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访谈】心与教育事业的化学反应

 微湖尖尖荷 2021-09-08

编者按:在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微山县作家协会委派马加强走进实验中学教育集团青山路校区开展采写活动。即日起,“微湖尖尖荷”公众号将陆续推出【教师访谈】系列采写文章,以此向师者致敬,向全县默默耕耘在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们致敬!

Teacher




秋季开学第一天,我有幸再次走进了微山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青山路校区。新学期,新气象,踏进校门,琅琅的读书声着实叫人倍感精神。又是一年金秋,又是一年收获的季节,欣闻今年实验中学中考有711人被高中录取,作为“一校四区”之一的青山路校区同样硕果累累。众所周知,好的成绩离不开各方面的努力与付出,当然也离不开一个优秀的领导班子,此行也是专程来拜访青山路校区的李延振校长,躬耕于教育一线多年的李校长曾先后多次获得各项荣誉,他是济宁市教学能手、市优质课执教者。

见到李延振校长时,他刚刚上完新学期的第一节化学课,李校长待人十分的热情,谈吐中流露着谦逊和朴实,利用宝贵的课余时间,我们在学校的集备室里促膝而谈。交谈中得知他已在一线课堂从教了23年。即便现在担负着青山路校区执行校长一职,也仍然带着两个班级的化学课,因此他与教学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可想而知的。

李校长的家住在微山县夏镇街道,在文化氛围浓郁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这也及早催生了他想要当老师的梦想。1997年,毕业于济宁师专化学系的李延振校长如愿以偿地回到了家乡任教,最初工作于夏镇二中,那一年他才年满20岁。说起回乡任教,李校长告诉我,当年在父老乡亲的关爱下学习成长,如今陪伴家乡的孩子们求知进步,这是一件无比骄傲自豪的事情,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继承和延续,是从教的初心所在。

回忆当年从教的青葱时光,李延振校长感言道,“我这一路走来离不开老校长等领导和前辈的鼓励与帮助,他们也是我能够快速成长起来的催化剂。”他说,当年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远不如现在的工作环境,那时候白天在校忙着上课,每周有20多节课,晚上回家还要备课。当年,朱思启老校长对教师的要求很严,对如他一般的青年教师更是关爱有加,每学期要完成4本备课笔记,老校长会逐页的查阅,此外还要求每天写工作日记。不仅如此,老校长经常要求李延振校长必须参加县里的各种优质课或教学能手的评比活动,起初他还有点不解,为什么老是“针对他”,不过时间很快就证明了这恰恰是一种特别的爱。久经磨炼的李延振校长开始在各种县级评比活动中收获佳绩,多次摘得县级优质课执教者、县教学能手等殊荣......就这样,岁月的磨砺在李校长的内心悄然发生着化学反应,其中释放出的能量一直鞭策着他、鼓舞着他!

在从教路上愈加笃定勤奋的李延振校长将公开课从县里讲到了市里,2007年他拿到了济宁市第五届教学能手,2009年又获得了济宁市优质课执教者的荣誉,他逐渐从夏镇二中的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李校长告诉我,由于从教科目是化学,再加上领导同事们的信任,因此年年都带毕业班、带毕业班的班主任,同事都开玩笑称他为“毕业班专业户”。他也不负众望,在教好化学课的同时,作为班主任,他带领学生们与其他学科都产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其达到的效果让同事们欣喜万分的。

2010年,李延振校长开始参与夏镇二中的年级管理工作,成为了一名极年轻的级部主任。新的角色给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从一名教师到一位管理者,这中间肯定也会有化学反应的产生。李校长对我说,初心加使命,生成的是责任加目标,凡事都要从小事做起,都要以身作则,只有把大家的责任和目标汇集到一起,才能产生更大的作用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9月,教育和管理经验丰富的李延振校长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欣赏与认可,被任命为实验中学的挂职副校长,2016年又被任用为夏镇二中业务副校长,压在他肩头的担子在逐渐地增加,而他始终是干劲十足,毫无倦怠,用他的话讲便是“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2020年7月28日,微山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在社会的关注下成立。李延振校长接到了新的任命书,局里任命他为“实验中学青山路校区的执行校长”。来到新的学校,肩负起新的使命,李延振校长深感担子很重,可谓任重而道远。李校长告诉我,“一校四区”成立后,青山路校区为集团输出了一些师资力量,这导致本校区的师资力量不足,甚至青黄不接,急需师资力量的补充和青年教师的成长。后来,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校区补充了一批青年师资。师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经验不足,一些青年教师出现心劲不足等懈怠表现,因此抓师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了首要任务。很快,青山路校区涌现出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教师......

说到青年教师的培养,李校长给我举了一个张楚瑶老师的例子。张楚瑶是一位年轻的女化学老师,去年来校任教时才刚刚21岁。由于当时急缺班主任,李校长再三权衡后让张楚瑶老师担起了九年级二班班主任,说到这个决定,李延振校长舒了一口气对我说,事实证明我们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张楚瑶老师年轻有为,敢于担当,而且善于动脑子,在逐步拉近师生关系、丰富班级生活的同时,也完全胜任班主任角色。除此之外,张楚瑶老师还十分谦虚好学,她的课程表上不仅有她自己的课,还标注着其他化学老师的课,一有时间她就去听课学习,一学期下来累计听课不少于100节。今年化学中考成绩,张楚瑶老师所带的三个班级成绩位列年级前三甲。李校长骄傲的说:“她是我们优秀青年教师的典型代表,也是我们实中的新生力量,这种显著的化学反应是振奋人心的。”

一年来,青山路校区承上启下,开拓进取,全员全力地追随着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前进的步伐,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德智双修、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化育博雅大气优秀学子”为培养目标。坚持全面发展育人理念,以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团结、和谐、共融、求新、思变”的十字办学方针为指引,结合集团化办学一年来的工作经验,在坚持“优质发展、综合发展、特长发展”办学目标的基础上,带领实中集团青山路校区全体教职员工继承“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实中精神,发扬“敢于担当,敢于自新,敢于超越,敢于创造”的四敢精神,打造“学子向往,人民满意品牌初中”。同时,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办学品位,凸显办学特色,丰富办学内涵,确保办学质量,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李校长告诉我,在充分继承老实中精髓的基础上,学校也在积极地与时俱进,突出特色化办学,先后增设了“第二课堂”,既涵盖了论语、端鼓腔、书法等传统文化,也囊括了音、体、美等现代艺术,而且还是我县的“足球特色学校”。与此同时,学校自始至终都在抓安全管理与安全防范问题,积极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目的就是让学校与学生平稳健康的发展,让整体有更加良好的化学反应。

谈完工作,说到家庭李校长感慨道:“家里也是上有老下有小,我平时琐事太多,抽不开身、顾不上家,这么多年真的多亏了妻子。”在采写期间,李校长陆续接了好几个工作业务上的电话,他分别与对方约定好了相应的时间,紧凑的工作排满了接下来的日程。谈及工作的忙碌,李校长眼眶潮润地告诉我,最亏欠的就是父亲,父亲生前对他的工作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和理解。因为忙碌,以至老父亲在临终前的三个月都没想耽搁他工作,那三个月恰恰是他刚来青山路校区上任最关键的三个月,他深知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无奈硬生生地近乎残忍地割舍下了对父亲的孝......听罢,我想这些情感的相互反应是值得人去细细咂摸的!

一个化学反应的完成,势必会生成一种或者多种新的物质,当一颗赤心与教育事业发生化学反应时又会生成什么?此访李延振校长,我看到了那一份份生成的钟情与挚爱,且是带着光泽和温度的!



作者简介:马加强,济宁微山县人,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微山县作家协会理事、任城区作家协会理事、济宁市散文学会会员,走上写作发表的快乐之路已经有十多年了。曾先后几次参加市运会和省运会,现定居在微山县城,工作于微山县公安局。擅长于散文、诗歌的创作,陆续有作品在“诗潮”、“西北文艺”、“现代诗美学”、“今日微山”、“济宁日报”、“济宁晚报”、“微山湖文学”等报纸刊物上发表,并有多篇作品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及各个省市的残疾人文学杂志上刊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