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封了216年的长白山,到底有什么秘密?

 无风起念 2021-09-08

长白山是指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绵延上千公里的系列山脉,横亘于中国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的东部及北朝鲜两江道交界处,清朝统治者宣称爱新觉罗氏的始祖就是在长白山的仙女孕育的,所以长白山一直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是一座圣山,对长白山有特殊情感,自从满清入关后,皇帝就立下祖训,封禁长白山,而这一封就是216年。

▲长白山入口。(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长白山上的天池。(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历代的皇帝也都遵循这祖训,封了216年的长白山到底有什么秘密?

有一说中国古代的龙脉,风水宝地比做龙,会影响国运,清朝既然认为长白山是清的龙脉,为了避免过多人进入,破坏到风水,干脆封禁,这是禁的原因之一。当然了,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不过是封建迷信的说法罢了。

长白山这个名称是辽代金代开始采用的,金女真人定其名为“长白山”,传至今日,已有八百多年,据《金史·世纪》记载,“长白山”一词,最早是由金世宗完颜雍最早使用的。

《契丹国志》:“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禽兽皆白。”《金史·卷第三十五》:“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议封爵,建庙宇。”“厥惟长白,载我金德,仰止其高,实惟我旧邦之镇。”

▲长白山上的天池。(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1677年,康熙派遣内大臣武默纳、费耀色前往长白山拜谒,又撰有《祭告长白山文》,称颂“仰缅列祖龙兴,实基此地”。

这次拜谒活动历时两月,回京复命后,康熙下了一道圣谕说:“长白山发祥重地,奇迹甚多,山灵宜加封号,永著祀典。以昭国家茂膺神贶之意。著礼部合同内阁,详议以闻。”十一月,礼部建议:请求册封长白山为“长白山之神”,还要在山上设帐立碑,每年春秋二祭(望祭、叩祭)。

康熙批准了这个建议,从此形成了祭祀长白山的制度。第二年春,武默纳再上长白山,赍敕封长白山之神,祀典与祭祀五岳一样。

▲清朝皇帝立下祖训,封禁长白山。(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第二个原因,长白山的物产丰富,生态资源多,人参、鹿茸数不胜数,这些山珍都是价格昂贵的珍宝,为了生态也为了自然平衡,禁山就是减少人工采摘,清朝不只颁布禁令,还会在长白山周边立下围栏,汉人也不给进入。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满清入关后,人口不算多,封禁长白山,也是为自己的族群保留后路,直到满清末年,人口增加,粮食不足,土地不够,衍伸社会问题,汉人开始直闯关东,清朝才废除了封禁长白山的制度。

▲清朝皇帝立下祖训,封禁长白山。(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其实这座最早连《山海经.大荒北经》都记录的山(《山海经》将长白山称为“不咸山”:“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的确有许多神话存在,就连长白山的天池,有类似于“尼斯湖怪”的“天池怪兽”的传说,但现在的长白山已成旅游胜地,在秋季全区入山人员达3.8万至9.5万人次,保护区已几乎没有无人活动的区域。

▲长白山已成旅游胜地。(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参考资料:《山海经.大荒北经》、《金史·卷第三十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