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独症治疗方

 为什么73 2021-09-06

今天


清心平肝治疗孤独症

李某,男,8岁。家住西安市碑林区互助路14号。2020年07月27日初诊。诉发现语言少,不主动与人交流、情绪不宁4年余。3岁多入园后发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言语简单以单字为主,不合群。就诊于西安某院,予以颅脑MR、脑电图检查(家属代诉无异常)及相关评估,考虑为孤独症谱系障碍。4岁多因患儿自主语言少,在我院间断配合康复训练及辨证口服中药汤剂患儿多动症状较前减轻,行为较前规范。刻下症:孤僻独行、眼神游离、目光回避,叫名反应少,对玩具感兴趣时间短暂,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跟随及参与游戏,不能用手指指物,能说短句,容易重复别人的问句,能完成成简单的问答式交流,不能提出问题及维持话题,有时候用错人称代词,喃喃自语、语调怪异、有肢体语言、反应差,语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能辨识几十个汉字,能书写简单汉字,能完成简单的减法。不满足时情绪不宁、哭笑无常,急躁饮食挑剔(不吃肉),夜休可,大小便正常,舌质红、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细。

诊断:(心肝火旺型)孤独症(西医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治则:清心平肝,安神定志。

治法:中医治疗予以启闭安神颗粒和黄芽汤加减,以镇静安神,开窍益智启闭,选药如下:远志6g,石菖蒲10g,磁石先煎15g,莲子心3g,五味子6g,黄连3g,白芍8g,鸡内金15g,谷芽15g,茯苓10g,人参另煎6g,炙甘草3g。10服,1日1服,水煎至200ml,分早晚2次温服。

二诊:患儿情绪较前平稳,提示下能与人有眼神对视,反应较前好转,注意力较前集中,大笑次数减少,大笑持续时间缩短,饮食挑剔,夜休可,二便正常。舌质偏红,舌尖红,苔薄白,脉弦。原方去麦芽15g,加夏枯草10g,清泄肝胆之火,酸枣仁10g,以养心安神。10服,水煎至200ml,分早晚2次温服。

三诊:患儿对言语的理解能力提高,交流时有主动的眼神对视,可贴题回答问题,语言重复减少,大笑基本很少出现,能控制自己的嬉笑行为,饮食挑剔,夜休可,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按孤独症是一组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形式多样,有情绪不稳,烦躁易怒,有情绪淡漠,不喜言笑,也有表现为强笑不止,哭笑无常,令人捉摸不透。以社会交往、交流障碍,刻板重复的兴趣行为以及感知觉异常为其核心症状。部分患儿表现为不分场合,不分时间,莫名其妙地长时间喜笑不休,令家长很困惑,不知所措。五脏发生盛衰变化时,外界的各种刺激,会影响人的情志变化,产生相应的异常情志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明代儿科医生万全曾提出“小儿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肝之气风,其志在怒,故见急躁易怒,情绪不宁。《灵枢·本神》曰:心藏神,脉舍神,心气实则笑不休,心之气热,其志在喜,阳盛则神旺,心火上炎则神病,故多喜多笑。而脏实则其所主之志彰显可见喜笑不休。

该症主要由心肝火旺所致,治疗予以院内制剂启闭安神颗粒加减以达清心平肝,安神定志之效,药物组成有远志、石菖蒲、磁石、莲子心、五味子、黄连、白芍;方中远志安神益智,开窍启闭,石菖蒲开窍醒神,宁神益智。磁石镇静安神,平肝潜阳,莲子心清心安神,交通心肾,五味子补肾宁心,收敛心气,黄连清泻心火,白芍养阴平肝。人参,茯苓实脾,以防木郁克土。全方使得肝火得以清泄,疏泄如常,情志调达;镇静安神,神明内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