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新生的心理适应(1)

 王笃年 2021-09-07
从初中到高中是一场类似于“化茧为蝶”的蜕变。顺利通过中考,进入理想高中,物理性的蜕变已结束,心理上的蜕变刚刚开始。
金秋九月,是大闸蟹即将上市的季节。
据称,大闸蟹从出生到成熟,共要历经17次蜕壳生长,每一次都要经历急剧挣扎、阵痛,然后才能褪掉旧壳、长大一圈。
然而你知道吗?褪壳后的闸蟹还要经历一个非常危险的阶段——此时它新壳柔软,易受侵犯,很多动物专门静候、猎食此时的软壳闸蟹(待壳长硬就吃不动啦)。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一样?九月起,你们在经历了紧张的中考洗礼后,“长大一圈”,变为高中学生了。
开学周余,相信对于新校园环境(指物理环境)的适应你已经差不多了。
但是在对学术环境、文化环境的适应方面,不少同学暴露出问题——
睡眠不足、写不完作业、自控力不够用、人际交往方面发生疑惑、学科间时间与精力的分配、课内学习和竞赛强基课程关系、社团活动与文化学习间的时间矛盾……
于是,听到各种自我疑惑和慨叹:
我是不是天生比人家笨、不适合学竞赛?
老师,我还是退掉**竞赛吧!感到实在是跟不上了,他们(其他同学)好像都会。
今天晚上又得写作业“修仙”啦!
看来我在初中那如鱼得水、自由自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还想天天下午踢球?看来不可能啦!……
这些问题,都是心理层面上对高中生活适应不良的反映。你对高中的生活没有从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照以往的经验,给出建议如下:
1.保持自信和乐观。
作为一名资深教师,根据多年的观察可以得出下判断:
凡考入(包括校额到校生)十一的学生,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包括努力改变学习策略),三年后都可以考入985、211高校,很多是能够考入清北的。
这话并非你想象中的“善意谎言”。我教书36年,可谓阅人无数,这是至诚至敬的经验总结。
你承认你至少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吧?
对于智力正常的人来说,人生是否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更多的是取决于情感、意志、策略。
无数名人的成长经历早已说明了这个公理。
人人皆可为尧舜”。
舜是人尧是人,我也是人呢!
虽然,进入高中,你的确是碰到了一群学霸。
但要知道,你一时的“弱”,并不是因为你笨,可能是由于你过去受到的指点不够;也可能是你学得东西相对较少。
现在,大家在同一个平台上了,你完全可以慢慢、慢慢地拉近跟学霸们的距离,也许他们不小心一打盹儿的空,你就超越他们。
保持乐观和自信,可以使得你学起来更高效。虽有“哀兵必胜”之说,愁眉苦脸、消极怨恨从来不可能带来高效率的学习。
乐观自信如何保持?
凡事不跟别人去比,而是看自己的进步。
你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你一定会不断取得进步。
上次小测不及格,这次及格了,就是进步;
原来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今天你的问题被老师公开采用了,也是进步;
单元考,从上一章的全班垫底,到这一章跃居中游,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
2.坚决保持好的睡眠和体育。
学习主要是脑的机能,睡眠正是大脑进行休养生息的机会。
高质量的睡眠其实还有助于所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你在睡眠,大脑其实并没有完全停下来,它的后台在对信息进行默默的梳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实就揭示了大脑夜里工作的事实。
人,到底每天需要多少睡眠时间?也许因人而异,就统计学的结果看,高中学生如果长期每天不能达到8小时睡眠,恐怕首先会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效益。
“可是,怎么算也很难算出8小时啊!”
其实不然,看你自己是否抓紧一切可用于大脑休息的时间了。
如果不能保证睡眠,我宁可选择性地写某些作业。
当然,在此之前首先是放弃熄灯后玩手机、拒绝熄灯后宿舍里的“卧谈会”。
体育,既是关乎身体机能提高的课程,也是保证智力发挥的基础。精力旺盛的前提是身体健壮。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除体育课、体活课外,每周安排1-2次下午的兴趣特长体育(篮球、羽毛球、游泳、健身塑形活动等),晚自习课间是20min,完全可以操场跑2圈,晚餐后散散步,都是体育。
每天锻炼一小时,在计划合理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得到保证的。
退一步讲,青少年时期,正是身体发育、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缺少锻炼会影响到身体的正常发育的。不能养成好的健身习惯,甚至于一生的健康都会有影响。
3.选准竞赛主攻学科,投入全部课余时间和精力的接近一半去学它。

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我建议你一定要至少选修一科竞赛或强基计划辅导课程。

学习的要点在思维。思维的深度决定着学习的高度,直接影响学习的能力。
基础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决定了不同的人适合学习不同的竞赛课程。那种没有切身经历就退缩的做法不可取。
前面文章里介绍了竞赛学习于高中资优生(大家基本都是资优生!)学业、智力、乃至人生发展的意义。此处不再赘述。
但总有人提出这样的傻傻问题:学竞赛若最终不能得奖对于升学的意义岂不是0吗?
照你这思维,那还可能是负的呢!你“花费了时间与精力”去学,没有取得你要的结果(得奖、保送、自招降分等),“只有投入、不见产出”岂不是负效益?
你学习能力的提升,往往是看不到的,但可以体验得到。这是过去所有坚持学竞赛的学生的共同体验。
你对学科的深入认识,以及你在深入思考学科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高层次的乐趣,是不学竞赛的学生所难以获得的。
其实,持“不得奖就没有用”观点的学生,都是坚持不到最后的。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