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鹦鹉杯

 liangdatushu 2021-09-07

很多人会把鹦鹉螺做成的杯子与仿鹦鹉造型的瓷杯,都叫“鹦鹉杯”。在讨论“鹦鹉杯“这个杯型时常常混淆在一起。

唐 持鹦鹉仕女俑 | 玫茵堂珍藏

仕女一个持杯,一个举着鹦鹉

这就导致一些公众号文章引用诗句很可能指的是螺杯,放图却是瓷杯的情况出现。其实这两种杯子有相同之处,也有完全不同之处,可探讨空间很大。

来通杯与鹦鹉杯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鹦鹉螺杯与仿鹦鹉造型的瓷杯都叫”鹦鹉杯“,是频繁出现在唐宋诗词中的酒杯类型,不过它们材质完全不同。

西晋 鹦鹉螺杯

江苏省邳州市煎药庙西晋墓地M1出土

图片来源:《邳州煎药庙西晋墓地出土鹦鹉螺杯初探》

鹦鹉杯是瓷制仿生杯,鹦鹉螺杯是鹦鹉螺做成的螺壳杯,因为这种螺外形如鹦鹉嘴,因此叫鹦鹉螺。

在最早记载这种螺杯的文献,也就是三国吴时期的万震所著的《南海异物志》中有记载:

「扶南海有大螺,如瓯,从边直旁截破,因成杯形,或合而用之,螺体蜿蛇委曲,酒在内自注,倾覆终不尽......又曰: 鹦鹉螺,状如覆杯,头如鸟头,向其腹,视似鹦鹉,故以为名。」

最早的鹦鹉螺杯以整个鹦鹉螺壳做成

这两种杯的外形有相似之处,都与从赫梯帝国发端的「来通杯」有关。

考古学家在赫梯遗址发现了最早的动物形「来通杯」,这种杯子与赫梯帝国古老的”血祭“仪式有关。

左:赤陶土公牛首来通杯,Kültepe 遗址出土

图片来源:《从赫梯血祭器至粟特贵族酒具——

跨越欧亚文明的兽饰“来通杯”东传演变考》

右:阿契美尼德 金银兽首来通杯 | 大英博物馆藏

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出土

图片来源:微博@松松发文物资料君

这种杯型的酒具得到了迅速的传播,从爱琴海文明圈到粟特,后又传入中国。

隋唐时有「八棱形兽首来通杯」,由“希腊神殿柱形来通杯“发展而来;「三彩兽首执柄角杯」,是中亚”兽首角形来通杯“演变来的。

左(兽首执柄角杯):唐三彩来通杯| 英国铁基会旧藏

纽约苏富比 成交价51.6万美金

右(八棱形兽首杯):唐白釉狮首来通杯 | 大英博物馆藏

鹦鹉螺杯与鹦鹉杯都与来通杯的构造、外形相似,这是它们相通的地方。

诗仙诗圣提到的鹦鹉杯是哪种?

关于文献资料中的鹦鹉杯究竟是哪种,孙机、扬之水、谢明良等学者都有过研究和讨论,最经典的考据例子就是李白的《襄阳歌》与杜甫的《鹦鹉杯诗》。

东晋 鹦鹉螺杯 | 南京博物馆藏

南京象山王氏墓地M1号墓

杜甫为鹦鹉杯写的诗句「雕琢形仪似陇禽,绿杨影里可分斟」,指的是螺杯还是鹦鹉杯?

首先我们要看看唐宋时哪种杯子还在使用。出土资料中,最早的鹦鹉杯应该是西晋与东晋时期的鹦鹉螺杯,用整个鹦鹉螺掏空而制成。

唐代《岭表录异》中也有记载使用鹦鹉螺,因此可以断定唐代仍时兴取鹦鹉螺制酒杯的工艺。

《长安十二时辰》中角色使用的杯子

原型应当就是上图东晋鹦鹉螺杯

到了宋代,胡宿写《鹦鹉杯》:「介族生螭蚌,杯形肖陇禽。曾经良匠手,见爱主人心。」这与杜甫诗句中的「雕琢形仪似陇禽」无疑呼应上了,「陇禽」就是鹦鹉,因为陇州以土贡鹦鹉闻名。

可见此时的鹦鹉杯可能是呈现鹦鹉造型的杯子,由工匠雕琢加工而成,但大概率还是螺杯。

偃师杏园村唐代穆悰墓出土 螺杯

图片来源:《海交史视野下的鹦鹉螺杯》

第二个比较经典的讨论是李白《襄阳歌》中的鹦鹉杯。

孙机认为李白《襄阳歌》中的鹦鹉杯是螺杯,但谢明良认为此处所言鹦鹉杯为陶瓷质地的酒杯。

隋/唐 巩县窑白釉鹦鹉杯 | 浦上苍穹堂藏

《襄阳歌》中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鸬鹚杓和鹦鹉杯在其他诗句中也像这样被并列提到,如北宋黄庭坚的「鸬鹚杓,鹦鹉杯,一杯一杯复一杯」,南宋汪元量「我有鹦鹉杯,君有鸬鹚杓」

如果把鸬鹚杓和鹦鹉杯看作一个固定搭配,或许可以从鸬鹚杓的造型得到一些灵感,由此推断鹦鹉杯的外形。

唐 《宫乐图》局部 |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唐代盛舀美酒或茶汤的勺子有一种长柄的,如上面这幅《宫乐图》所示。

鸬鹚杓应该也是一种长柄勺,弯柄末端呈凫头状,整体以长柄抽象表现鸬鹚的长颈,柄端较为写实的模仿鸟的头部。

银鎏金鸬鹚杓 | 图片来源:《陶瓷手记3》谢明良

比起螺杯,这个造型的杓与瓷制鹦鹉杯更为相似,同样以腹为杯,头部写实。

因此,谢明良先生认为《襄阳歌》中的鹦鹉杯是指这类雕琢成鹦鹉状的酒杯,材质可以是螺壳,也可以是金银、玻璃、陶瓷。

隋 白瓷鹦鹉杯 | 1988年河北内丘县西关北遗址出土

图片来源:微博@@松松发文物资料君

鹦鹉杯的流传与变化

鹦鹉杯在后代仍有使用,但材质开始变化,制作时也会增加一些更复杂的工艺。

如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的宋孝宗时一事:「太上宣索翡翠鹦鹉杯,官里与皇后亲捧杯进酒。太上曰: “此是宣和间外国进到,可以屑金。”就以为赐。」

唐 镶金兽首玛瑙杯丨何家村窖藏

没有实物的翡翠鹦鹉杯,看看玛瑙来通杯吧

元代王恽在《赋西域鹦鹉螺杯》直言其来源为西域,并且外形是「鹧斑渍粉垂金薤」,可见造型更加繁复。

到了明代,著名收藏家曹昭《格古要论》有记载“鹦鹉杯”称:「鹦鹉杯即海螺......类鹦鹉,或用银相足,作酒杯,故谓之 “鹦鹉杯”。」意思是当地人辅以金、银材料将其制成带足的酒具,大英博物馆藏一件鹦鹉螺杯与这种描述很相似。

1550年代 鹦鹉螺杯 | 大英博物馆藏

根据现存的一些信息,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按照出土时间顺序,螺杯应当在瓷制鹦鹉杯之前,但唐宋时期都有出土,说明发展并行。这两者之间是否有传承和影响的关系,目前还没有明确定论。

但我们能知道的是,这种杯子是唐宋经常使用的特殊杯型,十分具有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海交史视野下的鹦鹉螺杯》,何康

《陶瓷手记3:陶瓷史的地平与想象》,谢明良

《邳州煎药庙西晋墓地出土鹦鹉螺杯初探》,白宇

《从赫梯血祭器至粟特贵族酒具——跨越欧亚文明的兽饰“来通杯”东传演变考》,程雅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