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南子》兵略训

 云鹤子 2021-09-07

第四部分

原文

兵静则固,专一则威,分①决则勇,心疑则北,力分则弱。故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锱铢②有余;不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数倍不足。故纣之卒,百万之心;武王之卒,三千人皆专而一。故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将卒吏民,动静如身,乃可以应敌合战。故计定而发,分决而动,将无疑谋,卒无二心,动无堕容③,口无虚言④,事无尝试,应敌必敏,发动必亟。故将以民为体,而民以将为心。心诚则支体亲刃⑤,心疑则支体挠北。心不专一,则体不节动;将不诚心,则卒不勇敢。故良将之卒,若虎之牙,若兕之角,若鸟之羽,若蚈之足,可以行,可以举,可以噬,可以触,强而不相败,众而不相害,一心以使之也。故民诚从其令,虽少无畏;民不从令,虽众为寡。故下不亲上,其心不用;卒不畏将,其形不战。守有必固,攻有必胜,不待交兵接刃,而存亡之机固以形⑥矣。

注释

①分:名分。

②锱铢:古代的计量单位,一两的四分之一为锱,六铢为一锱。

③堕容:怠慢的神色。

④虚言:不能实现的空话。

⑤亲刃:亲密坚固。

⑥形:表现出来。

译文

军队安定就稳固,齐心协力就有威力,官兵责任明确就勇敢,部队里官兵要是互相猜疑就会导致失败,兵力分散战斗力就会削弱。所以把敌军的兵力分散,让敌军内部出现猜疑,那么只用少许兵力就足够了;反之,敌军兵力不能被分散,敌军内部不能出现猜疑,那么用数倍的兵力还是办不到的。所以纣王的士卒,百万人各自不同心;武王的部队,三千人凝聚一心,齐心协力。这样,千人同心就能得到千人的力量,万人异心的作用还不如一个人大呢。将帅和士卒、官吏和百姓要是情同手足,做到密切配合,就可以对付敌军,与敌军决战。所以计划一旦制订就必须坚决执行,任务明确就必须实践。将帅计谋不犹豫、士卒不生二心,行动就不会迟缓;将帅要是口号符号实际,做事果断坚决,肯定能灵活应对敌军,军队行动肯定迅速。将帅视民众如身体发肤,民众就会把将帅视为自己的心脏。心诚那么肢体和心脏就亲密,心疑那么肢体就背叛心脏;心不专一,那么躯体想灵活行动是不可能的;将帅不诚信,士卒自然不勇敢。听以良将的士卒,好比老虎的牙齿、兕牛的犄角、鸟雀的羽毛、百脚虫的脚,可以行,可以飞,可以咬,可以顶撞,强劲但不会互相打斗,势众却不互相伤残,这是因为它们受制于同一颗心的支配和控制。所以如果民众对将帅的命令言听计从,那么即使兵力少也不足畏惧;如果民众不服从众将帅的命令,那么即使兵多将广也是无所作为的。所以下层民众在战争时不和将帅同心,民众的心也就不能成为战斗力;下层的士卒对将帅不敬畏,将帅没有威信,自然也不会让百姓为他卖命。防守有必定牢固的条件和因素,进攻也有必胜的条件和因素,还没到兵刃相接时,胜负的征兆就已经显露出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