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葡萄牙里斯本的哲罗姆派修道院和贝伦塔

 新用户8287dExv 2021-09-07

葡萄牙里斯本的哲罗姆派修道院和贝伦塔

 

葡萄牙地图:哲罗姆派修道院和贝伦塔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贝伦区,遗产的核心区面积2.66公顷,缓冲区面积103公顷。

遗产名称:里斯本的哲罗姆派修道院和贝伦塔

Monastery of the Hieronymites and Tower ofBelém in Lisbon

入选时间:1983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 (iii)(vi)

地理位置:N38 41 52 W09 12 24(263bis-001,Monastery of the Hieronymites,哲罗姆派修道院)

N38 41 31 W09 12 57(263bis-002,Tower ofBelem,贝伦塔)

遗产编号:263bis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 (iii)(vi),里斯本的哲罗姆派修道院和贝伦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iii):哲罗姆派修道院和贝伦塔楼是15至16世纪文明和文化的独一无二的见证。它们反映了葡萄牙人民的力量、知识和勇气,那时他们巩固了他们自己的地位,并主宰了洲际之间的贸易路线。

     遴选依据标准(vi):贝伦塔的建筑群与地理大发现的黄金时代密切相关,也与葡萄牙人在15和16世纪创建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对话和交流所扮演的先锋角色紧密相关。

      里斯本的哲罗姆派修道院和贝伦塔(英文:Monastery of the Hieronymites and Belém Tower in Lisbon),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贝伦区(Belem)。始建于1502年,坐落在里斯本海港入口处的哲罗姆派修道院,它是葡萄牙艺术颠峰时期的最好例证。它旁边的贝伦塔,则是为纪念航海家瓦斯科·达·加玛(Vasco da Gama)的航行而建立的,它向人们讲述着那段奠定了现代世界基础的大航海时代。

     里斯本作为一个世界性中心,其城市地位越来越重要。政府部门对里斯本及其河流入口处进行了特别保护。16世纪,葡萄牙的海军政策及航海事业的发展使得里斯本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港口。贝伦海滨是去往非洲和东方等地的出发点。那些新世界的财富和文化都被带到了葡萄牙,并且对当地主要建筑物的建造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比如:哲罗姆派修道院和贝伦塔的建造就受到了它们的影响。1455-1495年间在位的国王进行了一项卓有成效的革新计划,其中包括建立一个三角防线。这个三角是指已经存在的卡斯凯什湾要塞和对岸的托雷韦尔哈以及第三角的新建城堡,其中新建城堡是由国王的儿子曼努埃尔一世完成的。为了纪念航海家瓦斯科·达·加玛,人们建造了贝伦塔,它是在原来的“格兰德诺”遗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来的“格兰德诺”遗址曾经遭受过火灾,因而,这次用石头代替了木制结构。弗朗西斯科·德·阿鲁达在从北非返回时,被任命为贝伦塔要塞的总工程师。1514年,贝伦塔的建设开始了。当时是在王国的建筑大师迪奥古·德·博伊泰克的指导下开始的,后来该建筑师还掌管了哲罗姆派修道院的建设。贝伦塔于1520年完工。一年后,加斯帕·德·派瓦被任命为第一个“阿尔凯德”。弗朗西斯科·德·阿鲁达的贡献体现在塔的建筑形式、塔的精当匀称性以及塔的装饰上,这些都受到了伊斯兰国家和东方国家的影响。

     而建筑中最突出的特征--拜占庭式角楼上的段状屋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作为国王特权的一个象征,这些装饰包含了所有的曼努埃尔时的象征物,有丝索在建筑物周围环绕,结束于精美的结。还有许多环组成的球、象征基督军事命令的十字架以及自然物体,比如说犀牛,它第一次出现在石头上是在欧洲。这一点为归纳面朝西的角楼具有的特点提供了基础,也是葡萄牙的建筑文化与其它民族文化融合的证据。随着时间的流逝,该塔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造。其中19世纪,改造达到了顶峰:塔本身保留了中世纪的风格,只不过要窄得多,且有四个拱顶的房间;而堡垒经改建,更加现代化,包括在原来放置大炮的地方设置了匹配物。如今,随着新堡垒的建设,贝伦塔已经失去了它当初作为特茹河防护地的作用。1496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祈求圣主允许他在河流附近里斯本的外围建立一个大的修道院,于1501年开始建造,前后共花费大约一个世纪。国王建造哲罗姆派修道院的目的是建造一个万神殿,将它当做阿维斯-贝亚家族的王室墓地。曼努埃尔一世及其后代都葬于这儿的大理石墓中。修道院原本是献给圣女贝特勒赫姆的,这个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王的决策。如今的哲罗姆派修道院其实就建设在已经存在的圣女贝特勒赫姆教堂的遗址之上,其建筑原料是采于当地阿胡达采石场、拉韦拉斯、里奥·塞科和泰尔塞纳中的石灰石。石块的巨大尺寸和建筑上精致入微的工作是许多建筑师呕心沥血的结果,如建筑师迪奥古·德·博伊泰克(1460-1528)、迪奥古·德·托拉尔瓦(1500-1566)等等,都在这个纪念物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19世纪,这个修道院几经改造,尽管没有影响到主结构,但是它却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比如圆屋顶的钟楼,住宅区的翼等等。现今该修道院成了考古博物馆,其中的教士会房屋是改造最大的地方。

修道院

    圣哲罗姆派修道院(葡萄牙语音译为:热罗尼莫斯修道院)是一座位于里斯本贝伦区海港入口处的华丽宏伟修道院,是里斯本最为突出的古迹,是葡萄牙曼努埃尔式建筑中最为成功的一例。

教堂门前

贝伦塔

     位于圣哲罗姆派修道院附近的贝伦塔,则是为纪念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的航海而建立的,同时,是一座五层防御工事,用来守护位于贝伦区的港口。1520年完工,由建筑大师迪奥古·德·博伊泰克(Diogo deBoitaca)指导完成。

     贝伦塔是葡萄牙文艺复兴式代表性建筑,建筑中最突出的特征是拜占庭式角楼上的段状屋顶。

二层是一个大平台

平台的中央有一圈栏杆,围着下面的天井

共建有16个炮位

塔里的旋转楼梯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哲罗姆派修道院位于在里斯本海港入口处,始建于1502年,它是葡萄牙艺术颠峰时期的最好例证。它旁边的贝伦塔,则是为纪念航海家瓦斯科·达·加玛的航行而建立的,它向人们讲述着那段奠定了现代世界基础的大航海时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