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懿养了“三千死士”,如何保证他们无二心?手段实在高明

 山乡武侠 2021-09-08

司马懿养了“三千死士”,如何保证他们无二心?手段实在高明

引言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每逢乱世,就会有英雄豪杰并出,确实也是应了那句话,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三国时期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无论是前期的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还是后期的魏蜀吴三足鼎立,哪怕是如今我们仅仅能在史书上领略他们的雄谋大略,却依旧让人有荡气回肠之感。说起三国,就不会避开一个人,就是司马懿,或者说是司马家。毕竟天下最后的归属,并不是魏蜀吴三家其中的一个,独独是司马家这个起码明面上没有直接参与进来的势力,那么他最后竟然能颠覆了这三家的政权,就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古代行军打仗与现在多有不同,除去对于军队战斗力的保证,还有非常多的其他重要的部门。比如辎重兵,就是负责全军粮草的补给,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还有就是斥候一类,负责战前的打探情报,摸清楚敌军的行军布局,就像一支军队的眼睛,也是无比的重要。如果司马懿有着这样的军队,在凭借他自身的聪明才智,获得成功也会让人有那么多的惊讶。可是要知道的是,那时曹魏对司马懿很是警惕,他是没有兵权的,而他最后之所以会夺权成功,全凭借他养了“三千死士”,至于他是如何控制他们,保证他们没有二心的,了解后只会说他的手段是在高明。


众所周知,魏蜀吴三家都各自有各自的优势。曹魏的优势就在于曹操初期为整个势力打下了很大的基础,武有典韦许褚,文有荀彧郭嘉,从史书上看,出来刚刚起兵的时候曹操的势力薄弱,在后面的时候就少有为钱粮军饷发愁的时候。而东吴,稳坐长江天险,外有周瑜统领全军,内有张昭决策,也是十分的安稳。而刘备方面在初期是要军饷没军饷,要粮食没粮食,好像一打起仗来就是逃走的下场,不过幸好,他有这卧龙诸葛孔明的辅佐,尤其是在占据荆州之后,总算是有了与其余两家抗衡的实力。


三家的领导人都是雄才大略的雄主,很难存在谁把谁彻底打败这样的情况,三家需要一个平衡,在他们任何一家没有信心以一敌二之前,他们都只会尽力的去维护这样的平衡,赤壁之战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想要一家独大是不可能的,只会遭受到其余两家的联合抵制。所以三家就这么一直僵持着,就连领导人都开始换代了,事情才开始出现了转机。


我们下面着重说一下曹魏,曹操还活着的时候,他将司马懿压制的死死的,只要曹操还活着一天,司马懿就一天不敢生出别的心思。等到后面的两任君主,曹丕还有曹睿,他们再其中司马懿的同时,也十分的小心他,明白只有他才能与诸葛亮交手,可是又不放心将兵权都交到他的手里,所幸这两位君主都很好的把握住了这个尺度。所以这两位君主在世的时候,司马懿还是相对沉寂的,可惜的是,这两位君主都在位时间都太短了,司马懿也活的太久了。


等到曹睿去世,曹芳继位的时候,司马懿就知道,机会来了。当时曹芳的年龄还小,没有什么威胁,所以司马懿唯一要对付的,就是当时的大将军曹爽。那么这时候的司马懿既然没有兵权,那么他是如何对付的曹爽呢,原因就是他秘密豢养的死士。


我国很早就有死士的记载,这些人不知家国,不知君主,只知道为一人效命,也根本不在乎这样的生死,正是凭借这样的死士,司马懿成功把曹爽击败。至于司马懿是如何控制这些人的,其实细说起来也并不困难,死士一般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在他们小的时候将他们收养,每日除了训练也几乎没有什么事情,除去任务需要他们是不可能和外界接触的,所以他们的心里也没有什么忠于君主的想法。而且这些死士被分散到民间,彼此之间也不存在大面积的联系,就更加杜绝了会有人反叛的可能。



小结


可叹魏蜀吴三家争斗多年,最后却是让司马一家笑道了最后,不过当时正是乱世,不论用什么样的手段都不过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在什么时候也不过时。而我们今天所能领略到的他们的风采,也仅仅是一部分,难免会让人觉得惋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