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学论语#3.13【2016-8-29】

 龙泉看水hbc 2021-09-07

#每日学论语#3.13【2016-8-29】

【原文tuó问曰:“与其媚(mèi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译文】

王孙贾问道:“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句话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理,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微言微感#

人不可太现实,太势力了。尽管县官不如现管,但是循天理,遵天道,守秩序,讲法理,讲情理,还是非常必要的。

人如果不能守住良心,守住善良,守住规矩,而是追逐权力,无情无义,如果水落石出?如果权力更替呢?

失去了道德根本,失去了大家信任,人品被质疑,神仙都帮不了,因为连小人也鄙视小人。

没有根本的认可,只有厉害权衡,人终究是会被权衡出去的。

卫灵公有三个宠信的外臣:仲叔圉(yǔ),就是孔文子,是负责外交的;祝鮀(tuó),就是那个“祝鮀之佞”的宠臣,是负责治理内政的;王孙贾(tuó)则是负责整治军队的实权派。

卫灵公还有两个非常宠幸的内臣:南子,是君夫人,美丽妖艳,在卫灵公面前说一不二;弥子瑕,是卫灵公的“同志”,在卫灵公面前也是恃宠而骄。

孔子初到卫国,卫灵公很重视,高薪供养,不时宴请,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但是没有授实职。

为什么呢?

肯定是有人“扎针”,而且是卫灵公身边的宠臣。

孔子无可奈何。他不屑于巴结孔文子、祝鮀、王孙贾、弥子瑕这些大臣,也不愿意接受南子的“橄榄枝”,让南子给卫灵公吹枕头风。南子主动示好召见,他也是一副不是嗟来之食的模样,规规矩矩,不肯屈尊示好。

和王孙贾的对话,很多人以为是王孙贾请教孔子,让他帮自己谋划如何提高卫灵公信任,从而战胜政敌。也有人说,应该是孔子见南子失望而归,王孙贾找到孔子,希望他和自己合作,拥戴自己。

灶神,在这里比喻那些,官不大但是正好管着吃喝拉撒的实权人物。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县官不如现管。生产队长,刚好管着你的宅基地;派出所长,刚好管着给你上户口;保安大哥,不开门你就是进不来。

奥神,应该是主神。灶神在厨房,奥神在房子西南角,主卧位置,最是尊贵。在这里,应该指的是卫灵公和南子。而灶神,则是王孙贾的自嘲自喻。跟我干吧!与其巴结卫灵公和南子这些奥神,不如跟着我这种灶神实惠。

孔子不以为然,直接顶回去:“不见得吧!获罪于天,谁也救不了你。”意思很明确,我孔丘就不信那邪。凭本事吃饭,遵纪守法做人,行天道,遵天理,怎么敷衍趋势,自甘堕落呢?

对孔子的这种观点,很多政客可能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政治斗争,首先是站队,能力大小,是否有污点,不是关键,关键是跟对人,不占错位置。

但是,有一句话也很关键,不论你是谁的人,多行不义必自毙。贪赃枉法严重了,天怒人怨,谁也救不了你。扶不起的刘阿斗,纵有诸葛亮罩着,也有失去保护伞,一朝沦落阶下囚的宿命。

人啊,凭本事吃饭,凭本分立身,不违法乱纪,不参与争斗,老老实实做好该做好的,大大方方不结党营私。在小岗位,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在大岗位,兢兢业业,不骄不躁;顺风时候,小心谨慎;逆水时候,恪尽职守。

我1992年开始做校长,从枣林乡小到舞钢市二小,到舞钢市一小,到舞钢市一中,到北京新教育实验,乃至到工大附中,我只是做好本分,心无旁骛,一心工作,自加压力,努力成长。我从没有刻意讨好过任何人,但是总有领导慧眼识珠,总有贵人信任有加。

我只是做到让干啥就把啥干好,简简单单,踏踏实实。从未刻意追求进步,但是一步一个台阶,组织从不曾亏待与我。本色做人,本分做事,靠本事吃饭,循道而为,无为而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