答比较好。

反对者往往特别在乎女性的专属特权。与其说这是性别平等的标志,不如说这是对性别不平等的抗议。当你看到很多男性也喜欢染头发、戴耳环、修眉毛、擦粉底、甚至穿裙子的时候,还拿什么来宣告女性特权?话说回来,男人根本不会去和女性争夺穿裙子的权利,而女性却对这项权利是那么在乎。性别平等不是表面的礼仪文明规范,也不是穿着打扮的自由,而是权利和地位——你掌控世界的力量。

不光是外观,就连声音也会被赋予更多社会属性。人们认为:男性化的声音比女性化的声音更有推动力、更外向、更有意志力、更有说服力、更有智慧、更有分量,并且更有技术含量。而女性化的声音令人感觉更加了解关系、情感和爱(Reeves &Nass,1998)。很多女性可能并不认可,但是在颁奖典礼的时候,你更愿意由一位男性还是女性给你颁奖?

如果,你要设计一种语音提醒功能,该选择男性的声音还是女性的声音。我们一般会认为迎合需要就可以了。迎合需要潜在的一个后果,就是更加固化人们的刻板印象。“苹果的虚拟语音助理Siri是成功地结合了男性和女性特征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北美Siri有女性配音。在英国则有男性配音。北美版本是可靠性的一个好例子。即使Siri有着更加女性化的声音,给出的建议既有力而又女性化。”而我们在汽车导航里那个温柔、绵软、极具诱惑力的声音,它的声音却让人浮想联翩。在一个需要明确、有力指导的情境里,这种声音可能会弱化女性的地位。这当然不是声音的错,因为同样的声线,可以表达出多种多样的情绪。

当我第一次坐上一位由女性开的路虎车的时候,我觉得好酷。这种更强、更大、更高、更大排量、具有强烈主导意味的车子被一个女孩子驾驶的时候,我顿时觉得,这世界上没什么绝好的东西是男士专属的。“优秀的产品能够平衡男性和女性的需要,同时有益于双方。不会伪装成男女皆宜的男性产品,或者更糟糕的是,隐藏在粉红的外表下面。优秀的产品也不会因公开声称注重女性或对女性更为友好而疏远任何人。他们本身就是优秀的设计产品。”“完美的产品都超越了模式化观念,成功的结合了男性和女性的特质,这样创造出的产品能够以新颖可靠的方式满足用户的情感和实际需要。”

参考资料:

[1]《情感与设计》98-99页,129页,149页

[2]《生活的暗面》224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