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学论语#11.20【2017-4-17】

 龙泉看水hbc 2021-09-07

#每日学论语#11.20【2017-4-17】

【原文】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询问如何成为善人,孔子说:“不踏着前人的足迹,也是不能登堂入室的。”

【微言微感】

我们的目标——就是做一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内省不疚,坦坦荡荡,对得起自己的人。

子张问善人之道,这里的“善人”,一是说如何成为善人的办法;二是说如何让人日趋完善的门道。

《论语》中大量有关鄙夫、野人、小人、成人、有恒者、君子、士、大人、贤人、善人、仁人、圣人等的评述,集中表现了孔子对人格修炼永无止境的层级认识。在孔子的心目中,最厉害的是圣人,贤人次之,然后仁者、善人、君子、有恒者。

《论语·述而》上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由此可见,善人不易。

《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善人者,有水之德行和智慧。其占位准确,心怀仁爱,言行得当,随机应变,审时度势,最能“道法自然”。

善人之善,需要心中有仁,胸中有道,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最喜欢那句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只做好事,不作恶事。”

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门弟子尚且做不到光做好事不做坏事,我们又能做到多少呢?我们行走在尘世,身处花花世界,眼前的方向,脚下的道路,常常昏暗不清,鱼目混珠,岔口多多,能够做到不违仁不做错事,岂不是难上加难?

所以,孔子说:“不践迹,亦不入室。”

践迹。不是放心大胆,坚信不疑,行走在康庄大道,也不是小心翼翼,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是踏着前辈的足迹,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摸索前进。说白了,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石头是过去的经验,可是如今是否依然坚固安全,这需要我们试一试,探一探,看一看,想一想。看准了再走,踏实了再动,对正确马上进行标注,形成经验,对错误马上进行探究,亡羊补牢,拨乱反正。

但很多时候,我们不够淡定,要么夜郎自大,固步自封,要么冒险激进,率性而为。一个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缺乏自己的判断和价值标准,常常放弃自己的专业和阵地,对来自外界的声音唯命是从,或屈从外行的家长,或迷信所谓的专家,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自己的感觉,常常被自己漠视。

经验、经验,首先是经历,是行动。如果“不践迹”,只是纸上谈兵,如何获得经验?如果“不践迹”,无视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只是闭门造车,如何少走弯路?

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站在巨人的肩膀,沿着先辈的足迹,且行且思,这是成长最好的途径。用脑袋行走,行很必要,思更关键。“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教学合一,知行合一,天人合一,循道而为,这才是阳光大道。

比如我们做教师的,尽管学生已经不是当年的学生,环境也不是当年的环境,但是我们习惯大家共同的做法。我们知道要“精讲巧练乐学高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时间还给学生,听说读写动手操作的机会还给学生,甚至我们研究“学习金字塔”,研究建构主义,研究认知心理学……但是到了课堂,一开始讲课,我们马上回到了“旧社会”。

甲老师评价另乙老师的课:“都挺好!就是老师说得有些多了,问题有些碎了,还是要让学生多读书,多探究,多交流。”

下一节课,乙老师听甲老师的课:“老师,您怎么讲那么仔细啊!我都听瞌睡了!”

原来,人不是靠对错来生活的,靠的是习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眼睛和嘴,到脚和手的距离。

有一句话,大家非常熟悉:名师出高徒。什么意思?庸师误人子弟。我们自己就糊里糊涂,怎么能培养出清楚明白的学生?我们自己就脚步凌乱,方向不清,如何让学生沿着我们的足迹前进?

我们做老师的,自己不喜读书,不会写文章,不会朗读,不会写字,思维逻辑也混乱不堪,教给学生的东西往往是马马虎虎,似是而非的,怎么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我们自己从来没有升堂入室,就不知道堂在何处,室在哪里,怎么可能把学生带到那个高度?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庸者,以其昏昏使人昏昏。

先生的意思,是先于学生。先于学生拿到课本,先于学生洞悉事理,先于学生升堂入室,然后笑眯眯招呼学生过来。如此,学生“践迹”而行,先追上老师,再超越老师,最终实现升堂入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