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的一篇修炼“心法”

 专家视点 2021-09-08

世上的道理有很多。

有些话儿,能说出来教给别人,懂得了就能照着去做。

而有些事儿,是不能说出、无法说出对,只能靠自己去体悟。

比如,《了凡四训》最后,有一句话振聋发聩,多年以后还记得清清楚楚,“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因“因循”二字,耽搁一生。”

然则‬如何‬才能不因循,不耽搁,进德修业呢?了凡先生说的是,“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知非改过,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古今圣贤、达官显宦、商贾士人、贩夫走卒,各有各的道,各有各的心法。

曾国藩的一篇修炼“心法”

曾国藩作为“两个半完人”中的半个,其立功、立德、立言,为后世所研究、学习和效法。

半圣,不是一天炼成的。

所以其立言,文章、家信、日记等,记载了他“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崎岖心路,方能是人们在做人做事的有益指南,甚或是在人生失意困顿时的一剂猛药和救命稻草。

咸丰九年十一月初四 日记:

圣人有所言,有所不言。积善余庆,其所言者也;万事由命不由人,其所不言者也。礼乐、政刑、仁义、忠信,其所言者也;虚无、清静、无为、自化,其所不言者也。吾人当以不言者为体,以所言者为用;以不言者存诸心,以所言者勉诸身。以庄子之道自怡,以荀子之道自克,其庶为闻道之君子乎!

人生就是像一副卦。内卦为体,为内心,载以庄子之道则怡;外卦为用,为与外界的接触交流,世事繁杂,当循之以荀子之道。这样就离得道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