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进忠治顽固失眠十一法案举要+失眠的调养

 烟台山图书馆 2015-01-20
朱进忠治顽固失眠十一法案举要
 

其一,丹栀逍遥加丹参法
            闫某,男,成,失眠3年多,每夜仅能入睡一小时多,审其并见胸胁苦满或胸胁腰背串痛,舌苔薄黄,脉沉弦稍数,
           处方:柴胡6,归芍苓术丹皮栀姜各9,草6,荷4,丹参15,二剂后,睡眠增4小时,8剂后,增至5小时。
         

            其二,柴胡龙牡汤去铅丹法
            赵某,男。成,失眠三月余,常感心烦急燥,胸胁苦满腹部悸动,舌苔白,脉弦细,
            处方:柴芩夏参桂各10,苓龙牡各12,草6,枣4个,干姜1,5
服药二剂,诸证好转,继服30剂,睡眠正常。

            其三,血府逐瘀加丹参法
            张某,男,40岁,失眠数年,常彻夜难眠,胸满心前区闷痛明显,脉沉弦细涩,
             处方:桃红归地芎芍柴枳桔各10,甘6,牛膝丹参各15。
服药两剂睡眠增加,服8剂,增至8小时。

            其四,温胆汤加神曲法
             贺某,男,40岁,严重失眠半年多。并见胃脘痞满,五心烦热,口苦口粘,舌苔白稍腻,脉滑。
             处方:夏陈苓各10,枳茹曲各12,草6
服药4剂后好转,继服10剂,睡眠正常。

           其五,茵陈五苓加乌陈二香法
           李某,男,49岁。失眠4月余,并见疲乏无力,胃脘痞满,腹胀不适,矢气后稍缓,纳呆食减,舌苔薄白,脉濡缓,
           处方:茵24,术苓泽猪桂乌药各10,陈12,木香香附各6
服药4剂。睡眠正常。

           其六,附子理中合五苓法
           朱某,男,48岁,失眠数年,每晚仅睡2小时左右。并见胃脘满闷,腹部时见悸动逆气上冲,头晕头重,大便稀溏,舌苔白,脉弦大紧,
            处方:桂附参术姜甘泽猪茯各10
服药4剂,证减,继服10剂,愈

           其七,十四味大建中汤法(即十全大补汤加附子麦冬大云半下)
           朱某,女,40岁,失眠数年,并见面色萎黄,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胃脘时痛,五心烦热,指趾反冷,冬季手足冷,夏季反热,舌苔薄白脉弦细。
           处方:芪15,四君四物桂附夏麦各10,大云15,生姜三片枣3个
服药四剂后,证减,继服半月后,眠增至七八小时。

           其八,补中益气加五味子法
           朱某,女。40岁,一月来昼夜不能安睡,并见头晕乏力,时时悲伤欲哭,舌苔白,脉虚大,
           处方:补中益气汤原方加五味子,除黄芪15外,余皆10。
进药一剂眠增四小时,继进10剂,睡眠正常。

            其九,龟鹿二仙胶加首乌法
            宋某,男,成,失眠七八年,每晚仅能睡2小时左右,头晕而木,腰背困痛,怯冷,舌苔薄白,脉虚无力。
           处方:龟甲30,鹿茸4,参枸首乌各10,参茸研末服。
服药一月后,恢复正常。

           其十,大补阴丸法(生地易熟地)
           蒋某,男,成,严重失眠四个月,每夜约眠2小时,并见夜间烦热甚烈,心烦,尿黄赤,舌苔黄质红,脉细数。
处方:龟甲30,生地15,知母黄柏各10
药进2剂,睡眠增加,6 剂正常。

            其十一,补中益气合六味地黄丸法
           张某,男,45岁,摔伤后一个多月来昼夜不能入睡,有时仅睡半小时,头晕头痛头胀,站立不稳,心烦易怒,纳呆口干,胃脘痞满,脉虚大弦滑,舌苔白
           处方:六味地黄丸,熟地15,余皆10,补中益气,芪15,甘草6,余皆10。
药后2剂好转,6剂眠加,14剂后恢复正常。

 失眠的调养——吴清忠
失眠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有许多原因会造成失眠,不同的原因会有不同的失眠状况,也必须用不同的对治方法。

    当身体处于肺热状态时,嘴唇发红,必定失眠。这种失眠,只要喝喝姜茶,让身体顺利地排除寒气,肺热状态消失了,就能睡。另外按摩手上肺经的尺泽穴泄除肺热,也能适当改善。这种失眠只是偶尔出现,不会形成长期的状态。

    当身体处于心火盛、肝火盛时,也会出现肺热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先泄除心火和肝火。心火和肝火的产生,主要是发怒或工作紧张,必须去除这些因素才能长期的改善。短期的改善可以透过泡热水脚,使肝气疏泄达到目的。

    我们由意志所设定的睡眠时间和身体的睡眠时间冲突,也会形成失眠,这种失眠是最普遍的一种。

    身体在中午时常常想小睡一会,可是很多人都把这个“坏”习惯戒除了;到了傍晚时累了,我们再用意志力克服它;晚上八九点又困了,我们忙着做杂事没时间睡。

    这几次用意志力对抗身体,身体只好产生肝火,提供透支的体力能源,满足我们意志上的要求。等一切忙完,我们终于可以入睡时,身体火烧得正旺呢,身体不想睡,于是失眠了。

    身体想睡,你不让睡,等你想睡时,身体已经不想睡了。严格地说这不能算病,是人们不会正确使用身体造成的结果。

    对治这种失眠最好的方法,是放任身体自然地睡,想睡就睡,不想睡就不要睡,大约两周后,应该就能正常。我称这种方法为听身体声音的失眠自然疗法。

    但这种听身体声音的方法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们的意志力已经控制身体很久了,不习惯也不会听身体的声音。

    就像我们的饮食习惯也是一样,长期都是依照我们所知道的各种知识来吃。应该也可以用听身体声音的方法,找出身体想吃的东西。可是长久以来我们只会用自己的意志吃东西,很少听听身体想吃什么。

    在这个医学还处于对身体了解极为有限的时代,利用现代医学的知识吃,远比相信自己身体的智慧吃,来得愚蠢得多。

    另外,心事造成的失眠,只有解决心事的问题,对治好原因,才能阻止结果的产生。因此,无药也无法可治,只有靠安眠药直接去除结果一途。
中医论失眠——刘力红

【编者按】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的欲望的不断提升,失眠人群的数量有急剧增长之态势。中医文化是如何看待睡眠与失眠的呢?刘力红博士在他的《思考中医》中有精彩论述。

 

2.但欲寐

   (1)人之寤寐

    我们首先来看人的寤寐情况。人的睡眠和觉醒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这在前面已经多次谈到过。我们曾作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人的清醒与睡眠,就像白天的光明与夜晚的黑暗一样。故《内经》云:天有昼夜,人有起卧。中医理论的一大特色就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而这个天有昼夜,人有起卧,我想就是最大的相应,最大的合一。如果我们从天之昼夜及人之寤寐中,仍参不出这个合一,仍以为中医这个理念是虚玄的,那就只好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既然天之昼夜即是人之寤寐,那当然人之寤寐就要与昼夜相应。现代几乎大多数人都不明这个道理,以为只要睡够八小时就行了,而这个睡觉的时间并不重要。其实不然,天地白昼了,你醒了,你寤了;天地黑夜了,你睡了,你寐了,这个才叫相应,这个才叫合一。如果反过来,那就不是相应、不是合一了。相应、合一又叫得道,得什么道呢?得天之道。得道多助。不相应、不合一又叫失道,失道寡助。因此要想养生保健,把握好寤寐的时间,其实就是很大的一个方面。

    昼何以明呢?以日出地则明也。夜何以暗?以日入地则暗。由此亦知,人之寤寐也是因为这个日出地和日入地的关系。

    日出地则明,于易卦则为晋。晋者上离下坤,离在坤上为晋。离为火为日,坤为地。日火出地,阳光普照,何得不明?故《说文》云:晋,进也,日出万物进也。《杂卦》云:晋,昼也。《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

        日入地则暗,于易卦则为明夷。明夷正好是晋的一个相反卦。把晋卦倒过来,变成坤上离下,就成为明夷。明是光明,夷呢?夷者伤也。明伤故晦。日出地上,其明乃光。此则为晋,为昼,亦为寤矣。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此则为明夷,为夜,亦为寐也。

   《易·系辞》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晋与明夷二卦,远则以类天地,以类昼夜;近则以类寤寐。远类昼夜,经中已有明训。近类寤寐呢?我们略观双目即能知晓。

    双目外覆眼睑,上睑属脾,下睑属胃,合之共由脾胃所主。故其属土也,属地也,属坤也。双睑打开,则目外露而能视物,此则为明也。《说卦》云:离为目。睑开而目露,这与什么相类呢?正与日出于地相类。日出于地为晋,而人之由寐至寤,所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就是睁开双目进入晋的状态。可见晋之与寤确为一类。

    日入地为明夷,亦为寐。我们睡眠的时候,首先需要的就是合上双睑,闭上双目。让双目覆于睑下,此非明夷为何?故寐之与明夷亦确为一类。

    从人之寤寐,与易卦之晋与明夷,我们看到了医易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实在的。本来寤寐的过程好像很玄,可是透过易象,透过晋与明夷,就变得很直观、很清楚。由此我们会联想到什么呢?第一,睡眠的过程对于人的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处于不良睡眠状态的人越来越多。西医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靠镇静安眠,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而作为中医,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就要从晋与明夷去考虑。认识到睡眠就是由晋进入明夷,从而帮助实现明夷的状态,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明夷的状态何以实现?就是要坤土上而离火下。所以,要实现明夷,无非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依照这样一个思路,多年来以太阳篇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失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夏泻心汤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它主要针对痞证而设,多用于现代的肠胃病。这样一个方子为什么可以治疗失眠呢?关键就在于它能够帮助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方中的主药半夏功善开结,能够打开上下交通的道路。上下的道路打开了,交通起来就比方便。黄连、黄芩用于帮助离火的下降,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用于帮助坤土的上升。离火降于下,坤土升于上,明夷的格局便自然地形成,良好的睡眠状态亦自然地形成。是不治寐而寐自治,不安神而神自安也。这便显出知易与不知易的差别。

    第二,研究易学确实不能脱离象。故古称易乃象辞之学、象数之学、象占之学。理数象占,四者不可缺一。如果离开象,那易的辞理就很难落到实处。单就这个晋与明夷,我们也很难把它们说清楚。而一旦结合象,易理是很通透的,而医理亦在象中得到很清楚地表露。

   (2)日入地者,太阴也;日出地者,厥阴也

    日入地靠什么呢?从明夷卦可以看到,它靠太阴。太阴开,日才能入。从理论上至少可以这样来看。当然,太阴开的这个过程还需要阳明来配合。那么,日出地靠什么呢?这就要靠厥阴。而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太阳的配合。太阴与厥阴,一个开一个合。这个开合把握好了,晋与明夷便没有问题。而这个开合靠什么来把握呢?靠少阴枢来把握。所以,在少阴病的提纲条文里,谈但欲寐的问题,其涵义是十分深刻的。

    但欲寐是什么意思呢?但是只的意思,仅的意思;欲是想;寐是睡觉。合起来,就是一天到晚想睡觉。但欲寐,大家想一想,实际上能不能寐呢?不能寐!所以,但欲寐的实际情况是,一天到晚都想睡,可是却不能入寐。不能寐,就应该是寤的状态,觉醒的状态,可是因为他昏昏欲寐,却又不能很好的寤。因此,但欲寐,实际上是寐也不能,寤也不能,寐寤皆不能。若以易卦言之,则是明夷与晋皆不能。为什么不能?就是调节上述开合、调节太厥二阴的少阴枢出了问题。因此,在少阴病的提纲条文里讨论但欲寐,就正好反映了少阴主枢的特性。

    另者,寤寐的问题亦可以从心肾的角度来谈。寤是一个什么状态呢?是阳气开放,日出于地的状态,因此,这个状态应该是心所主。寐呢?寐是阳气收藏日入于地的状态,因此,这个状态理应由肾来主。所以,寤寐的问题无非又是一个心肾的问题。现在病人出现但欲寐,很想睡但又不能睡,寤寐皆不能,精神萎靡不振。这样的状态标志着心肾都不行了,心肾都有虚衰的趋势。如果在疾病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但欲寐及前面所讲的脉微细,这就是疾病转入危重的一个信号。所以,少阴病的这两个提纲证,于少阴病的危重性而言,是很具代表性的。

                                    节选《思考中医》


经方治失眠
《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中所记载的药方大多药味较少 ,组织严谨 ,义理精深。笔者常用这些方治疗失眠症 ,获得良效。
  一、虚劳不眠用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为《金匮要略》方 ,辨证要点为虚烦不得眠 ,心悸盗汗 ,头目眩晕 ,咽干口燥 ,脉弦或细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 ,特别是老年人、病后体虚者、有慢性病者都可选用此方。酸枣仁的用量临床需根据病人的体质、胖瘦决定 ,一般用炒酸枣仁 ,用量为 6~ 15克。根据现代研究证明 ,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有镇静催眠作用。茯苓宁心安神 ,对心脾两虚的失眠健忘作用较好 ,若病人伴有心悸、健忘、胸闷则选用茯神。知母清虚热。川芎开郁调肝 ,用量不宜太大 ,一般以 6克为宜。甘草调理诸药 ,共治肝血不足 ,心失所养之不寐。临床中可随症加减 ,偏于阴虚肝旺者 ,配白芍药、石决明、龙齿、牡蛎等 ;忧思劳伤心脾而出现虚烦出汗、口渴、心悸者 ,可配生地黄、白芍药、五味子、牡蛎等。
  二、阴虚火旺、虚烦不寐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为《伤寒论》方 ,主治“少阴病 ,得之二三日以上 ,心中烦 ,不得卧”。辩证要点为心中烦躁 ,辗转不眠 ,手足心热 ,口干盗汗 ,小便短赤 ,舌质红、脉弦。鸡子黄不可与药同煮 ,应该用煮好后的汤液冲服 ,虽味腥难咽 ,但效果明显 ,一般两剂后病人可平烦躁而安静。若阴虚明显 ,加用麦门冬、天门冬、五味子、生地黄等。
  三、心阳虚不寐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为《伤寒论》方 ,辨证要点为心悸不寐 ,四肢不温 ,胸痛气急 ,怔忡不适 ,脉细或迟。方中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补益心阳。甘草要重用 ,《伤寒论》原文中甘草用到二两 ,与牡蛎、龙骨同分量 ,是桂枝用量的一倍(桂枝用一两 ),临床上笔者用到 15~ 20克。
  四、脾湿不寐用半夏秫米汤
  半夏秫米汤出自《灵枢·邪客》 ,辨证要点为不寐伴心悸、胸闷、纳呆 ,苔腻 ,脉沉或濡。半夏“治腹胀 ,目不得瞑”(《本草纲目》),秫米“治胃不和 ,夜不得眠”(《名医别录》)。若湿重加陈皮、茯苓、薏苡仁、白豆蔻等 ;纳差加苏梗、谷芽、麦芽、鸡内金等 ;伴脘闷嗳气加佛手、木香等。
  五、胃虚痞满不寐首选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 ,辨证要点为心窝部胀闷 ,肠中咕咕作响 ,夜间不寐 ,情绪不宁 ,嗳气 ,纳差。方中半夏既可蠲痰化饮 ,治心下痞闷。此方是治疗胃肠病引起的夜寐不安的有效方剂。
  六、久病胸闷烦惊之不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 ,主治伤寒下后 ,胸闷烦惊 ,至夜兴奋不寐 ,精神惊怍不宁 ,谵语 ,小便不利 ,一身尽重 ,不能转侧 ,苔黄腻 ,脉滑。
  七、邪在半表半里失眠用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 ,主治邪入半表半里之往来寒热 ,口苦 ,咽干 ,目眩 ,心烦不寐 ,胸胁苔满 ,苔薄 ,脉弦。笔者曾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一妇女经期感受外邪 ,低热反复不愈 ,眠差心烦 ,口苦耳鸣 ,胃胀纳差 ,取得较好效果。方中可加入黄连、牡蛎、珍珠母等宁心安神之品。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此方一定要以有少阳证为准 ,无少阳证者不可用。此方对于妇女产后发热及疟疾、黄疸、急慢性肝炎等时期的失眠症均有较。好疗效。
  八、水热互结伴失眠用猪苓汤
  猪苓汤出自《伤寒论》 ,治疗阴虚而水热互结于下 ,见发热口渴 ,心烦不寐 ,小便不利 ,渴欲饮水 ,舌红、脉细数。临床上笔者常用此方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兼见失眠、心烦的病人 ,每每取效 ,可加用远志、夜交藤、珍珠母、黄连、龙骨、牡蛎等宁心安神之品。
     九、心血不足且脉结代之失眠选用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 ,主治重病后阴血不足 ,血不养心 ,虚羸少气 ,心悸失眠 ,虚烦不寐 ,大便干结 ,舌淡少苔 ,脉细或结代。方中炙甘草重用 ,甘温益脾 ,补子而实母 ,以养心复脉 ;生地黄、麦门冬益阴养心以利脉 ;佐以人参益气生阳 ,阳中求阴 ;桂枝助心阳而通脉。诸药合用 ,对心律失常伴失眠者往往有效。
  十、邪去正未复之失眠用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 ,主治伤寒病后邪已去 ,正气未复 ,气血津液不足之证。辨证要点为低热心烦 ,眠差 ,口干唇燥 ,纳少 ,乏力 ,舌红苔少 ,脉细数。可配合酸枣仁、五味子、浮小麦、柏子仁、龙骨等安神之品。
  失眠症治疗关键在辨证论治。临床中灵活选用经方 ,可以有很好的疗效。但需提出的是 ,经方应用时也要注意随证加减 ,药量也应因人因证而异 ,不能生搬硬套、原方照抄。而且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方结合使用 ,能取得更好的疗效。经方还可配合时方、土方 ,取长补短 ,提高疗效。失眠症的治疗是复杂而且持久的过程 ,不能偏执于方药的作用 ,要重视病人的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节才能够达到治愈目的。
十一、干姜附子汤:治太阳伤寒,下后复汗,昼日烦燥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喝,脉沉无表证,身无大热者,以火土俱败,寒水下旺,微阳拔根,不得安宁,故用干姜温中以回脾胃之阳,附子暖下以复肝肾之阳。顿服,救急也。

失眠

                   张琪:潜阳宁神汤

药物:夜交藤30g,熟枣仁20g柏子仁20g远志15g茯苓15g,生地黄20g,玄参20 g,生牡蛎25g,生赭石()30g,川连10g,生龙骨20g

功效:滋阴潜阳,清热宁心,益智安神。

主治:心烦不寐,惊悸怔忡,口舌干燥,头晕耳鸣,手足烦热,舌红苔薄,脉象滑或弦数。

加减:若阴亏甚,舌红少苔或无苔者,可加麦冬15g,百合20g,五味子10g;情怀抑郁,烦躁易怒者,可加合欢花15g,柴胡15g以解郁安神;兼大便秘者多为胃家郁热,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可加小量大黄以泻热和胃。

          印会河:除痰安寐汤

药物:北柴胡10g,法半夏10g,淡枯芩12g龙胆草10g,栀子10g炙青皮10g,枳实10g,制南星6g,竹茹1 2g珍珠母60g(先下),礞石30g(先下),合欢皮15g,夜交藤3 0g,葛根30g

功效:祛痰(无形)镇静,解郁舒肝,安神除烦。

主治:由七情六郁而引起的失眠烦躁,乱梦,头痛昏晕,多愁善感,疑虑妄想,惊悸夜游,无端喜怒啼泣等症。即现代医学所称神经官能症。

加减:头痛甚,加钩藤30g,菊花10g,白蒺藜15g,赤芍30g;大便干结,加瓜蒌仁12g,生大黄6g;抽搐动风,加羚角面1g (分冲);狂言乱语,躁动不宁,幻视幻听者,加菖蒲10g,远志6g。外加“礞石滚痰丸”69g,上午一次服下,下午可得泻下二、三次不等。

          凌一揆:琥珀合欢白芍汤

药物:琥珀0.6g(研末冲服),合欢花9g,白芍9g

功效:安神解郁,养血柔肝。

主治:失眠、神经衰弱。

加减:肝虚有热之虚烦不眠与酸枣仁汤合用;热病后期,热邪未尽,阴液已伤者与黄连阿胶汤合用;心肾不足,阴虚阳亢失眠、心悸、健忘、口燥咽干、舌红无苔者,加生地、柏子仁等养心滋肾之品。

          董建华:丹参枣仁汤

药物:丹参、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合欢皮各15g,炒枣仁、柏子仁各10g

主治:失眠。其审证要点为:心烦不眠,难以入睡,睡即多梦,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细弦数。

临床尚需随症加减:若目眶发黑,为肾水虚亏,加生熟地或女贞子;若虚烦性急,加山栀、白芍;若难以入睡,口苦舌尖红痛,加黄连或木通少许;若头晕目赤,加珍珠母;痰多可加茯神、菖蒲;胸胁闷胀,叹息,加郁金、香附;大便不通,加枳壳、槟榔、瓜蒌;时有躁热,面红或眩晕耳鸣,加龟板、磁石、石决明;五心烦热,加功劳叶、地骨皮、知母。

         任达然:高枕无忧丹

药物:生地60g,酸枣仁60g,煅磁石45g,茯苓60g,茯神60g,黄连10g,阿胶60g,鸡子黄4枚,琥珀末10g,知母60g,川芎4.5g,远志45g,甘草10g

主治:失眠。

彭静山:枸杞枣仁汤

药物:枸杞30g,炒枣仁40g,五味子10g

主治:失眠。

?:紫灵汤

药物:紫石英30g,灵磁石30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党参12g,茯苓10g,麦谷芽各30g,生甘草3g,怀山药15g

主治:失眠。

加减;眩晕者,加制首乌15g,菊花炭6g;晕厥、血压偏低者,党参改生晒参9g或西洋参6g,加山萸肉9g;失眠严重者,加酸枣仁24g,金蝉花3对,朱砂1g(分冲),夜交藤15g ;心悸严重者,加丹参15g,赤芍9g;耳鸣严重者,加石菖蒲3g,五味子9g。服药期间禁食碱性及刺激性食物,如馒头、切面、辣椒、大蒜、烟、酒等。

徐景藩:安神煎

药物:炒陈皮6g,法半夏10g,胆星6g,石菖蒲6g,郁金10g,朱茯神15g,莲子心6g,龙齿20g,酸枣仁15g,炙甘草5g,麦芽30g,大枣10枚,黄金首饰610g

主治:失眠。

本方证的审证要点为:要有痰湿内停之象,证见胸闷、头痛、厌食等。临证之时,如见舌质红,口干者,可去陈皮,加天冬12g,麦冬12g,何首乌12g

赵绍琴:补心安神膏

药物:黄芪60g,党参30g,生地60g,当归60g,赤芍60g,白芍60g,川芎60g,阿胶30g,黄芩20g,川黄连10g,女贞子30g,旱莲草60g,金樱子60g,五味子60g,远志肉30g,生牡蛎80g,珍珠母80g,焦麦芽60g,鸡内金60g,桑椹子60g,鲜葡萄2500g ,鲜苹果4000g(切片),蜂蜜150g,冰糖60g

主治:用脑过度,失眠,食欲不佳,大便秘结。

加减,素有肺虚,燥热咳嗽,或血虚便结者,加川贝母30g,麦冬30g,玉竹30g;痔疮,便血者,加丹参30g,炒地榆60g,炒槐花60g,干荷叶30g;燥热干咳,舌瘦干红者,加款冬花60g,桑白皮60g,地骨皮60g,紫菀30g。如遇感冒及其他疾病发生,应立即停服此药,以免留邪。

乔保均:百合安神汤

药物:生百合3050g,炒枣仁30g,当归10g,夜交藤30g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失眠症。

加减:肝郁化火者,合用丹栀逍遥丸或龙胆泻肝汤;思虑过度者,合用茯神、桂圆肉、白术、木香、石斛、陈皮、柏子仁等;卒受惊恐者,加用远志、山萸肉、琥珀、生龙牡等;饮食停滞者,加砂仁、麦芽、山楂、鸡内金、槟榔等,若腹胀满、大便干结者合调胃承气汤或枳实导滞丸;痰热内蒙者,上方加温胆汤。心肾失调者,上方合用六味地黄丸、交泰丸为基本方;偏阴虚火旺者,合黄连阿胶汤或天王补心丹;偏肾阳虚者,合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遗精明显者酌加桑螵蛸、金樱子、芡实、连须;盗汗明显者酌加知母、黄柏、五倍子、煅龙牡等。心脾失调者,主方合归脾汤;纳呆明显者酌加陈皮、焦三仙;腹胀明显者酌加砂仁、川朴;大便稀溏者,去当归,酌加山药、薏仁、白扁豆。心肝失调者,肝血虚者合用四物汤;肝阴虚者合一贯煎;肝阳上亢者,合羚羊钩藤汤;月经不调者,酌加香附、益母草。

董平:养心安神汤

药物:北五味子6g,珠麦冬12g,太子参、茯苓、茯神各9g,桂圆肉、当归各9g,生龙骨1 2g,生牡蛎18g,炙远志6g,柏子仁、炒枣仁各15g,夜交藤30g,炙甘草2.5g

功效:益气养心,补血安神。

主治:虚证不寐。

加减:阴虚火旺者,去参、归、元肉,加滋阴阿胶,清火加竹叶、灯芯草、栀子、连翘心、黄连、黄芩;阴虚阳亢者,去参、归、圆肉,加阿胶、鸡子黄,阳亢甚者加生石决明、珍珠母;肾阴虚者加生地、玄参;肝肾阴虚者加枸杞子、山萸肉、沙苑蒺藜、二至、桑椹、黑芝麻之属;心肾不交者加黄连、桂心;心脾两虚者加土炒白术,若胃气不和,苔白食少,再加砂仁、佛手或二陈;惊恐伤神,心胆气虚者改太子参为人参,加菖蒲、龙齿、朱砂;惊悸不安者炙甘草用至915g,照上条加味,再加琥珀;惊魇有声者参按上条适当加味,再加二陈;健忘者远志用至9g,再加菖蒲、酥炙龟板。

 张之文:宁心安神汤

药物:生地20g,丹参20g,炒枣仁50g,夜交藤30g,炙甘草3g,远志10g

功效:滋阴养血,宁心安神。

主治:用于阴虚血少,虚热内扰之失眠。

加减:兼见倦怠乏力加南沙参30g,黄芪30g;兼见情绪不安、烦躁易怒,口舌生疮,手掌发胀等,加山栀仁10g,丹皮15g,益母草30g,竹叶15g;兼见手足心潮热,多汗,加丹皮15g,白薇15g,牡蛎30g;老年患者若伴腰膝酸软,关节疼痛,难以负重,筋肉时有挛急,五心烦热,多汗等,摄片发现骨质疏松者,加枸杞30g,龟板20g,鳖甲20g,牡蛎30g ,山萸肉12g

程门雪 (1)方:加味交泰丸

药物:肉桂心1.2g,姜川连0.9g,制半夏6g,北秫米9g(包煎),云茯苓9g,炙远志3 g,炒枣仁9g,淮小麦12g,陈皮4.5g,春砂壳2.4g,川楝子6g,煅瓦楞12g,佛手柑2.4g,炒香谷芽12g,片姜黄2.4g

功效:疏肝和胃,养心安神。

主治:不寐,症见纳呆,脘中不舒,胃纳不香,泛泛欲恶;不寐,心悸不安,夜半发烦,脉数。

 (2)方:滋肝安神汤

药物:阿胶珠9g,酒白芍6g,珍珠母15g,茯神9g,酸枣仁9g,黄连0.9g,炒杜仲6g ,炒白蒺藜9g,炒川断9g,桑寄生9g,金锁固精丸12g(包煎)

功效:滋肾柔肝,清心安神。

主治:不寐。症见失眠日久,口苦,舌麻辣,后脑热,头痛耳鸣,腰酸痛,遗精,苔薄,脉弦细。

 (3)方:和胃安神汤

药物:半夏6g,秫米9g,炙远志3g,佛手4.5g,茯苓9g,白蔻2.4g,煅瓦楞12g,生苡仁12g,陈皮4.5g,苏梗4.5g,炒谷麦芽各9g

功效:和胃化痰,疏肝和胃,化湿消痰。

主治:不寐。症见不寐胸闷,心悸不安,时噫,纳食不香,苔薄脉濡。

黄文东 (1)方:平安汤

药物:石决明12g,珍珠母12g,钩藤9g,菊花9g,丹参9g,赤芍9g,夜交藤12g,合欢皮9g,淮小麦12g,炙甘草4.5g,竹茹9g

功效:平肝潜阳,和胃安神。

主治:失眠。头痛失眠已年余,仅能睡1小时左右,精神反感兴奋,纳呆,常有嗳气,舌质淡而青,脉弦细者。

按语:本方证属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心火偏旺,胃失和降。因舌质带青,故加丹参、赤芍以祛瘀。

(2)方:养阴化痰汤

药物:元参9g,麦冬9g,丹皮4.5g,黄芩4.5g,贝母9g,海浮石12g,半夏9g,炙远志3g,炒枣仁9g,真珠母30g,牡蛎30g

功效:滋阴潜阳,清热化痰。

主治:失眠。症见失眠年余,有逐渐加重之势,每晚只能睡34小时,未入睡而有鼾声,头晕耳鸣,健忘,头脑发胀,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细弱。

按语:本方证病机为阴虚阳亢,痰热内蕴之证。

(3)方:加味甘麦大枣汤

药物:炙甘草9g,淮小麦30g,大枣5枚,郁金9g,菖蒲9g,炙远志4.5g,党参9g,真珠母30g,旱莲草12g,木香6g

功效:益气养心安神。

主治:失眠。症见失眠十余年,近来更为严重,即使服安眠药亦入睡不到三小时,醒后心悸不宁,烦躁,不能再入睡,头昏头胀,嗳气,健忘,思维不集中,情绪抑郁,精神疲乏,怕冷,腰酸带下,大便23次,舌质淡青,苔黄腻,脉弦细。

施今墨 (1)方:清滋安神汤

药物:石斛10g,生地6g,生龙骨10g,鲜石斛10g,鲜生地6g,牡蛎10g,黄芩6g,茯神10g,黄连3g,磁朱丸()6g,山栀6g,远志10g,白蒺藜10g,竹茹6g,佩兰10 g,陈皮6g,半夏6g,健神曲6g

功效:清肝泻火,养阴安神。

主治:失眠。症见繁劳熬夜劳神,咽痛喉干,纳食不佳,胸胁均胀,极易烦躁,睡眠不安,时时惊醒,二便正常,舌苔黄垢,六脉弦、左关独盛。

 (2)方:加味八珍汤

药物:八珍汤+ 黄芪,磁朱丸,柴胡苍术,茯神半夏,苡仁,陈皮

功效:益气养血安神。

主治:失眠。症见失眠日久,头晕而痛,昏沉不清,极易烦急发怒,食欲不佳,腹胀嗳气,四肢酸麻,大便溏泄,面色苍白,语言力微,舌质淡胖苔白,脉象沉弱。

 (3)方:柴胶汤

药物:柴胡4.5g,白芍10g艾叶4.5g,阿胶10g川芎4.5g当归10g生熟地各10g白术4.5g,,砂仁4.5g茯神10g,杜仲10g,寸冬10g,续断10g远志10g,磁朱丸()6g,炙甘草3g

功效:调经理血疏肝。

主治:失眠。症见郁闷不舒,烦躁易怒,入夜易醒或彻夜不眠,多梦,腰酸腹胀,经期提前,血块甚多,疲倦无力,饮食无味,二便正常,六脉弦、左关独盛。

 (4)方:枣仁琥珀汤

药物:炒枣仁10g,茯苓10g,白蒺藜10g,枣仁10g,茯苓10g,远志10g,知母6 g ,川芎4.5g,半夏10g,秫米()10g,生牡蛎12g,贝齿10g,白薇6g,炙甘草3g,鹿角胶10g,琥珀3()g

功效:养心潜阳,清热舒肝。

主治:失眠。症见失眠,每夜最多仅睡3小时,恶梦,头晕,精神不振,心情抑郁,焦急不安,食欲减退,二便如常,舌苔黄,六脉虚数。

 (5)方:七子丸

药物:补骨脂60g,贝齿30g,生龙牡各30g,蛇床子、熟地、枸杞、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倍子、巴戟天、仙灵脾、鹿衔草、制首乌、紫河车、朱茯神、炒远志、炙甘草、鹿角胶均各30g,五味子、菖蒲、蝉衣各15g

功效:补肾镇精安神。

主治:失眠。症见体弱,头晕,耳鸣,多梦,腰酸,梦遗早泄,阳痿,记忆力减退,思维难以集中,常彻夜不能入睡,精神萎靡,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六脉均弱,两尺尤甚。

用法:共研细末,金樱子膏420g,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10g,白开水送下。

按语:本方证属肾虚脑髓失养。施师云:治失眠宜用镇静药,阳入于阴始得入睡,此为常法。今如补骨脂、巴戟、灵脾助阳药为主;加首乌、生地、龙牡滋阴潜阳之品,和调阴阳;更加“七子”以调补肾精。如此配伍,竟取良效。待上方服完症减可服第二料。

方:六甲鹿角汤

药物:生龙牡各12g,生鳖甲、生龟板、草决明、沙蒺藜、寸冬、白蒺藜、朱茯神、炒远志、地骨皮、酒生地各均10g,旋覆花()、白薇、鹿角胶(烊化)6g,石决明20g

功效:滋阴养血安神。

主治:失眠。症见午后头面及周身均感发热,时或夜晚亦觉烧热,不出汗,头晕而疼,心跳气短,夜不安寐,舌质红,有薄苔,脉细数。

按语:本方证属阴虚血少,神不守舍。故以生龙牡、生龟板、生鳖甲、石决明滋阴潜阳以安神;白薇、地骨皮、生地、麦冬、蒺藜滋阴清热以降火;更加鹿角胶合上药滋补阴血以养心;远志、茯神以增定志安神之功。

(7)方:加味秫米半夏汤

药物:秫米10g,半夏、甘草、黄芩、白芍、寸冬、茯神、远志各10g,浮小麦30g,大枣10枚,生龙牡各30g,黄连3g,酸枣仁15g,鸡子黄2枚。

功效:养心安神,佐以清热。

主治:失眠。症见因受刺激后常感头晕,心跳,失眠,进而诸症加重,彻夜不眠,卧床不起,颜面浮肿,神色萎糜,舌苔薄黄,脉虚大而数。

孔伯华 (1)方:镇心汤

药物:生牡蛎12g,生龙骨9g,代赭石4.5g,首乌藤30g,旋覆花4.5g,地骨皮12g,磁朱丸9g,石决明30g,川牛膝9g,黛蛤粉9g(),莲子心4.5g,胆南星4.5g,知母9g,郁李仁6g,菖蒲3g,琥珀6g,藕30g

功效:镇肝安神,交通心肾。

主治:失眠。症见夜不能寐,惊悸不宁,烦躁,胸闷,脘腹痞满,脉弦滑而数。

 (2)方:安眠汤

药物:磁石9g,知母9g,黄柏9g,生龙牡、石决明各12g,胆草、六曲、柏子仁、代赭石、焦栀子、厚朴花各9g,朱莲心6g,鲜石斛15g,茯神45g,首乌藤60g,旋覆花12g ,藕30g,鸡内金12g,荷叶1个。

功效:镇心安神,交通心肾。

主治:失眠。症见彻夜失眠,脑力迟顿,脉象弦大者。

 邹云翔:清热安眠汤

药物:全当归9g,生地15g,川芎2.4g,桃仁9g,红花、黄芩、白蒺藜、蒲黄、龟板、麦冬、竹茹、龙齿、牛膝、夏枯草均为9g,柴胡、枳壳、陈胆星、甘草各3g,山栀6g,黄连0.9g,酸枣仁12g,火麻仁15g

功效:养血行瘀,疏肝泄热。

主治:失眠。症见失眠通宵不能入睡,烦躁,头昏,后脑及两太阳穴疼痛,口味干苦,大便干结,小溲黄赤,舌苔黄厚,脉弦细。

魏善初:清镇汤

药物:胡黄连、盐黄柏、旱莲草、竹叶、贝母、龙眼肉、朱茯神、石菖蒲、远志、龙齿、煅牡蛎、黄芪、当归、白芍、熟地、沙参、甘草。

功效:益气养血,清心泻火,镇静安神。

主治:失眠症。

刘仕昌①心脾两虚:常见于老年衰弱、贫血、久病恢复期。症见失眠早醒,饮食减少,疲倦乏力,面色萎黄,心悸,唇淡舌白,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养血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常用药:党参、远志、龙眼肉、茯苓、大枣、当归、柏子仁、五味子等。若胸闷、苔腻加木香;便溏加白术;心悸甚者加磁石、丹参。

②浊阻滞:平素嗜酒厚味,酿成痰浊,阻滞气机。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血脂高、动脉硬化者。症见失眠多梦,头目眩晕,胸闷,痰多,舌苔腻,脉弦滑等。治宜除痰化浊。方用温胆汤加减,常用药: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丹参、夜交藤等。痰多加胆南星、贝母;头痛加白蒺藜、苍耳子。

③肝气郁结:妇女多见,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气血易逆乱,肝气易郁结,症见失眠多梦,头目眩晕,胸胁胀痛,口苦纳呆,或见月经失调,脉弦细等。治宜舒肝解郁,养心宁心。方用逍遥散加减,常用药:柴胡、当归、丹参、白芍、茯苓、酸枣仁、柏子仁、合欢花、夜交藤等。午后低热、心烦、舌红者加丹皮、山栀子;胁痛加郁金;月经不调加益母草。

④阴虚火旺:多见于老年阴精亏虚,或一些慢性病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兴奋型神经官能症、某些传染病恢复期等患者。症见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方用酸枣仁汤加减,常用药:酸枣仁、知母、茯苓、黄连、阿胶、麦冬、夜交藤、柏子仁、珍珠母、丹皮等。低热者加地骨皮、白薇、生地等;汗多加浮小麦、生牡蛎等。

李今庸

李今庸教授认为半夏治疗失眠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效果。如古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半夏茯苓汤、温胆汤、《小品》流水汤、半夏秫米汤等,虽均为复方而不是半夏单味,但诸方中的共同药物是“半夏”,而所主治的病证则是“失眠症”或兼有“失眠”之证,瓜蒌薤白半夏汤,正是在瓜蒌薤白白酒汤主治胸痹主证基础上而多“不得卧”一证,才于方中加入“半夏”一药以成为其方的,故半夏之能治失眠无疑。半夏生当夏季之半,阳极之时,感一阴之气而生,有化痰蠲饮、祛邪降逆功用,故能导盛阳之气以交于阴分,邪去经通,阴阳和得,而失眠之证愈也。

贾孟龄

①思虑伤脾:治以补益心脾,用蠲梦汤加减:党参、焦枣仁、磁石各30g,生地、山萸肉、夏枯草、龙骨各15g,苏子、降香、半夏各10g

②心肾两虚:治以交通心肾,安神益肺,用酣眠汤:党参、酸枣仁各30g,茯苓、生地、山萸肉、远志、麦冬各15g,石菖蒲、当归各10g,砂仁、肉桂、黄连各3g

③阴虚火旺:治以养阴清热、交通心肾,用安寐汤:龟板、鳖甲、生地、熟地、柏子仁、半夏各15g,草决明、石决明各12g,远志、石菖蒲、焦枣仁、夏枯草各10g

    楼百层

①单纯型:心血不足而导致的神衰失眠症,运用镇心丹方加减治疗:熟地12g,党参、天麦冬、山药、茯神、酸枣仁、青龙齿各10g,五味子、远志各6g,灵磁石24g

②夹杂型:由于胃纳呆纯,故而出现“胃不和则不安”,运用十味温胆汤加减治疗:姜半夏、茯苓、党参、青龙齿各10g,生地12g,酸枣仁、陈皮、远志、五味子、枳实各6g

    (1)方:养阴镇静丸

药物:当归100g,生地50g,茯苓100g,玄参75g,麦冬75g,柏子仁25g,丹参75g,五味子63g,党参100g,桔梗50g,夜交藤50g,珍珠母125g,远志50g,朱砂12.5g

功效:养阴清热,宁心镇静。

主治:失眠。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100g药粉加蜂蜜110g,制成大蜜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日3次,连服30丸为一疗程。

(2)方:丹枣散

药物:丹参、炒枣仁各等分。

功效:养心活血,宁心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上两味药共为细末,每服10g,每日2次,第2次临睡前半小时服下。10天为一疗程,病情较轻者12疗程,病程较重者可24个疗程。

(3)方:活血眠通汤

药物:三棱10g,莪术10g,柴胡10g,炙甘草10g,白芍10g,白术10g,酸枣仁12g,当归15g,丹参15g,茯苓18g,夜交藤24g,珍珠母30g

功效:舒肝宁心,活血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证属气滞血瘀者。

(4)方:活血安神方

药物:丹参2045g,三棱2045g,香附1025g,木香1025g,当归1025g,栀子1020g

功效:活血化瘀,清心利气。

主治:瘀血型失眠。

 (5)方:脑灵汤

药物:当归45,白芍45,黄芪45,怀牛膝45,酸枣仁60,茯苓60,丹参75 ,首乌75,远志30,石菖蒲30

功效:益气养血安神。

主治:失眠症。

方:百合九味方

药物:百合12g,党参12g,龙齿30g,琥珀粉3g,五味子3g,炙甘草6g,浮小麦30g ,红枣5枚,麦冬12g

功效:养心宁神,安脏润燥。

主治:以阴虚证为主兼阳亢的失眠证。

(7)方:失眠方

药物:炙甘草15g,淮小麦60g,红枣8枚,百合18g,苏叶4.5g,姜半夏9g,茯苓12g ,磁石12g(先煎)

功效: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失眠症。

方:夜合汤

药物:夜交藤30g,合欢皮30g,桑椹子30g,徐长卿30g,丹参15g,五味子4g,甘草3 g

功效:补血养心,定神镇静。

主治:失眠症。

 (9)方:镇心安神汤

药物:生龙骨1030g,生牡蛎30g,朱茯苓12g,丹参30g,酸枣仁30g,合欢皮12g,夜交藤30g

功效:镇心安神。

主治:失眠症。

 (10)方:安神汤

药物:磁石30g(先煎),龙骨20g(先煎),山栀9g,豆豉9g,夜交藤24g,炒枣仁20g,柏子仁9g,白术10g,茯神15g,远志6g,清半夏6g

功效:健脾养心,清镇安神。

主治:失眠症。

(1)方:和胃安眠汤

药物:陈皮10g,茯苓10g,枳实10g,竹茹10g,半夏10g,夏枯草10g,石菖蒲10g,远志5g,酸枣仁30g,五味子6g。

功效:和胃化湿,宁心安神。

主治:胃气不和,痰热内扰之失眠症。

 (2)方:养营安神灵

药物:党参30g,茯神、当归、熟地、茯苓、远志、炒枣仁各15g,山萸肉、菖蒲、肉桂、五味子、白芥子各10g,炙甘草5g,黄连3g,砂仁5g。

功效:补气养血,交通心肾,养心安神。

主治:虚证失眠者。

 (3)方:血府逐瘀汤

主治:血瘀失眠症。

 (4)方:疏肝泄火安神汤

药物:栀子10g,合欢皮10g,炒枣仁24g,夜交藤24g,柴胡5g,生龙牡各30g。

功效:疏肝、泻火、安神。

主治:失眠症。

 (5)方:顽固性失眠方

药物:焦枣仁、磁石、生龙牡各30g,豆豉、山栀、远志、陈皮、白术各10g,天竺黄、知母、琥珀各6g,石斛、柏子仁、仙灵脾各12g,合欢皮、夜交藤、枸杞子各15g,生百合2 0g,朱砂1.5g(分冲)。

功效:镇心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方:安神汤

药物:酸枣 仁15g,柏子仁15g,朱茯苓15g,夜交藤20g,合欢皮20g,琥珀1g。

功效:宁心安神。

主治:失眠症。

大定风珠

药物:生龟板、生鳖甲、生牡蛎各30g,生白芍、生地黄各20g,麦门冬、麻仁各15g,五味子、炙甘草各10g。

功效:养阴镇静,宁心安神。

主治:中风后遗症引起的不寐症。

柴胡疏肝散加味方

药物:柴胡15g,香附15g,白芍20g,川芎12g,枳壳12g,甘草6g。

功效:疏肝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益气升阳汤

药物:党参、大枣各15g,茯苓、白术、黄柏各12g,炙甘草8g,苍术、远志各10g,黄芪、山药各30g,谷芽、麦芽、酸枣仁、夜交藤各20g,合欢皮25g,冰糖1两。

功效:益气升阳,宁心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

 (10)方:加味黄连阿胶汤

药物:黄连6g,黄芩10g,白芍12g,生地25g,阿胶10g,酸枣仁12g,山萸肉12g,生龙骨20g(先煎),鸡子黄2枚。

功效: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焦树德:挹神汤

药物:香附12g,黄芩12g,菊花15g,远志9g,生地9g,白芍12g,白蒺藜12g,夜交藤15g,石决明18g,生赭石30g。

功效:疏肝、镇惊、安神。

主治:精神刺激引起的严重失眠患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健脑安神膏

药物:生地、熟地、泽泻、当归、炒柏子仁、合欢皮、龙眼肉、白芍、炙远志、西洋参、枸杞、菊花、百合、炒枣仁、黄精、琥珀粉。

功效: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主治:肝肾阴虚证所致的失眠。

安神定悸汤

药物:太子参18g,当归9g,黄芪15g,桂枝6g,麦冬15g,苦参9g,炒柏子仁15g,丹参18g。

功效:益气养阴,安神定悸。

主治:气虚阴血亏损而致的失眠心悸等症。

复方独活胶囊丸

药物:独活30g,朱砂6g,琥珀6g。

功效:疏风安神。

主治:失眠症。

 (5)方:柴胡龙骨牡蛎汤

药物:柴胡、黄芩、桂枝、菊花各15g,生龙牡各20~40g,大黄5~10g,白芍、生地各2 0g,夜交藤20~50g,半夏,甘草各10g。

功效:疏肝理气,协调脏腑,镇静安神。

主治:失眠及顽固性失眠症。

归脾汤合针刺法

药物:人参、黄芪各15~30g,白术、茯苓各10~20g,酸枣仁、远志、当归各15~25g,甘草、木香各10g。

功效:补益心脾,宁心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属脾气虚者。

一、酸枣仁粥:酸枣仁18克,粳米60克,淘净煮粥,待米熟时加入酸枣汁同煮,粥成淡食,加糖食即可。每日晚餐温食,酸枣仁甘酸性平,能够滋养心脾,补益肝胆,为治疗虚烦,惊悸失眠的良药。此粥对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疗效甚佳,无论失眠新久,均适用。

二、百合糖水汤:百合100克,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煎煮至熟烂后加糖适量,分2次服食。百合甘苦微寒,能清心安神,治心烦不安,失眠多梦,此汤可用于病后余热不净,体虚未复的虚烦失眠,对伴有结核病史失眠患者选服尤佳。

三、丹参冰糖水:丹参30克,加水3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分钟,去渣,加冰糖适量再稍煮片刻,分2次饮服。丹参苦微寒,活血安神,对长期失眠者有安神作用,对患有冠心病、肝炎等慢性病患者,还可改善原疾患。

四、甘麦大枣汤:浮小麦60克,甘草20克,大枣15枚(去核)。先将浮小麦、大枣、淘洗浸泡,入甘草同煎煮,待麦、枣熟后,去甘草、小麦,分2次吃枣喝汤。大枣补虚,小麦养心,甘草润躁,药虽平凡,但安心养神功效显著。原是医圣张仲景的名方。对神经衰弱、癔病均有缓解急噪,焦虑、安神等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