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窗人似花

 泷西山人 2021-09-08

山人夜读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

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

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

绿窗人似花(来自网络)

这是朱自清《冬天》的第三部分。每当我读到这里,我就会和朱自清一样,为他妻子和两个孩子的三张带着天真微笑向着他的脸而醉。是的,在寒冷的冬天和漆黑的夜晚,家是最温暖的。

但晚唐的韦庄似乎感觉不到家的温暖。他的心似乎在青楼妓馆。那明灭的灯光,浅斟慢酌后的醉意,美人的红唇、香泪、依依不舍,还有那琵琶的幽怨声,似乎对他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和震撼力。

红楼别夜堪惆怅

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

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

   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

                 绿窗人似花。

青楼(来自网络)

这是韦庄著名的《菩萨蛮》五首中的第一首。写的是韦庄与江南一位青楼女子的恋情。上片写夜半而别,美人依依不舍,垂泪分别。但一经渲染以红楼、香灯、半掩的垂着流苏的锦帐、残月等意象,立时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过片二句,是说忘不了这位歌伎弹奏琵琶的场景:琵琶上装饰着金翡翠的羽毛,美人柔指轻弹,弦上便流转出黄莺一样悦耳的音乐,可是还没有完,主题是在一结:“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这位美人很清楚知道与主人公的爱情只是昙花一现,她非常善解人意,劝道:“你早点回家吧,你美丽而心爱的妻子正在窗前伫立,等着你回家呢。”

“绿窗人似花”,绿色窗纱旁的妻子美丽如花!但纵然是如此美丽的妻子,也拴不住诗人韦庄那颗狂野的心。诗人的灵感似乎更需要刺激,需要哀怨,需要酒精,需要放荡,需要欢场中的新鲜感和难分真假的温柔。

在山人看来,这位韦庄眼中的美人,不过是一位青楼女子,用如今的话说,是一位坐台小姐。在她的眼中,韦庄就是她的客人。服务好客人,让客人满意,让自己拥有良好的口碑,生意蒸蒸日上,是这位青楼女子追求的目的。所以她尽心尽力服务,让韦庄得到了刺激、哀怨、酒精、放荡,得到了欢场中的新鲜感和难分真假的温柔。

当韦庄支付过费用后,这位青楼女子对韦庄说:“时候不早了,早点回家吧,你的妻子正倚窗等你回来呢!”这一句如此体贴入微的话,彰显出这位青楼女子极高的情商,让韦庄感到这位青楼女子的心灵真美!从营销学上说,这比说一句“下次记得来找我哦!”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来自网络)

关于这首词,很多人的理解与山人不同。唐圭璋先生的《唐宋词简释》说:

此首追忆当年离别之词。起言别夜之情景,次言天明之分别。换头承上,写美人琵琶之妙。末两句,记美人别时言语。前事历历,思之惨痛,而欲归之心,亦愈迫切。韦词清秀绝伦,与温词之浓艳者不同,然各极其妙。

有人说得更明白:首二句回忆在朱门红楼那天告别之夜,灯光映照着半卷的挂有流苏的帐子的情景,真叫人难过极了。次二句写情深似海,难舍难分,一直到残月将落时,爱人带着泪水,才送我离开家门,分手告别的。词的下片,写客地思归,由听到琵琶乐声想到所爱之人正倚窗远望,等候自己归去。但词中并没有说到琵琶乐曲的内容,怎么能说听到琵琶乐声就想到所爱之人正倚窗远望,等候自己归去呢?这不是太牵强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