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0606ACE沙龙分享:再一次跨越人生的栏杆

 kenasi 2021-09-06

似乎是一个阶段的完美结束。

2018.3.11~13日在海南博鳌参加具有时代意义的亚洲家庭教育专家论坛暨第十七次全国亲子导师内训,3月18日我回到景德镇,开启了第一次家庭教育公益沙龙。昨天(6月6日),我加场第九次公益沙龙,今天,飞往太原参加具有体系转折点意义的第十八次全国亲子导师内训。这与我而言,是画了一个圆。

昨天的沙龙,依然是跨越人生的栏杆,不同的是,这是开启这个专题的第二轮。我已经忘了我的第一轮课堂是如何开场,如何发展,当我回听自己的录音,我知道,我无法复制自己的课堂。课堂上的语言和环节并不都是课前预设的,我似乎只是宇宙信息的管道,我要做的只是专注于当时、当地,与听课的家长做心与心的对话,做好接收信息的准备。

每一次沙龙,都有老学员来听,同一个话题,需要挖掘新的觉察点和认知的高度,对于他们而言,沙龙才有价值,这也促使我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或者丰富,我享受知识更新,能力攀升的过程。

无论是家长第一次进入课堂,还是第二次、第三次,随时随刻滋养她们,是沙龙不变的主题。有一位新家长带着2岁半的孩子一听到有沙龙的消息来了,有一位家长从河西(城西)赶过来了,有一位家长丈夫远在上海看到了群信息通知她来了,有一位家长听过我们的课后分享来了。晓平老师说:想是第一步。心中有想,孩子不是牵绊,路程不是障碍,时间不是问题。

我们有多想要,才会有多得到。关键是“想”的是否明晰,是否坚定。沙龙课上的一次次体验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清晰地表达要”,什么是“孩子只看我们怎么做,不听我们怎么说”,什么是“家庭教育简单到四个字:做好自己”,什么是“先跟后带”,什么是“看到事物至少有两面”,什么是“在二楼看到的是垃圾,在八十楼看到的是美景”。父母提高自己的认知度,更有能量看到孩子所谓“问题”背后的正面资源。我们所认为的孩子的“问题”可能恰恰是父母认知的有限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