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

 淡泊人生书苑 2021-09-07

       当孩子想要诉说时,父母如何才能更好地对待孩子的诉说呢?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父母们不妨参考一下。

  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

  倾听孩子的诉说,充分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这不是纵养孩子的行为,也不能视作听任孩子的狡辩,这是一种家教艺术。首先,这有利于双方的交流。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孩子也才会信任父母,愿意把真心话掏出来。家长教育孩子也就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而帮助孩子端正思想。其次,有利于孩子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促进身心的良好发展。孩子有了向父母倾诉内心感受的机会,就会跳出压抑的心境,克服自卑感,从而增强自信心。这对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个极好的机会。

       向孩子显示你正在听他讲话

  孩子向父母诉说时,父母的关注表示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表示父母愿意分享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当孩子开口向父母讲话时,父母应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转向孩子,与孩子保持目光接触,并仔细地听孩子说话。同时还要通过点头或不时地“嗯……是的……”等来显示父母在注意听他说话。

  当然,父母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对孩子进行无端的批评和责骂。因为受委屈的人,很少去反省自己有什么过错,而被感动的人则更容易自省,并且因为感动增加内心的勇气和自信,同时他的自制力也会增强。

  告诉孩子你所听到的以及你的想法

  孩子说话时,无论你有多忙,一定要眼睛看着孩子,不要随意插嘴,尽量表现出你听得很有兴趣。让孩子发表他们的观点,完整地听他的讲话,如果你在某一重要原则上表示不同意他的看法,应告诉他你不赞同他的什么观点,并说出理由。在提出反对意见时不要过于武断,不应否定一切。即使孩子是在信口胡说,也要控制你的情绪,不要妄下定论,直到完全理解清楚。

  让孩子投入谈话之中

  交谈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同时,最好是在一种让孩子与大人一样有同等机会参与的轻松气氛中进行。谈话应自由自在,任意发挥。不要有什么仪式安排或预期达到什么结果,尝试着与孩子随意交流观点和看法。

  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

  孩子向父母诉说时,父母应安静、专心地倾听,但不给予评判。父母不必接受孩子的所有行为表现,而只是接受他的感受。例如,孩子告诉父母他对小伙伴有多生气,这时父母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可以安慰一下孩子,但父母要教育孩子不可通过嘲弄或打人来表达他的生气。

  做父母的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子女还是一个孩子,就疏忽了让他们阐述自己看法的机会。一味的指责和粗暴的说教,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症结。当然,父母也不要总是高居临下地对待孩子,应“蹲下来”倾听孩子诉说原委。孩子有值得称赞的观点,父母应表明支持的态度,即使孩子认识上存在误区,也要循循善诱启发开导。倾听孩子的诉说,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窗户的金钥匙。 

(转自新浪亲子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