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越窑瓷器最 具收藏价值

 新用户99079681 2021-09-07

  有人说越窑青瓷是“母亲瓷”,但它更像是“一代宗师”,它是陶瓷的开端,更承担了引 领审美的使命。秘色瓷则是它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功成名就后,它便悄然退出历史舞台。留给我们那一弯澄澈绿水,那一抹叠翠山色……

  

  越窑青瓷的优势从统治浙江地区的吴越国,以秘色瓷向北方中原政权进贡。唐代瓷器曾有南青北白之说,就是北方的邢瓷和南方越州瓷,两者都是朝廷主要贡瓷。然而到了五代由于战乱,北方白瓷衰弱,只有越窑青瓷一枝独秀了。

  古人所谓“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揭示了越窑名称的由来。然而唐代以州命名窑口的习惯也使得今人在越窑的概念上产生了分歧,曾有越窑青瓷研究专家提出过越窑系的概念,即包括了越窑、瓯窑、龙泉窑、以及福建北部窑系在内作为越窑系的组成部分,还有一些学者也在以州为名的指导下将越窑人为的分为了先越窑、越窑、后越窑。

  

  作为最著 名的青瓷窑系以及“成熟青瓷”的代表,越窑在从东汉到南宋的一千多年间,其创制、发展、鼎盛时期所带来的各种技术和人才传播,为随后环浙江地区以及更广大范围内的青瓷“百花齐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基础。

  对于“青瓷的母亲”越窑有没有一丝惋惜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算是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了。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宋代陶瓷市场的巨变来得那么突然而已,这一番变化,反而成就了早在市场中摸爬滚打、适应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的龙泉窑了。

  

  南宋初,随着越窑的停烧,举世闻名的“秘色瓷”和秘密配方一同消失了。直到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数件瓷器,釉色青翠匀净,造型精巧端庄,胎壁薄而均匀,尤其是湖水般淡黄绿色的瓷釉,玲珑得像冰,剔透如玉,匀净幽雅,令人如痴如醉。直到看见物帐碑上“瓷秘色”三个字,古陶瓷专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它就是越窑青瓷中的极 品——秘色瓷,只是从前相见而不相识罢了。

  北宋中期的越窑衰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吴越国978年归宋后,势必导致一批工匠重回北方。2、窑场是个资源利用型产业,可能到了北宋时,经历了几百年的开采和使用,烧制陶瓷所需自然资源损耗殆尽。3、吴越地区的人力资源成本增加。4、为了生存更多的工匠迁去龙泉或者景德镇等地,形成了产业集群,越窑附近的综合配套能力下降。5、审美变化对器型产生的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