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迪斯尼:创新理念打造“欢乐帝国”竞争力

 刘昆山书苑 2021-09-08

迪斯尼:创新理念打造“欢乐帝国”竞争力

刘昆山

美国沃特·迪斯尼(Walt Disney)公司是享誉世界的娱乐企业,开创并主宰了一个全新的卡通企业领域,开创了跨国经营的迪斯尼主题公园产业,成为世界娱乐业的楷模。19983月美国《财富》杂志通过一万多名各行各业工商界人士的评选,迪斯尼公司被评为全美最骄人的十大明星公司之一。迪斯尼公司以创新理念起家,本着“在娱乐之中学习知识”的原则,构建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了举世无双的“欢乐帝国”。迪斯尼公司先后创造了栩栩如生的米老鼠、唐老鸦等诸多卡通人物,成为全世界儿童心目中的神灵,迪斯尼的功业名垂青史。

迪斯尼公司在《财富》2003年度世界500强排序第165位,年收入253.29亿美元。

一、“欢乐帝国”的成长发展历程

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是沃特·迪斯尼。迪斯尼公司的前身是创建于1919年的伊沃克斯—迪斯尼商业美术公司。

具有美术天赋的沃特·迪斯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由志愿担任红十字救护队驾驶救护车的司机从法国归来后,想到《堪萨斯城明星报》求职当漫画家,但遭到拒绝。沃特·迪斯尼与乌布·伊沃克斯于1919年成立了伊沃克斯—迪斯尼商业美术公司。沃特·迪斯尼在事业中有两个金牌搭档,一个是其兄罗伊·迪斯尼,兄弟俩是艺术创作与事业管理上的搭档;另一个是乌布·伊沃克斯,他是沃特·迪斯尼卡通艺术创作中的得力助手。乌布·伊沃克斯绘画技艺一流,能将沃特·迪斯尼的构思用卡通形象表现得尽善尽美。据说,米老鼠是沃特·迪斯尼的构思,米老鼠卡通形象的设计却是出自乌布·伊沃克斯之手。他不但画得好,而且画得快,在卡通世界,创下一个工作日手绘700张卡通画的惊人纪录。伊沃克斯—迪斯尼公司成立后,两人每周工作七天,每天拂晓开始,一直忙到深夜,他们找遍了所有门路,仅找到一项业务,不到一个月,伊沃克斯—迪斯尼公司就停业了。

沃特·迪斯尼与乌布·伊沃克斯找到堪萨斯城电影广告公司一份周薪40美元的工作。这家公司制作60秒钟的卡通广告影片在电影院中播放。沃特·迪斯尼在工作中学会使用基本的动画工具,用相机拍下一系列图画,制造连续动作的幻觉。沃特·迪斯尼对动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步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是在娱乐事业上求发展。1920年,沃特·迪斯尼同在堪萨斯城电影公司工作时的合作伙伴、画家艾渥克合作,组成笑影公司,制作卡通短片。在第一部影片《爱丽丝历险记》尚未完成时,这家电影广告公司破产倒闭了。1923年,沃特·迪斯尼离开堪萨斯前往好莱坞创业,影片经销商温克勒在看过《爱丽丝历险记》后,建议并鼓励他把影片拍完。于是,沃特·迪斯尼和他的哥哥罗伊·迪斯尼在叔叔家的车库中成立沃特·迪斯尼兄弟电影工作室,将影片拍摄完成。温克勒以每部1500美元的价格,订购了六部《爱丽丝历险记》。此后,沃特·迪斯尼创造出第一个成功的卡通兔子,合作伙伴查理·明池命名为“幸运兔子奥斯瓦”。1928年,查理·明池利用卑鄙手段窃得这个卡通人物的所有权。与查理·明池决裂回到加州后,沃特·迪斯尼画出第一张造型像他自己的老鼠卡通人物,闻名遐迩的“米老鼠”从此诞生。19281118日,以米老鼠为主角的《蒸汽船威利》在纽约首映。1930年,沃特·迪斯尼兄弟电影工作室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签约,以每片7000美元的价格委托哥伦比亚发行米老鼠影片,利润平分,但版权坚持归沃特·迪斯尼所有。此后,米老鼠故事书、米老鼠连环漫画相继出版。

1933年,迪斯尼兄弟电影工作室设立学校,以自己的方法训练年轻的卡通画家,供给他们最好的原料及素材,教导他们最先进的电影科技。同年,沃特·迪斯尼推出第一部彩色卡通影片《花与树》。1934年,沃特·迪斯尼兄弟电影工作室扩充为187人。与作家、画家、音乐家并肩合作的沃特·迪斯尼视自己的工作室为“创意工厂”,相继创造出唐老鸭、高飞狗,还有布鲁托等卡通人物。193712月《白雪公主》首映。1940年,迪斯尼公司负债高达450万美元。为减轻债务,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售出价值400万美元的股票。同年,拍摄卡通剧情长片《木偶奇遇记》和《幻想曲》。1942年制作《小鹿斑比》。

1954年,沃特·迪斯尼与ABC签约进军电视,并亲自主持电视节目“迪斯尼乐园”和 “米老鼠俱乐部”。1955717日,洛杉矶迪斯尼乐园建成开张,引起巨大轰动。   

19661215日沃特·迪斯尼因肺癌病逝,享年65岁。

1971年,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迪斯尼世界建成开张。1983年,日本东京迪斯尼乐园建成。1992年,欧洲迪斯尼乐园建成。该园位于法国巴黎以东32公里,占地5000英亩。它是继美国洛杉矶、佛罗里达和日本东京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迪斯尼乐园,是欧洲最大的文化娱乐度假中心。这座规模宏大的度假中心包括了30个娱乐项目,其中有20世纪初的美国城镇街道、边疆乐园、探险乐园、幻想乐园和发现乐园5个部分。2001年,欧洲迪斯尼乐园共接待游客1220万人次,门票收入相当于埃菲尔铁塔和卢浮宫的总和。

20世纪90年代,迪斯尼公司又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影片,包括《谁杀了兔子罗杰》、《狮子王》、《玩具总动员》等,再次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199911,迪斯尼公司与香港达成协议,双方合作在香港大屿山竹篙湾兴建迪斯尼主题公园及度假村,迪斯尼主题公园第一期预计在2005年完成。2001年,迪斯尼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罗伯特·艾格表示,有意在北京开办迪斯尼乐园,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2年,法国建成第二座迪斯尼乐园,名为:“沃尔特·迪斯尼摄影棚”(Walt Disney Studios)在巴黎以东40公里处。

20037月,迪斯尼公司同几家无线通信公司和手机制造商谈判迪斯尼公司开发面向手机的电子游戏,游戏内容主要基于《怪物公司》和《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等迪斯尼公司拍摄的电影。迪斯尼公司希望建立一种无线娱乐服务,并吸引欧洲和美国的无线通信运营商向各自的用户转售这种服务。

二、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技能和技术,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具体说来,核心竞争力是指能给企业带来市场竞争优势的不同技术系统、组织管理系统的有机融合。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是企业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一旦拥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够依托这一竞争优势迅速占领目标市场,赢得客户的信任,形成自己独特的消费群体。它不仅仅是对消费者现时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它能引导消费者,激发新的消费需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产生于某些具体的要素,但它的功能会渗入企业拥有的全部资源之中,体现在企业经营的一切方面。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核心地位,能显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核心竞争力对企业、顾客具有独特的价值,对企业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具有特殊的贡献。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形式,也是企业不断适应环境、实现自我超越的必然过程。迪斯尼公司作为一家跨国经营的娱乐企业,其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提升,主要依靠创新理念的运作,通过实现“硬件”上的技术创新和“软件”的组织创新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米老鼠、唐老鸭、兔子罗杰等长期以来受到全世界人民欢迎的迪斯尼名角,以及建在世界多处的迪斯尼乐园,都是创造精神的产物。创造性思维为迪斯尼成长提供所需的“激情”燃料,对新思维的执者追求是迪斯尼成功的“金钥匙”。迪斯尼公司培育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迪斯尼公司让员工们的思维有自由驰骋的天地。

1、“欢乐帝国”的创新奇迹

在迪斯尼世界,理想的实现靠的是创新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新奇的创意,精心的策划,踏实的实践和不懈的努力。在沃特·迪斯尼奉行的理念指引下,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产生了超常的繁荣,使“欢乐帝国”不断成长壮大,蓬勃发展。由于沃特·迪斯尼对新技术的执著,总是要求完美,使他常常不考虑制作影片的成本,巨额的支出造成长时间的财务艰难。但是,也正是由于他的执著,他用技术创新取悦顾客,终于将迪斯尼构筑成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欢乐帝国”。

    沃特·迪斯尼创造的第一个奇迹就是举世闻名的“米老鼠”

沃特·迪斯尼制作第一部卡通影片《爱丽丝历险记》时,就突发奇想,要把真人放入卡通影片中,其中的爱丽丝由童星出演,将真人置身于卡通世界中,获得了成功。沃特·迪斯尼在创造第一个成功的卡通兔子“幸运兔子奥斯瓦”后,又创造了富有生命力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先后拍摄了三部米老鼠影片:《飞机奇遇》、《奔驰的高卓人》和《蒸汽船威利》。第三部影片《蒸汽船威利》不只是动作片,而且由沃特·迪斯尼亲自为米老鼠配音,从此改写了卡通影片无声的历史,《蒸汽船威利》在纽约首映,引起巨大轰动,成为商业巨“鼠”的第一声“怒吼”。米老鼠会说话的时候才意味着它真正的诞生,这种轰动是米老鼠诞生之初无法相比的。可以看出采用创新技术而取得的成功具有重大的意义。米老鼠一夜成名,很快就成为全国的明星,不仅是儿童,许多大人同样为米老鼠着迷。《蒸汽船威利》的成功使沃特·迪斯尼一鸣惊人。他成为第一个发行一部有商业价值的有声动画片的制作者。为了让米老鼠开口说话,沃特·迪斯尼甚至变卖了最心爱的汽车进行投资。正是执著与努力,才使他获得空前的成功。创新的代价是很高的,但是风险与效益的关系是成正比的,经历特大风险才能收获特大利益。由于《蒸汽船威利》的成功,迪斯尼兄弟电影工作室的业务应接不暇,以每月一片的速度推出米老鼠新片。在哥伦比亚公司的帮助下,迪斯尼的卡通片在全球发行,到1930年时,米老鼠已经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卡通人物。沃特·迪斯尼积极拓展米老鼠的商业领域。沃特·迪斯尼出版米老鼠故事书,第一年就售出将近十万册。又与“国王漫画”公司签约,出版米老鼠连环漫画。

沃特·迪斯尼在卡通影片领域创造唐老鸭的形象和《白雪公主》等卡通剧情长片

1933年,沃特·迪斯尼推出第一部以彩色电影摄影机制作的名为《花与树》的卡通影片。新技术的采用,又一次大获成功。这部影片为沃特·迪斯尼赢得一座奥斯卡金像奖。1934年,沃特·迪斯尼在系列的《聪明的小母鸡》中造就了第二号成功的角色:唐老鸭。同年,沃特·迪斯尼决定首开好莱坞先例,制作如一般电影长度的卡通剧情片,题材是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他在影片中力求真实,先雇舞者穿上戏服,拍摄影片,再根据影片,画成一张张的卡通底稿。《白雪公主》在制作过程中,沃持·迪斯尼坚持高质量原则.毫不吝惜成本,预算一再追加,预算原定为25万美元,实际成本突破了100万美元。在《白雪公主》的首映式上,几乎所有的好莱坞要人都来看这部卡通片,全美观众也都涌进电影院。《白雪公主》很快就赚回成本,首次发行收入高达850万美元。《白雪公主》影片获得奥斯卡特别金像奖。沃特·迪斯尼兄弟俩决定投资10万美元购买加州波本51亩的土地,建一座最好的卡通制片厂,沃特·迪斯尼称它是“为白雪公主建的片厂”。片厂依照沃特·迪斯尼的梦想建盖,包括他喜爱的树木、小屋和小桌子,整体看来像个非常忙碌的小镇。沃特·迪斯尼专心致力制作的第二部卡通长片《木偶奇遇记》耗资260万美元,比《白雪公主》更精雕细琢。员工制作了175个木偶后,沃特·迪斯尼才挑到一个满意的。1940年初,天才卡通画家乌布·伊沃克斯又回到沃特·迪斯尼身边,同时他改进了多层次摄制法。其目的在于把绘好的图拍摄成许多层次,形成立体感,这种技术可以使“木偶奇遇记”中的人物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乌布·伊沃克斯的多层次摄制法被广泛使用是这部片子投资直线上升的主要技术原因。这种摄制方法的应用使得每小时只能处理4英尺的胶片。这部片子的片头部分长度只有45秒钟,却耗资4.5万美元,每秒成本1000美元。随后制作获奖的第三部卡通剧情长片《幻想曲》。该片是第一部有米老鼠出现的卡通长片,没有对话,只有曲目之间的旁白。全片请名指挥史特考夫斯基为影片选曲配乐,以卡通表现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和穆索斯基《荒山之夜》等古典音乐作品。1942年制作完成第四部卡通剧情长片《小鹿斑比》。

沃特·迪斯尼的创新还表现在野生动物纪录片和电视节目上

在制作卡通片的同时,沃特·迪斯尼还创新拍摄野生动物纪录片,构成一系列的“野外奇观”影片。沃特·迪斯尼推出该系列的第一部影片《海豹岛》,记录阿拉斯加皮瑞比娄岛上活泼海豹的生活情景。《海豹岛》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20世纪50年代中期,沃特·迪斯尼在试做了几个电视节目之后,于1954年与ABC签订长期独家合约,成为第一个进军电视的好莱坞名制片。沃特·迪斯尼亲自主持电视节目“迪斯尼乐园”,内容包括介绍卡通及生态影片。沃特·迪斯尼本人的魅力果然在小屏幕上与卡通人物一样惊人,开播第一季,收视率高达41%。次年,沃特·迪斯尼又制作了新节目“米老鼠俱乐部”,更加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沃特·迪斯尼创造的最大奇迹是修建“迪斯尼乐园”和“迪斯尼世界”

沃特·迪斯尼是一位创意无穷的天才,也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天才,世界知名的迪斯尼乐园正是他观察、借鉴、思考、创意的结晶。在1948年的备忘录中,沃持·迪斯尼首次提及“米老鼠公园”的设想。在委托史丹福研究院作过研究之后,沃特·迪斯尼选中洛杉矶以南25英里处、靠近圣塔安钠公路的安那罕市买下60亩园地。为了筹建“迪斯尼乐园”,沃特·迪斯尼正式组建沃特·迪斯尼公司,倾注毕生积蓄,从事这项冒险活动。迪斯尼乐园筹建过程中,如何使立体的东西能够动起来是一个难题。在乐园中“总统之厅”是用来展示美国历史的,具体是把每位美国总统做成真人大小,综合了声音、动作和电子技术,故称为“声动电子塑像”。沃特·迪斯尼的眼光再次超越了他在好莱坞的同僚,他主张:“迪斯尼乐园的理想:希望人们能够在这里寻找到快乐和知识。”这地方,是父母子女享受天伦之乐的好场所,也是教师施教、学生求知的最佳途径。人们可以在这儿观赏、了解到自然和人类的奇迹。

1955717日,迪斯尼乐园开张,电视实况转播,轰动一时。迪斯尼乐园主要包括五大部分:根据沃特·迪斯尼回忆童年时见过的一条街修建而成的“美国一条街”;展现未来世界景象的“明日乐园区”;能满足人们探险愿望的“冒险乐园区”;把人们带到迪斯尼动画片描写的梦幻世界中去的“神奇乐园区”;再现古老美国西部的“拓荒乐园区”。乐园为人们纵览历史、幻想未来提供了可能。迪斯尼乐园非常成功,第一个星期就超过17万人入园游览,门票大人1美元,小孩50美分。仅在开放的头6个月中,就有300万人慕名而来,在来访的人中有11位国王、王后,24位州政府的首脑和27位王子、公主。

迪斯尼乐园是当时全美国最大的综合乐园,也是第一座完整的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更是沃特·迪斯尼过去30多年来心血创作的动态演示场所。游客可以在大道上漫步,与穿着米老鼠服装的演员合影,也可以走进“睡美人”的古堡游玩;拓荒乐园区呼应电视节目主题,有数十种游乐设施;冒险乐园区有丛林之旅;明日乐园区则有模拟月球之旅。这座家庭乐园也像迪斯尼的卡通片一般力求逼真,是个真实的奇幻世界。沃特·迪斯尼的人造世界迅速超越美国的自然奇景,成为旅游胜地。迪斯尼乐园吸引的游客人数,超过黄石公园、大峡谷和优美胜地等国家公园游客的总和。

1958年,沃特·迪斯尼开始计划扩大乐园规模,筹建迪斯尼世界。1965年选定地点,购买佛罗里达州奥蔚多市郊2.7万亩的土地,花费500万美元。沃特·迪斯尼说:“这是迪斯尼公司42年来所从事的最大计划,我们想要一个有教育意义的公园,一个使家庭团聚、对社会国家有益的地方。”新乐园不只是原来迪斯尼乐园的东岸翻版,整个园区设计具有都市计划的精神,园内有旅馆及休闭度假设施,还有极富远见卓识和教育意义的明日世界中心,并有各种建筑介绍全球不同的国家。迪斯尼世界造价4亿美元,于1971年正式开张。为了纪念沃特·迪斯尼,佛罗里达州的迪斯尼世界改名为沃特·迪斯尼世界。1983年,日本东京迪斯尼乐园建成。1992年,欧洲迪斯尼乐园建成。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迪斯尼乐园。1999,迪斯尼公司与香港达成协议,双方合作在香港兴建迪斯尼主题公园2002年,法国建成第二座迪斯尼乐园。构建乐园的创意在世界开花结果。

2、创新理念是创造奇迹的源泉

沃特·迪斯尼创造了无数奇迹,给世界带来无限欢乐。这些奇迹的创造来源于他的创新理念,以及由这些理念构筑的创新哲学。

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深刻理解

沃特·迪斯尼创造的奇迹首先来源于对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创作与观众关系的深刻洞察。艺术,其目的是实现与观众的沟通,而传播的信息与观众的知识、生活、心理相匹配则是达成沟通的主要因素。沃特·迪斯尼认为:“卡通的首要责任是生活和动作卡通化,即把事物通过观众的想象呈现在银幕上,而不是把动作或情形拍摄下来或绘出来,要把现实生活所遇到的事物卡通化,或把我们今天所想的奇妙地表现出来。许多人在研究真实的动作时,常有不正确的想法,他们认为我们的目的只是把这些动作照原样画出来。这些想法应该从根本上铲除掉。”他深信:“如果不了解真实的事物,就不能根据真实的事物创造出奇想妙事来。”沃特·迪斯尼的观点是:艺术和观众息息相关,艺术源自生活而不是脱离生活。艺术只有反映生活,才能吸引观众。艺术把生活中有意义的东西进行想象、加工,丰富、夸张、升华,反映出来,演绎给广大观众欣赏。当沃特·迪斯尼的创业处于低谷时,他疲惫地登上回加州的火车。在车轮滚动的声音中.沃特·迪斯尼想到了小老鼠。“我对老鼠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沃持·迪斯尼日后说:“在深夜工作时,它们聚集在废纸篓旁。我把它们抓起来,放在桌上的小笼子里,其中有一只还跟我特别要好。”回到加州后,沃特·迪斯尼画出第一张造型像他自己的老鼠卡通人物,并且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Mickey Mouse(米奇老鼠)。从此,这个长着大耳朵、戴着白手套,有幽默表演天赋的小老鼠把迪斯尼式的童话、梦幻和欢乐播撒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实际上米老鼠蕴含着沃特·迪斯尼的不幸遭遇和他的人生感悟。米老鼠改变了沃特·迪斯尼的事业,也改变了他的一生。迪斯尼公司的米老鼠卡通片在哥伦比亚公司的帮助下在全球发行,米老鼠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为什么米老鼠会如此受到世人喜爱,沃特·迪斯尼认为,米老鼠之所以受众人喜爱,是因为米老鼠是个好“家伙”,诚实善良、幽默顽皮、快乐单纯,虽是个小人物却具有尽力而为的精神,从不蓄意伤害别人,却常常遭受无妄之灾,但每次却又能平安度过。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它能给人带来一种欢乐的体验,给人提供一个童话世界,提供一种梦境。人们对米老鼠寄托了对善良的弱者的喜爱和同情。沃特·迪斯尼赋予米老鼠一个可爱的形象,其相貌好像一个新生婴儿——大头圆肚子、小胳膊小腿,具有既深沉又不失天真的基本特性。米老鼠的面部更具表情,尤其是它的眼睛更有神情,它的动作更为复杂。沃特·迪斯尼还不断改变着米老鼠的性格,它自作聪明人的态度被更为合理的幼稚所取代,举止更加文雅、彬彬有礼。米老鼠成为世界明星,同时成为热门的广告人物。国际乳品公司生产米老鼠蛋卷冰淇淋,第一个月就卖出了l000万份。可见人们对米老鼠的喜爱程度。

实现“家庭共享”的艺术追求

沃特·迪斯尼的作品并不是只适合某一部分人,事实上从咿呀学语的儿童到八旬老翁都喜欢他的作品。迪斯尼影片追求的是“家庭共享”。能够“家庭共享”的东西不会充斥着暴力和邪恶,而是洋溢着真善美。“家庭共享”,从沟通上说,则要做到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创作要做到“家庭共享”,不是追求标新立异。沃特·迪斯尼告诫卡通制片人:“不要搞什么前卫派的东西,夸夸其谈的艺术是不够的,得要人们喜欢才行……”。在沃特·迪斯尼会议室的墙上醒目地挂了一张迪斯尼乐园的空中摄影地图,而地图表则是一张放大表。表上标明《综艺》杂志列出的电影史上最赚钱的电影。20世纪60年代初排名前50名的电影片之中,便有7部是迪斯尼电影。自从迪斯尼公司开始摄制其他制片公司不愿意摄制的“全家共享”的电影之后,每年总有一两部进入前50名之内。沃特·迪斯尼曾对一名记者说:“我把这张表挂在这儿,是想研究研究哪些片子最赚钱,大部分赚钱的影片并不性感,但能做到全家共享。”沃特·迪斯尼对影片严格要求,坚持每一部片子都要保持“迪斯尼影片”的风格,他说:“迪斯尼是一项标准,是大众脑中的一个形象,在他们想来,迪斯尼是一种娱乐,是一种全家共享的东西,这一切都归结于有高度质量保证的迪斯尼深刻的说服力……”

保持童真,创造欢乐

迪斯尼影片洋溢着真善美,沃特·迪斯尼的作品不是说教而是在曲折动人的影片中散发着一种天真,这种天真沟通了所有年龄阶段的人,成为所有年龄段沟通的连结点。他的致胜法宝就是唤起“孩子气的天真”。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的评论中所说:“沃特·迪斯尼,他明白纯真的童心绝不会掺杂成人的世故,然而,每个成人却保留了部分未泯灭的童心。对小孩来说,这个令人厌倦的世界还是崭新的,还是有着许多美好的东西;迪斯尼努力把这些新鲜、美好的事物为已经厌倦了的成人保留了下来,这是全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沃特·迪斯尼一生以为人们创造欢乐为神圣使命。评论又说:“他以他的欢乐世界,治疗或者安慰精神有问题的人;他做到的,可能比全世界的精神病医生还要多。在这个所谓文明的世界,几乎没有人不曾花过数小时沉浸在他的思想和想象之中,沃特·迪斯尼总是有本领让文明人感到心情更舒畅些。”不论什么人,都向往童年,怀念童年,即使是不幸的童年也有其天真灿烂的一面。“返老还童”已是有几千万年历史的老人们的幻想了。 世界电影史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像沃特·迪斯尼那样能如此深刻地意识到电影的娱乐价值,又如此成功地把握了观众娱乐心理。“孩子气的天真”,纵然有多种解释,但有一点恐怕是共同的,即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看大人、看同伴、看好人,看坏人。在这种眼光看来,“大恶狼”是个可笑的恶棍而非残忍的恶棍。沃特·迪斯尼常到他的乐园走走,热情的游客有时会把自己的孩子递给他。沃特·迪斯尼抱起孩子,会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可见孩子的天真是多么有魅力!哪怕是孩子的淘气,都是可爱的。以“孩子气的天真”作为创意表现的根本支柱,是沃特·迪斯尼的一大发现,这一发现,是他对卡通业、娱乐业的一大贡献,对这一贡献,人们给予他亿万美元的回报。

追求用精湛的技术来表现

沃特·迪斯尼主张,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内涵,必须以精湛的技术来表达。他对卡通乃至乐园技术的追求,永远不会满足,永远不会停止。在卡通的有声化、色彩化等划时代的技术的吸取、运用上,沃特·迪斯尼敢为人先,甚至不惜血本,不怕倾家荡产。他还在迪斯尼制片厂设立了技术研究部,让第一流的卡通绘画大师乌布·伊沃克斯亲自去发展。发展出“多层次”摄影法等等一系列新技术。他逝世以后,这一传统仍得到发扬光大。尤其是在三维电脑动画技术创新上,更是成绩斐然。在近年创作的《狮子王》、《玩具总动员》等等轰动一时的卡通片上,将电脑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遂有“电影魔术师”之誉。

大约是1930年到1942年期间,沃特·迪斯尼把动画片从一个单纯的娱乐业转变成一种全新的艺术。他利用科技手段创造了由故事、声音和色彩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体。《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1937年上映时为他总共赚得850万美元。这部电影获得了学院奖。不少人认为它是最优秀的一部电影。该片再次发行时,同样受到了欢迎,使它名列50部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之首。

美国《父母》杂志为表彰沃特·迪斯尼为儿童做出的卓越贡献,授予他一枚奖章,并请南加州大学的校长鲁弗斯·B·冯·克半斯米德博士亲自给他授奖。金氏电影公司报业的辛迪加专栏作家J·P·麦克沃伊发表了一封致迪斯尼的公开信,赞扬他为电影业的总体形象所作的重要贡献。麦克沃伊宣称:“好莱坞为你高兴得欣喜若狂。我发现你唯一的缺点是拍的影片还不够。要是我有办法,就会把所有的制片厂都交给你,从此以后所有的电影都由你来拍……”沃特·迪斯尼已名扬四海,并超越了大众文化与“严肃”艺术的界限。一些国际性的电影杂志已像评论查利·卓别林、巴斯特·基顿、D·W·格里菲斯、F·W·默诺等国际知名电影制片人的影片一样,深入剖析了沃特·迪斯尼的动画片。

3、创新理念整合的创新团队

迪斯尼公司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创新精神不断整合形成一支强大的创新团队,创造了一个繁荣的“欢乐帝国”。迪斯尼公司始终坚持创办初期的宗旨:为家庭娱乐业持续不断地提供最优秀的创新节目。在种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已成为迪斯尼公司神圣的使命,成为迪斯尼公司不断发展前进的精神动力。迪斯尼公司以创新理念为核心,形成了企业独特的价值观:(1)千方百计激发员工和团队的创意与想象力;(2)树立坚定的必胜信念;(3)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上帝;(4)勇于进行合理的冒险;(5)强化公司的经营理念;(6)注重大局,整体着眼;(7)持之以恒,刻苦努力,不畏艰难;(8)追求完美,不放过任何可能导致错误的细节;(9)加强团队间的沟通;(10)全力支持员工的一切创新活动。

沃特·迪斯尼认为优秀的节目,并不是依赖于表面令人眼花缭乱的壮观场面,而指的是一种完全创新的精心制作方法,一种能够为广大观众带来欢乐的节目。要达到目标既需要一批供应商和合作者,又需要一批天才的、具有献身精神的、忠诚的工作人员做出贡献。正是由于一贯奉行以人为本,向公众承诺创造最优秀节目的原则,使迪斯尼公司以创新的标准,制作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

沃特·迪斯尼最注重的是发展其员工的创意和想象力。他知道创造能力的源泉经常因公司内部的等级划分而消失,没有人愿意去开发创造力。迪斯尼公司不但欢迎所有雇员的新观点,还主动地努力实现这些新观点。沃特·迪斯尼知道,在观点成功地变为创新成果之前,要具有坚定的信念,非凡的智慧和魄力,相信员工、相信顾客,做到诚实、可靠、忠诚,并尊重别人。无论是制作卡通片,还是建立一个个主题公园,迪斯尼都拒绝用伪劣产品欺骗他的观众。19402月放映《皮诺曹》时,《纽约时报》把它称为迄今为止最好的卡通片。但《皮诺曹》的诞生却颇为困难。这是木偶制作者和他的儿子皮诺曹创作的活灵活现的木偶故事。这个故事的制作花了6个月的工夫,当动画家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心绘制到一半时,沃特·迪斯尼却叫大家停下来。他说皮诺曹看起来太僵化了。前期的制作费用已经花掉50万美元,沃特·迪斯尼毅然决定废止不用,另请一名叫金博尔的年轻天才动画画家重新设计。金博尔设计的皮诺曹看起来更像个人而不像只虫,它包含了所有不同年龄孩子的希望。制作完毕之前,《皮诺曹》花了300万美元,比任何其他动画片花的都多。但这部经典电影却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沃特·迪斯尼重视倾听员工的意见。迪斯尼乐园在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时,沃特·迪斯尼总要亲临现场检查每一个细节。他与员工打成一片,夜以继日地工作,甚至废寝忘食,从场景设计到画面,从音乐到绿化树木的种植乃至垃圾箱的设计无不浸染着他的心血。但他却做出一些超乎寻常的事情:他常常叫迪斯尼乐园的工作人员,从电工到行政人员,来测试所完成的每一部分。公园开幕那一天,一切都迫在眉睫,沃特·迪斯尼却请看门人、电梯操作者、或者其他层次较低的雇员对即将启动的一种新产品或服务提出批评意见。他要求一切都做得尽可能地完美,不漏掉任何细节。事后证明,他的做法是对的。迪斯尼乐园在一个表现恃强凌弱的故事《加勒比海盗》里缺少某种东西。一个建筑工人,在乐园内游玩之后,找到老板,告诉他“缺少点东西,但我想不出是什么”。“再去试一试,直到找到为止。”沃特·迪斯尼告诉他。最后,这个工作人员终于发现毛病之所在。在赤道气候条件下,晚上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萤火虫,但在这里却没有。一条简短的意见,令沃特·迪斯尼非常高兴,他亲自监制,保证在《加勒比海盗》剧中的夜晚有萤火虫飞来飞去。

在卡通片的制作过程中,良好的团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制作动画片的总裁和副总裁以及经理和董事会副主席一起讨论各个部门汇集的意见,确定最佳方案。随着工程的进展,导演、艺术指导、幕后指挥全都加入到献计献策的计划讨论中,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然后进行动画绘图、拍摄、配音、剪辑,一直到电影拍完。影片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迪斯尼公司还把自己团队合作的理念体现在其作品中。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有7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开心果、瞌睡虫、博士、害羞鬼、打喷嚏、爱生气和糊涂蛋。虽然他们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但他们永远是一个集体,他们每天清早一起吹着快乐的口哨出去工作。尽管7个小矮人的天赋和个性不同,但通过共同努力,他们能实现共同的目标。在这里“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最能说明沃特·迪斯尼对合作价值的信念。

在迪斯尼公司内部有种方法叫集体公开讨论,这是沃特·迪斯尼创造出的一种征集员工建议的方法。沃特·迪斯尼让工作人员把想法或创意写在卡片上,然后挂在一块板子或墙上,供大家观看,他还让画家把自己的草图按照次序钉在工作室墙上的。这种方法显得形象、生动,而且系统,保留了整个过程各个阶段解决问题产生创意的灵活性。集体公开讨论的做法是沃特·迪斯尼在1928年创作动画片时想到的,为了制作完成完整的动画故事片,他绘制了成千上万张草图,而当时拍摄一部完美的动画片并不需要这么多。完成的草图按照事先定好的解说顺序堆放成一摞,然后由摄影师来拍摄。员工们则在一间审片室里观看。但是随着草图的大量增加,这些草图很快就会堆满整个工作室。为了有一个良好的顺序,沃特·迪斯尼让他的艺术家们将他们的草图展示在一个巨大的纤维板上。当草图全部完成的时候,早期的初稿也还保留在这块板子上。如果故事的发展有问题,或者卡通人物未能按沃特·迪斯尼的要求完成,就可以随时进行改动,并且把各种草图来回调换,改变方向,插入他认为过去遗漏的东西,或是去掉一些他认为没有意思的图片。集体公开讨论的过程是一种逻辑性的发展过程。它始于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然后用创造性的、相互讨论创意和建议的方式,直到最终找到所需的解决方式。对一个团队来说,能否有开诚布公的沟通很重要。集体公开讨论是一种交换意见和观念的最理想方式。它能使讨论在公开的场合进行,并且能够发挥集体创造力,找出一种通行的办法。这种方式还能有助于克服部门之间的障碍,因为它鼓励的是面对面的交流,而且适合不同个性的人们进行共同的交流。在不断的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结果就是加强了这个团队的凝聚力。这种有意义的相互交流方式,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

沃特·迪斯尼十分清楚训练和练习在一个人成才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追求完美的基础上,他固执地坚持对他所有的员工进行艰苦的培训。迪斯尼公司为此建立了一所“大学”。迪斯尼大学建在迪斯尼乐园和迪斯尼世界里,或在迪斯尼经营的其他场所。他们必修课程的学制是短暂的,但却以严格著称。每一位新雇员,上至高级经理,下到临时职员或导游,都必须在上岗之前进行培训。培训按照典型的迪斯尼方式进行,员工们学到的是对迪斯尼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沃特·迪斯尼把培训看成是对公司未来进行的基本投资。

迪斯尼公司始终坚持创办初期的宗旨:为家庭娱乐业提供最优秀的节目。迪斯尼公司已经把这种经营理念和价值观作为神圣的使命,与迪斯尼品牌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仅植根于迪斯尼公司员工的心中,也植根在广大观众的心中,成为迪斯尼公司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

三、创新是企业之魂,活力之源

迪斯尼公司靠沃特·迪斯尼和众多艺术家创造的米老鼠唐老鴨、白雪公主等无数个卡通人物形象,给孩子们、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欢乐,创造了遍布世界各地的迪斯尼乐园,营造了一个“欢乐帝国”。迪斯尼公司的案例告诫我们,创新是企业之魂,创新是企业的活力之源。迪斯尼公司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经济,企业家精神的根本是创新精神,企业管理思维的源泉是创新思维,企业竞争战略的精髓是创新战略,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是创新能力。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迪斯尼公司首席行政长官(CED)迈克尔·埃斯纳回顾迪斯尼公司在创业者沃特·迪斯尼之后仍然得到持续发展时,深有感触地说:“创造性思维为公司成长提供了所需的燃料,对新思维的执者追求是成功的金钥匙”。19986月,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它的第36部动画故事片《花木兰》,它的蓝本是教科书中的乐府名篇取材于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我们没有发现这一名篇可以在世界动画史上再焕发出金子一般的光彩美国人把目光投向神奇的东方,2000余位迪斯尼艺术家耗时8年,用原作的内核和主脉,加以现代的改编与包装,制作出了许多中国人一边击节赞赏一边自叹不如的好电影。这就是创新的魅力。

创新的奇迹来源于创新的理念。迪斯尼公司基于沃特·迪斯尼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深刻理解,实现“家庭共享”的艺术追求,保持童真,创造欢乐的艺术主张和用精湛的技术来表现的艺术技巧,形成了迪斯尼公司的艺术特色。这在以色情、暴力充斥影坛的美国是出类拔萃的,对于以性感制胜的好莱坞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创新理念形成了创新的哲学,这是迪斯尼公司“出于污泥而不染”的关键所在。企业要创新,首先要有创新的理念,以及由创新理念形成的创新哲学。迪斯尼公司是文化娱乐产业,与我们可能是隔行,但隔行不隔理,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创新。

迪斯尼公司坚持以创新精神不断整合形成一支强大的创新团队,培育创新人才的经验,也是值得我们深刻领会和认真借鉴的。

摘自2005年《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案例.美国篇》经济管理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