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典富二代画家的北欧童话,莫兰迪色透着最清澈的纯真

 志涛书馆 2021-09-08

相信不少人对北欧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那里有极昼、极夜,也有极光,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人土风情。常常在互联网上看到对北欧人的调侃——保持社交距离,内向、害羞、疏离,也会时不时被北欧设计的天然、灵动、人性化而打动。清冷而温暖,旷远而纯真,大概就是北欧的写照。而偶然看到了瑞典画家Einar Jolin(纳尔·乔林)的画作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那份属于北欧的独有气质,仿佛不经意闯入了北欧童话。




Einar Jolin这个名字估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耳生的。1890年,他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比起大名鼎鼎的北欧画家爱德华·蒙克,他可以说是一个“无名之辈”,既非开宗立派之人,也无绝世名作。但是仍有不少人为他纯真的表现主义风格而着迷,甚至称呼他为“北欧遗珠”。


第一眼看Einar Jolin的画,你会感到扑面而来的孩子气。稚嫩、童趣、纯净。简化的轮廓线条,带来极强的装饰性,透露着充满自然气息的天真,犹如透出一双无邪的孩童眼睛来张望这个世界。




在Einar Jolin画笔下没有深沉的历史,也没有宏大的叙事。他似乎并不关心那些深刻与幽微,只在乎日常光影中某一刹那的永恒。他画他看到人、风景、动物、静物,化繁为简,大胆新奇,却有充满了一抹月亮余辉般的悠远与静谧,让人平心静气,不忍打扰。




无论是繁忙的码头、热闹的海滩、还是熙熙攘攘的滑冰场,Einar Jolin的画总有抹不去的率性与纯真,引发人们最纯净清澈的情感与想象,让人想住进他的画作里。而干净、舒服的莫兰迪色系更是明快而恬淡,犹如一块透明的薄荷糖,清爽沁凉。




其实通过Einar Jolin的画作,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画派的影子。印象派、野兽派、装饰画都给Einar Jolin的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从而在他的画作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他曾在巴黎的马蒂斯艺术学院进修过6年,因此不难看出他作品中马蒂斯的“痕迹”。但是,虽然从不同流派中得到了养分,Einar Jolin还是形成了自我鲜明而独树一帜的风格。不过他的艺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甚至还有点坎坷。




经过在巴黎的学习,Einar Jolin被最新鲜的艺术风潮所冲击,学成之后,他意气风发地回到斯德哥尔摩准备大干一场。他和朋友组成了代表青年一代的绘画团体,旨在创新、探索,可惜的是对于当时的瑞典来说,他们的艺术形式过于先锋,权威机构和学院派人士并不认同。刚刚冒出的新苗就被无情打压,Einar Jolin感到无比压抑。




在祖国无法施展才华的Einar Jolin想要回到巴黎,可是当时正好一战爆发。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刻,到处都充满了动荡,Einar Jolin也只好待在自己工作室,可是几乎每一天他都在埋头创作,这段时间漫长而难熬,正如蝴蝶破茧前的时光,无尽地蛰伏,苦苦等待那一丝光亮。终于,一战结束,Einar Jolin也迎来了自己的破晓时分,他迫不及待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去汲取更多创作的灵感与养分。




Einar Jolin开始四处游历,走入更加广阔的天地,去看自己从未见过的风景。他前后前往了意大利、西班牙、非洲、印度、地中海岛屿等地方,被压制的生命力与创作欲喷涌而出,他的作品也愈加成熟,开始在不同的国家举办个展,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自此开始受到关注与认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Einar Jolin的作品中还可以看到不少的东方元素。他在巴黎求学时,为众多博物馆、美术馆中的东方展品所折服。他不仅描绘了大量属于东方的瓷器、家具等,还竭力展现那股宁静致远的淡泊气质,而这也与Einar Jolin的心境和态度不谋而合。




早先Einar Jolin的作品多是静物和人物,而在受挫云游四方后,他更爱上了画风景。从Einar Jolin的经历来看,真正应了那句“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历经了打击、质疑、蛰伏、游历,他不断增加人生的厚度和生命的韧性,却从来没有改变内心最难得的纯真。知世故却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他笔下的世界依旧如此清澈、单纯,没有沾染半分世俗的黑暗与蹉跎。哪怕历经风雨,阳光下依旧像个孩子,他始终如此赤诚无暇地爱着这个世界,用画为人们讲述生活中一个个看似不起眼却温暖常在的故事。




在70多年的绘画生涯中,他一直坚持最简单的理念——保持纯净,轮廓清晰,构成有序。在这不变的法则之下,他创造了一个美好而恬静的世界,唤起人们心中的无限向往。




尼尔斯·帕姆格伦曾如此评价Einar Jolin:他艺术标志来自他对自然之美、山水之美、女性、花卉和动物、织物和事物的永恒崇拜。他是一个如植物般和煦驯服的人,内心却是一个坚定果断的守护者,用一生守护那些单纯的线条,洁净的空白,和诗一般的柔软。逆流而行时的那一份勇气和骄傲,是他最美好的品质。三毛曾说:“天真的人,不代表没有见过世界的黑暗,恰恰因为见到过,才知道天真的好。”大师和天才固然伟大与不朽,而天真之人亦难得,如清泉长流,带来一方净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