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弘益茶道美学 2021-09-07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借着一抹芦苇,写就了白露时节的诗意迷离,情丝万千。


日渐短,夜渐长,绿意渐瘦,黄色席卷而来。

秋风起,蘸着一湖秋水,写下一笺素简的秋韵。

白露,处暑过后半月,阴气渐渐加重,露凝而白,寒蝉鸣泣,天气骤凉。清晨的花草间凝结着晶莹的露珠,一颗颗圆滚滚的露珠,明晃晃地直逼你的眼。


花沾了露的明亮,露借了花的清香,彼此成就了最好的自己。盛放的菊花,馨香的桂子,美的玲珑剔透,美的清新扑面。

清明是春的笙歌。白露是秋的绝唱。


春的滢滢,秋的瑟瑟。是季节在更迭,是时光在承转。24节气里,最美的当属这两个了。而白露比起清明,多了一层凄迷之美,原上草,露初晞,花蕊蜂动,叶间蝉静,惆一缕秋情,惹万种相思。

大自然的鸟虫,是天地间的精灵。


都说黄鹂是报春鸟,难怪有“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春机盎然。而鸿雁却是秋的使者。“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鸟玄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和处暑一样,白露亦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燕子徙,三候鸟们准备它的珍馐。开始储藏过冬的食物。

一曲《鸿雁》唱出多少感伤。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写出悲秋的惆怅。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柔婉的女声,是千回百转的情殇。“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思乡的情怀,借着鸿雁抒发出一番羁旅伤感。

鸿雁,知晓人间深情,懂得男女相思,所以,便有了鸿雁传书的美谈。

一代词人李清照,执笔写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而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秦观,也写得一阙缠绵。“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诗经》里,鸿雁于飞,肃肃其羽;鸿雁于飞,集于中泽;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用鸿雁作比兴,虽说没有传书,但却写了离乡背井的人,那无限的心酸和悲苦。

鸿雁,是秋的邮差。它临空飞翔,脉动了亘古静谧的时光,悠扬婉转的歌声,载不动离人思念的忧伤。鸿雁行行,天涯茫茫。

燕子一字离去,秋风阵阵吹起。轻落点点露珠,掀起朵朵涟漪、清晨雾霭蒙蒙,滴滴露珠,叮叮咚咚。

这露,是人间的清水。

秋夜月色旖旎,一滴白露,晕开了月光里的缠绵。“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垂珠滴秋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垂落的露珠映照着一轮明月,是月光让露珠滋生了无限灵动?还是露珠让月亮多了几分妩媚?

这白,是星空的月光白。

水月相逢,是白露时节迷人的仲秋。

一露,一月,是秋的魂魄,是秋的命脉。

月光白的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清香,如它的名字一般,有着一种奇异之美。

月光白,上片白,下片黑,就像月光打在茶芽上,有一种朦胧的色彩。这款独特的茶,是人们借着明月的光亮,采摘嫩芽为原料,从采收到加工完成,整个过程都不得见阳光。而且只在月光下慢慢晾干,每一批月光茶的粗制都需要在一天内完成。而采摘嫩芽的,都是美的倾国倾城的豆蔻少女。所以,月光白才有了一个更加撩人的名字——“月光美人”。

细细端详,你会发现,黑白相间的月光白,叶芽显毫白亮,就像头上那轮白月光。而一芽二叶就像无际的苍穹那黑夜中明晃晃的月亮。

取一些茶叶放在茶碗,沸水冲泡开来,有一缕奇异香瞬间萦绕,轻啜一口,闭目沉醉,那滋味柔和,甜香,清冽,回甘。如果说闭月羞花是女子的阴柔之美,那么,月光白正是如此的让人心神荡漾,那是极致的温柔,格外的轻盈,美到令人窒息。

秋叶黄了,渐渐变红,层林尽染。这是白露的画笔,渲染出人间的美景。

这白露的节气,单白露这两个字,便氤氲出无尽的诗意。白露不仅逶迤了秋天,还迷了无数诗人的眼。“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这是陶渊明的田园闲逸;“露似珍珠月似弓”这是白居易的一笔渲染;“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是苏轼月夜泛舟,赤壁一赋。

你不得不说,白露是一个多么迷人的节气。

都说春愁秋思,诗圣杜甫把一袭乡愁化作白露。每一颗晶亮的露珠,落在心底,都是一阙相思。而从唐诗的云端,飞到宋词的海洋,诗里的情愫,少了些许的矜持,却多了词里的几分憔悴。一地的黄花,换不来忧伤的鸿雁,却让元曲里萧瑟的秋思席卷了那狭长的古道。

你说,秋之白露,沾湿了谁的衣裳?迷离了谁的眼?

白露,最宜邀月举杯,喝一款白露茶,品呷这独有的芬芳,让心底谴倦出柔情万缕。

作者:月亮河 | 弘益茶道美学撰稿人

·排版编辑✎ 浅语陌兮
·图片来源:弘益茶道美学图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