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学论语#14.20【2017-7-2】

 龙泉看水hbc 2021-09-07

#每日学论语#14.20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zuò),则为(wéi)之也难。”

【译文】 孔子说:“如果某个人说起大话来内心没有丝毫的羞惭之意,那么要他履行自己的诺言就很难了。”

【微言微感】

孔子一直倡导少说多做,谨言慎行。

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为什么要“讷于言”?

说了是错的,说了也不算,说了无人信,说了做不到……为什么要说呢?

即使说的是对的,你确实对别人好,有恩德与人,也不宜反反复复被提醒。救人性命,赐人富贵,借人钱财,或者其他待人恩宠,多做少说。

你第一次提醒:“那事要不是我,你可要倒霉的!”别人会说:“是的,是的!铭记在心!以后有事您说话!”

隔一段时间,你旧话重提:“那事要不是我,你可要倒霉的!”别人会说:“是啊,是啊!”

如果第三四,第四次,隔三差五都旧话重提呢?恩情一次比一次减少,乃至于反目成仇。

施恩不图报,要马上忘记,不要成为自己的负担,也不要成为别人的负担;受恩要铭记于心,及时回报,报了恩,才好无牵无挂,才能和对方人格平等,彼此敬重,乐得自己轻松,大家轻松。

除了有恩与人不要反复提起,还有口才好善于讲话的,也要谨记:该说要好好说,适可而止;不该说不要卖弄口才,多说无益。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幽默作家。

有一次,他在教堂听牧师演讲,牧师口才很好,内容也非常感人。马克吐温暗暗下定决心,等一会儿捐款时候,一定多捐一些。

 然而,慢慢他开始焦躁起来,牧师讲了四十分钟,依旧没有结束的的迹象。他压着性子等待着结束捐款

又过了近三十分钟,牧师的演讲依旧没有结束。马克·吐温有些生气了,觉得他这样做只是在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于是,他决定在募捐的时候,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于是马克·吐温生气地决定,自己一分钱也不会捐,真是太过分了。结果,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了。当牧师端着募捐箱来到马克·吐温面前的时候,由于气愤,马克·吐温不仅一分钱未捐,而且,他还从箱子里偷了二美元。 

这一点,做领导的,做老师的,做父母的,都应当好好体会,这里边含着沟通大智慧呢。

孔子说“其言之不怍”,“怍”的意思是大言不惭,夸夸其谈。

人,如果习惯于说大话,吹牛,就往往高高在上,难以落地,吹那么大,可怎么落实啊?然而,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那都是要兑现的。说了豪言壮语,面子有了,责任也有了,别人已经产生了期待,对你有了信任,兑现不了,让人失望,误人大事,其罪大矣。

楚汉时期,项羽手下有一个叫季布的,为人行侠仗义,言出必行。民间传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项羽死,刘邦听从夏侯婴建议,劝降季布委以重任。季布的舅父英布,也是项羽的部下,和季布一起被抓。英布曾经收取萧何贿赂,偷偷帮过刘邦,如今被捕,希望刘邦饶他一命,刘邦毫不犹豫把他杀了。英布是项羽的人,却偷偷受贿纵敌,有何诚信可言?当然该杀。

其言之不怍”,还有一种情况——清议误国。

曾经很流行一种报告:一些所谓的慷慨激昂的“愤青”,一做报告就要骂贪官污吏为官不为,骂明星走穴脑体倒挂,骂应试教育误国害民,骂人心不古假货横行……

然后呢,大学教授不好好教书,到处跑着挣外快,何以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冒牌大师坑明拐骗,居然张得开口。

晚清时候,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他们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是,但是办实业、练兵勇,是做事人。还有一些人,一起满清王爷,文人名士,不干事,也干不了事,就只能耍嘴皮子,喊口号。

现如今也有一些人,热衷于抗日反美,天天就是喊打喊杀,自己工作呢?自己本分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分内工作都不好好做,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只会散布流言,以讹传讹,反社会,添恐惧,给政府帮倒忙添乱,这哪里是爱国?分明就是国之贼也。

爱国不是说的,是做的。你文明我文明,则社会文明国家文明;你强大我强大,则国家强大,民族强大。

何用夸夸其谈?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