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大如年

 新用户6303bXRU 2021-09-08

        今天冬至,是全年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各地的人对这个节气都比较看重,特别是北方人,真就如同过年。

        其实冬至就是过年,相当于今天的春节。这个和历法有关。夏历建子(确定每年的第一个月)在正月,所以大年三十夜就成了除夕,正月初一就成了春节。

        而周历建子在十一月,正好是冬至所在的月份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所以冬至就成了辞旧迎新的岁末年初,拜岁和贺冬都在这时进行。

        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把正月和冬至分开,正月初一就成了春节延续至今。要是哪一天有人突发奇想把农历又改回周历的话,冬至就成为春节了

        汉以后虽然冬至不是过年了,但仍然受到朝野重视,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臣不任事,民不开市,过小长假欢度节日。

        古代是宗法社会,最注重的是祭祖。凡遇重大节日,首要的就是祭祀祖先,追根溯源,不忘祖先之恩,不负祖先之德。汉人最重要的是“返祖归宗”,对一个汉人最严重的指控和最恶毒的辱骂是“数典忘祖”。

        冬至也不例外,皇家祭天,百姓祭祖,各有一套严格而庄重的仪式。这些仪式今天几乎看不到了,皇帝没有了,皇家仪式自然不会有了。各地宗族祠堂几乎消失,同宗同族的人想祭祖也没地方,大多变成散户各自扫墓。

        每年都有冬至扫墓阻断交通的消息报道,表明现在的人也越来越重视这个节气,传统在慢慢回归。

        精神意义上的冬至传统消失了,物质意义上的冬至传统却延续了下来,就是“吃”。其实吃里面也保留了团圆、团聚的传统意义,只是没那么严格。

        冬至究竟吃什么?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其实大可不必争论、纠结吃什么才算正宗,本来就没有定论。

        古代交通物流不便,吃什么主要取决于本地产什么。北方是小麦产区,自然是吃以面粉为主的食品,饺子。南方是水稻产区,自然是吃以大米为主的食品,汤圆。

        不要说古代,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北方城市想吃碗米饭都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在古代要规定全国冬至这一天只能吃饺子或者汤圆,都是件异想天开,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时至今日,各地过冬至时也都按照各自的饮食传统来进行,没有统一的要求,唯独有一样食材被各地人所接受,出现在冬至必吃的菜单上,那就是羊肉。

        大概还是因为羊肉在中国人餐饮意识里属于“温补”类食材,既能满足大快朵颐地吃肉的口腹之欲,又能达到滋补身体保暖延年的养生之愿。再加上现在物流畅通,羊种改良,烹饪方法多样,爱吃羊膻味和不爱吃羊膻味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吃的那一道羊肉美食,何乐而不为呢?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平安皮包如意馅,冰天雪地不觉寒。

        南方吃汤圆,北方吃饺子,自古如此。  

        汤圆本来就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吃汤圆没有什么传说故事在里面,就是取汤圆“团圆”、“圆满”的寓意。

        吃饺子、馄饨、赤豆糕,包括吃狗肉等民俗都有传说故事在里面,这些传说故事都晚于殷周时期。

        吃饺子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汉代医圣张仲景,就像传说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一样。相传张仲景原为医官,告老还乡时正是大雪隆冬时节。他看见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就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捏成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驱寒矫耳汤”施舍给乡亲吃。乡亲们服食后,冻烂的耳朵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这种“捏冻耳朵”吃,说是冬至吃了饺子不冻人。

        吃馄饨的风俗,也起于汉朝,却是为了泄愤的,就像吃油条是为了发泄对秦桧夫妻的愤怒一样。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祈求平息战乱,安享太平。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后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狗肉的习俗也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而且混身发热,头上冒汗,于是称赞冬至吃狗肉真好。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从狗的喜爱和受西方宠物文化影响,吃狗肉的现象越来越少,除了个别有传统习惯的地方外,几乎没多少人吃了。

        吃赤豆粥的习俗,有点像过年放鞭炮吓唬“岁”这个恶鬼。相传南方部族首领共工的儿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因这个疫鬼最怕赤豆,所以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粥,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过了就开始数九,从一九数到九九,白昼的时间也一天天开始变长。冬至一阳生,慢慢聚集的阳气很快就会驱散寒冷,回暖大地,预示着春天已经不远了。

        从冬至开始的数九也很有意思。从明代开始,出现“九九消寒图”,写九画九,有雅有俗,妙趣横生。而不论雅俗,表现出来的都是人们对春天的期盼。

        写九是选九个笔划为九的字打成空格,共九九八十一划,每天填一划。清代宫廷最常用的一句话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文人则喜欢用九个字来写春联。比如,上联: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下联: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上联: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

        画九是画一枝素梅,上画九朵梅花,每朵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每天用颜色染一瓣。最神奇和雅致的是出自女性之手的“晓妆染梅”。

        明朝有女性冬至日在梳妆台上画一枝梅花,早上化妆时用胭脂画一花瓣,九九八十一天后,变成了一枝杏花,已是春回大地。

        明代诗人杨允浮对此赞不绝口,特地写了一首诗:

        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初回。

        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画九中最通俗的是画格子钱。画九十一个格子,每格中间画一个形似铜钱的圆,每天涂一个。有趣的是对涂法有要求,“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实际上成了个天气记录表。

        还有很多很多种方式,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关于冬至的文化,是中国独有的,应该好好珍惜和保存。

        冬至大如年,各位朋友过年好!过年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