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学论语#11.15【2017-4-12】

 龙泉看水hbc 2021-09-07

#每日学论语#11.15【2017-4-12】

【原文】

子曰:“由之瑟(sè),奚为(wéi)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译文】 

孔子说:“子路鼓瑟,为什么要来我孔丘这里呢?”门人听后不再尊敬子路,于是孔子说:“其实子路已经弹得很不错了,已经升入厅堂了,只是还没有进入内室罢了。”

【微言微感】

子路弹瑟,为什么孔子不待见?怎么说那么难听的话?

《孔子家语》上说:“子路鼓瑟,有北鄙杀伐之声。”

什么意思?

子路勇猛直爽,性格粗狂豪放,热情奔放,不是情感细腻之人,不是温文尔雅的儒者,爱舞枪弄棒,不爱舞文弄墨,性格使然,弹琴也难免暴露缺点——缺和谐柔美,有戾气暴露。

所以,孔子说,由,你烦不烦啊?杀鸡子一样,吱吱呀呀,那么好的音乐都被你糟蹋了,还跑到我的门前显摆个啥?

子路是大师兄,本来是很受师弟们尊重的,结果老师不待见,同学马上就起哄,也跟着不尊重子路,调侃子路,说什么,“杀猪驴叫唤,青石板上摔竹竿,子路鼓瑟吱吱呀呀”。

子路很沮丧。

孔子马上感觉不妥:这些臭小子,完全误解老师意思了。我批评子路,不是厌烦,恰恰是喜爱;不是嫌弃,恰恰是成就。你们怎么理解老师的苦心?

子路不容易,缺家教,少教养,野人一个。性格有缺陷,身上有暴戾之气,骨子里有混混的横和冲。玉不琢,不成器。我一片苦心,你们知道吗?

在孔子的信念里:老师对学生,宽是害,严是爱,必要的时候,一定要下得了狠手,敢于矫枉过正。

敲打,对一个人的成长还是很有必要的。

孔门弟子能个个精英,哪一个没有被孔子敲打过,修理过?颜回、子贡、宰予、颜回、曾参、冉有、樊迟……虽然方法不同,但是被批评,被敲打,孔门弟子应该是无一幸免。

大家为什么抛家舍业追随夫子?

一是名师出高徒,孔子学问最高,当然要学习找孔子;二是严师出高徒,孔子对学生从来是严格要求,毫不迁就。

老师自己见识有限,水平有限,高度有限,如何能引导学生精益求精?老师有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不到位,要求不到位,自然学生也很难登堂入室。

从1996年开始,我坚持组织学生对老师进行评教评学。最初是在我教的班,让学生评价我的教学和我的课堂,用学生的视角看老师的教学,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课堂,获益良多。

于是就尝试在我们学校推广评教评学。

一开始,教师很抵触。甚至有老师认为我是不信任大家,没事找事。

我耐心解释,并坚持做到:1.不作为对老师的考核依据;2.主要是正面引导学生客观欣赏老师;3.聚焦学生对老师的赞美之词大加宣讲,树立老师自信;4.对待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保持教师立场,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我说:“当我们把办学目标确立为'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社会满意,同行敬佩,领导放心,教师舒心’的时候,办学就应该有学生立场,学生喜欢不喜欢自己的老师,喜欢不喜欢老师的课堂,喜欢不喜欢学习活动,喜欢不喜欢学校的各种活动,这应该是办学者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深入了解,我理解了老师们的担心:大家总以为对学生严格管理学生会不愿意,会在学校评议时候对严格的老师打击报复。

结果我们发现:一半个糊涂学生是有的,但是不影响评议结果,绝大多数学生,不仅不会对老师的严格管理记仇,反倒会因为老师的严格要求而更加尊重老师。

如果老师因为严格要求学生而不被学生理解,一般情况下是老师的态度和方法出了问题。

大致情况如下:

不客观,被学生误以为老师在找事;不公正,厚此薄彼,被学生误解;学生不认可老师这个人,越严格越抵抗;老师水平不够,不能给学生带来实际获得感。

有用和有趣,永远是学生喜欢老师的主要原因。

孔子批评子路,敲打子贡、宰予、冉有、曾参……结果,越批评,学生越亲近。因为,被敲打的学生都在敲打中飞速进步。

由此可知,老师的职业道德,首先是让学生成长,让学生进步,让学生有收获,有成就感。否则,任你忙忙碌碌无片刻歇息,焦头烂额身心疲惫。

没用。

学生无所获,教师就是在误人子弟。

但是,孔子更胜一筹的是:批评和表扬的分寸感。子路性格有缺陷,喜动不好静,好武不好文,不谦虚好显摆,容易骄傲自满,容易急躁毛糙。

针对子路这个毛病,孔子建议他好好学习雅音,修炼自己脾气。结果,子路没弹几下,就觉得自己已经可以了,到老师门前显摆。

夫子批评子路,师弟们看不起师兄,老师马上站出来:你们可不能看不起师兄,子路还是很牛的,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了 ,只是升堂未入室而已。

鼓瑟分三个水平档:第一档入门级,刚刚知道一些门路,很基础的水平;第二档升堂级,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技术技巧,水平堪称出类拔萃了;第三档入室级,技巧炉火纯青,演奏得心应手,实现人琴合一,足以余音绕梁。

子路琴中有杀伐之声,已经有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只是这理解还不透彻,所以是升堂未入室,但是已经难能可贵了。接下来,他要提高的不是技巧,而是修养,人平和了,音乐就祥和了。所以,子路已经很不错了。你们不可以看不起大师兄。

发现标杆,培养标杆,树立标杆,在同学中不断输入正能量,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同学。孔子还是很善于夸学生的。孔子夸颜回,夸冉庸,夸闵子骞,夸子夏、夸子贡,夸南容……《论语》记载,孔子夸弟子37次,说起学生来,这个也好,那个也好,孙子门下无孬兵,孔子坐下无坏才。(朽木不可雕也的宰我,是言语科排名第一的学霸)

翻看《论语》,似乎就是看子路如何受孔子批评的流水账,子路受老师批评最多,但是被夸奖也不少。《论语》中,孔子夸奖学生37次,颜回独占鳌头,有11次,然后就是子路的5次了,然后才是子贡的4次。

“门人不敬子路”,孔子马上说话,决不允许同门相轻。对子路的维护,显而易见。

跟着孔子做老师,表扬和批评都是一种艺术。表扬,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度;批评,要客观公正,有理有节。做领导的,要维护下属的权威;做班主任的,要维护班干部的威望;做丈夫的,要维护妻子的形象;做老师的,要维护学生的尊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