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天成治疗小儿多动症经验

 繁星1 2021-05-28

小儿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行为异常性疾病。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情绪不稳,冲动任性,或伴有学习困难和心理异常,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主要临床特征。近年来本病发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本病好发年龄6~14岁,半数患儿4岁以前起病,男孩多于女孩,50%以上患儿同时合并有多发性抽动症。

本病包发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护养教育不当,产伤或外伤等他病所伤导致心、肝、脾、肾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所致。病机特点为阳动有余,阴静不足。由于小儿心肝常有余,脾肾常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因而本病表现为心神飞扬不定,志存变无恒,情反复无常,性急躁不耐等神、志、情、性异常。一般而言,神不定者病在心,志无恒者病在肾,情无常者病在脾,性急躁者病在肝。因本病以阴阳失调,阴虚阳亢,脏腑功能不足为主要病机,故在治疗上以调和脏腑阴阳为基本治则。

(一)心肝郁热

辨证提要: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喜高声大叫睡眠易惊,多动多语或急躁易怒,冲动任性,难以自控,不寐多梦,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尖边红,苔薄黄。

治法方药:本证心肝郁热化火,上扰于心,心神不安,治宜清热泻火,重镇安神。

偏于心经郁热者,方用黄连导赤散加减:黄连、生地黄、竹叶、川木通、甘草、蝉蜕、酸枣仁、炙远志、龙骨、牡蛎

偏于肝经郁热者,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生地黄、川木通、牡丹皮、龙骨、牡蛎

失眠多梦者,加首乌藤、合欢皮养心安神;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玄明粉泻下通便。

(二)痰热内扰

辨证提要:多动多语,烦躁易怒,冲动任性,难以自控,兴趣多变,神思涣散,胸中烦热,夜寐不安,痰多黄稠,口干口苦,便秘尿黄,舌质偏红,苔黄腻

治法方药:本证痰热内蕴,扰动心神,心神不宁,治宜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陈皮、法半夏、茯苓、枳实、竹茹、胆南星、黄连、瓜蒌皮、酸枣仁、炙远志

胸中烦热者,加栀子清心除烦;夜寐不安者,加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口干口苦者,加黄芩、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喉间痰鸣者,加海浮石清肺化痰;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玄明粉泻下通便。痰热化火,大便不通者,用礞石滚痰丸(青礞石、沉香、黄芩、大黄、朴硝)降火泄热,逐痰安神,

(三)心肾不

辨证提要: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头晕健忘,学习成绩下降,虚烦不眠,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无苔或少苔

治法方药:本证心肾不足,阴虚阳亢,虚火内炎,扰乱神明,治宜补益心肾,养阴安神,方用安神定志丸加减:人参、茯苓、龙齿、石菖蒲、远志、龟甲、酸枣仁、知母、川芎。气不虚者,去人参;口千津少,大便干燥者,加玄参、生地黄、麦冬养阴生津,增液润燥;眩晕耳鸣者,加牡蛎、磁石平肝潜阳。

(四)心脾两虚

辨证提要: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或虚胖,多动而不暴戾,多语而不激昂,失眠多梦,记忆力差,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无华,唇舌淡,苔薄白

治法方药:本证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神不内守,治宜养心安神,健脾益气,方用归脾汤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酸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炙甘草。神思涣散者,加五味子宁心安神;记忆力差者,加石菖蒲、益智仁开窍益智;汗多者,加浮小麦益气敛汗;失眠多梦者,加龙骨、牡蛎、首乌藤镇惊、养心安神;食欲不振者,加山楂、神曲消食和胃。

(五)肝肾阴虚

辨证提要:多动难静,急躁易怒,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虽能自悟而不能自制,头晕健忘,学习成绩低下,或有五心烦热,盗汗,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或无苔

治法方药:本证肝肾阴虚,阴虚阳亢,髓海不足,心神不宁,治宜滋养肝肾,益智宁神,方用加味知柏地黄汤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炒知母、炒黄柏、酸枣仁、炙远志。健忘者,加石菖浦开窍醒神;盗汗者,加龙骨、牡蛎、浮小麦收敛固涩止汗;肝阳上亢,急躁易怒者,加梔子、石决明泻火除烦,清热平肝。

病案举例

案1.苏某某,女,9岁,小学三年级学生,200976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注意力不集中,上课钻桌子已近1年,为此老师多次与家长联系。平时做作业手里要玩东西,不能自控,速度慢,错误多,成绩下滑,睡眠不深,易惊醒,胃纳一般,喜饮水,二便调,咽红,舌红苔黄,脉滑微数

诊断:多动症;

辨证:心经郁热,心神不宁。治以清热泻火,养心安神,方用黄连导赤散加减:生地黄15g竹叶10g,川木通10g,黄连10g,蝉蜕6g,牡丹皮12g,炒栀子10g,酸枣仁15g,炙远志10g,龙骨20g,牡蛎20g水煎服6剂。

714日二诊。服上方6剂,睡眠明显好转,胃纳大增,唯听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余无异状,咽、舌尖微红,苔薄黄,脉平遂改用养血安神、交通心肾法,方用安神定志丸加减:酸枣仁15g茯苓12g,炒知母12g,炒川芎10g,柏子仁15g,龙骨20g,牡蛎20g,龟甲20g,蝉蜕10g,僵蚕12g,石菖蒲10g,炙远志10g

83日三诊。上方连服16剂,注意力不集中有所好转,做作业不玩东西,但动作仍慢,需家长监督完成,独自睡觉时胆怯易惊,时吐黄痰,苔白黄薄膩,脉滑微数,遂按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论治,处方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10g,陈皮10g,法半夏12g,茯苓12g枳实10g,竹茹15g,酸枣仁15g,炙远志10g,蝉蜕6g,僵蚕12g,龙骨20g,牡蛎20g

97日四诊。其母代诉先后服上方22剂,现患儿上课能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回家能独立完成作业,弹琴1小时,独立睡觉,不再胆怯,但时有心烦失眠,胃纳佳,二便调,舌脉无异常。据此又改用安神定志丸加减:酸枣仁15g,茯苓12g,炒知母12g,炒川芎10g,柏子仁15g,龙骨20g,牡蛎20g,合欢皮12g,石菖蒲10g,炙远志10g,蝉蜕6g10剂后睡眠好转,时有烦躁,上方去柏子仁、合欢皮,加牡丹皮12g,炒栀子10g,继服10剂。

2010年14日五诊。近4个月患儿注意力不集中明显好转,上课专心听讲,老师未再向家长“告状”,能自觉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上升。因时有心烦易怒,故处初诊黄连导赤散加减方,嘱酌情服用,随访至今,一切正常。

按:本病发病时间不长者,多实诬;病程长者,多虚证。但就单一患儿而言,在治疗过程中常常是虚实夹杂,即使是虚证,亦非纯虚证,往往有虚热上扰或虚火上炎之见症,上列几方可交替服用。

本病除药物治疗外,尚需辅以心理治疗。医师、家长、教师互相配合,对患儿进行个别教育,以鼓励为主,切忌歧视、打骂,伤害其自尊心。家长、教师对患儿学习成绩不要要求太高,只要患儿尽到努力即可。由于本病阳动有余,阴静不足,课余最好能让患儿从事书法、绘画、弹琴之类活动修身养性,避免武术打斗,不看上瘾刺激的动画片,以减少刺激。

案2.江某,男,9岁,2014年1月21日初诊。患儿眼周青黑,平素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多语,烦躁,学习成绩下降。舌红,苔薄黄,脉滑

诊断为小儿多动症,辨证为心经积热,治法为清热泻火、安神定志

方用黄连导赤散加减:生地黄、酸枣仁、郁金各15g,淡竹叶、川木通、牡丹皮、栀子、蝉蜕、僵蚕、远志、石菖蒲各10g,黄连6g。水煎服,每日1剂,共14剂。

2014年2月7日二诊,上述症状好转不明舌红苔薄黄,脉滑。仍辨为心经积热,在原方基础上减去酸枣仁,加龙骨、牡蛎各15g。共14剂。

2014年2月21日三诊,多动有所好转,注意力能集中10min以上,但遇到挫折后容易哭。舌红,苔薄黄,脉弦。辨为肝郁化热,治以清热疏肝、解郁安神,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生白芍、炒白术、茯苓郁金各15g,柴胡、当归、枳实、青皮、牡丹皮、栀子石菖蒲、蝉蜕各10g。共10剂。

2014年3月3日四诊,上课注意力有所好转,但背书时手脚不停活动,小便黄,纳眠好转。舌微红,苔薄黄,脉平。肝经郁热未尽,仍守方加减,上方去蝉蜕,加龙骨、牡蛎各20g。共10剂

2014年3月11日五诊,注意力明显好转,上课时可以积极正确地回答老师提问,舌淡红,苔白厚花剥,脉平。辨为心经积热,方用黄连导赤散加减,共14剂。

2014年3月25日六诊,注意力较前集中,喜吼叫发声,踩左右脚,纳眠可,舌红苔薄黄,脉平。辨为肝血不足,治以养血熄风、泻火除烦,自拟养血熄风汤加减:生地黄、生白芍、郁金各15g,当归、川芎、全蝎、蝉蜕10g、僵蚕、牡丹皮、栀子、石菖蒲各10g,蜈蚣2条。共14剂。

2014年4月7日七诊,上课有小动作,仍有吼叫发声,纳眠可,大便偏稀。舌红苔偏厚,脉滑辨为脾胃积热证,以清泻脾胃积热为法,方用黄散加减石膏15g,栀子、防风、藿香、牡丹皮、全蝎、蝉蜕、僵蚕、桔梗、枳壳、紫苏叶各10g,蜈蚣2条。经服泻黄散加减治疗1个月后,患儿诸症好转,注意力能集中,小动作明显减少,学习成绩较前有所提高。

按:小儿多动症病机为阳动有余,阴静不足初诊患儿辨证为心经积热,方用黄连导赤散加减清热泻火、安神定志,并加用酸枣仁、远志等药养心安神。复诊时症状好转不明显,病机未变,故守方加减,酌加重镇安神之龙骨、牡蛎。三诊时明显好转,此时情绪易波动,辨证为肝郁化热,治以清热疏肝、解郁安神,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经过守方加减治疗两次,注意力较前明显集中,余症不显,根据舌脉辨为心经积热,仍用黄连导赤散加减。六诊患儿出现吼叫、踩脚动作,为久病子盗母气,肝血不足所致,采用自拟方养血熄风汤加减。该方以四物汤为基础,加蝉蜕、僵蚕、全蝎、蜈蚣养血熄风,牡丹皮、栀子泻火除烦,石菖蒲、郁金行气解郁。后以泻黄散为基础随症加减治疗,患儿病情得到控制。

图片


作者简介


胡天成,男,1942年生,主任中医师、中医儿科学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眉山县人,出身于中医世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首届名中医、第二届十大名中医、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胡天成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出身于中医世家,是“胡氏儿科”第四代传人。从医近50年,德艺双馨,学验俱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