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要治疗模式下,吸毒人员的救助服务 | 社工案例计划

 社工客 2021-09-08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唐穗婵   

    单位 | 广州市广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案例背景介绍

(一)基本资料

1.服务对象个人信息:小迪(化名),男,40岁。

2.身心健康状况:曾有吸毒史并患有多种疾病,自理且行动力较好,情绪容易引起波动。

3.居住情况:现与母亲、奶奶居住在自建房。

4.家庭状况:服务对象未婚,有两位姐姐,大姐经常探望,二姐至今失联一年多,父亲去世约10年。日常与姑姑有紧密的联系。

5.经济情况:由于服务对象自身疾病原因,就业困难,与母亲均依靠领取低保补贴生活,每月不足2500元。

(二)个案来源

1.接案原因:

服务对象主动前来琶洲街社工服务站求助。

2. 个案介入时间段:

2020年12月30日-2021年7月9日。

(三)个案背景资料 

服务对象于2020年11月接到居委通知,民政部门查到其母亲是公司“监事人”,不具备低保资格,将取消其母子低保补贴。经服务对象了解,该公司属于服务对象二姐名下,由他人在2018年办理创立,已关闭但没注销。二姐是公司法人,母亲是公司监事人,而此事家人之前并不知情。

因母亲被视为有工作收入,且服务对象与母亲在同一户籍,造成母子二人的低保资格将被取消,生活来源被中断。服务对象曾向区工商局、街道、居委、区政务中心等部门求助,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无奈之下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二、案例预估

(一)问题及需求分析

1.服务对象在经济匮乏下被取消低保补贴,陷入焦虑,有情绪疏导的需求

服务对象表示,由于被民政部门视为属于有工作收入的情况,不具备申领低保的资格。母子二人即将丧失低保资格,即将失去唯一的经济来源,生活无法得到维持。服务对象及其母亲通过多方求助后无果,情绪一度陷入焦虑的状况。对注销该公司的可能性感到渺茫,对于无法取消其母亲“监事”一职,感到无助。

2.服务对象有链接资源,了解政策,增加解决问题途径的需求

因服务对象文化程度较低,对于目前的低保政策、法规了解不深。但服务对象也为此付出努力,曾到区工商局、区政务中心、街道、居委等部门了解如何办理公司的注销手续,均没结果。服务对象有向税务师事务所、地方税务局等官方部门了解注销公司政策和相关途径的需要,希望可以尽快办妥相关的注销手续,恢复办理低保政策资格。

(二) 介入方法及分析

服务对象依靠领取低保维持基本的生活;文化程度不高,对现行的政策不了解,向多方求助后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产生焦虑情绪。而服务对象母亲对于如何成为“监事人”一事并不知晓,由此引起低保资格将被取消,服务对象及其母亲的经济来源将被中断,生活将陷入困境。

社会工作者观察到:

  • 服务对象愿意积极寻求多方协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服务对象愿意尝试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为此,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梳理问题的成因及商定解决方案,贯穿精要治疗模式,开展辅导工作。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理论 

精要治疗模式,着重当事人的能力,由他们的潜能出发,逐步引发他们朝向解决问题之路。它强调与服务对象的合作,是成功辅导的基础,它亦强调在辅导初期应订定良好的工作目标,并引领服务对象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案中,社会工作者作为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的一员,根据精要治疗模式理论,梳理服务对象面临的困境问题,发掘其潜能及优势,引导其向居委详细咨询是否可以独立成户申请低保,同时协助服务对象了解公司注销条件,缓解其精神压力,鼓励服务对象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安抚服务对象焦虑的情绪。

(二)服务目标

1.总目标:

提供情绪支持,缓解服务对象焦虑情绪,协助其梳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链接资源让服务对象了解公司注销途径、条件、办理流程信息资源并尝试办理。

2.具体目标:

  • 协助服务对象梳理目前需要紧急处理的问题,提供情绪支持;

  • 帮助服务对象尝试在政策范围内寻找其他申请低保的方法,不排除提交佐证材料; 

  • 链接资源,让服务对象了解公司注销途径、条件、办理流程等信息资源并尝试办理。

(三)服务策略


四、服务实施过程

1.收集服务对象资料,建立专业关系,向服务对象澄清社会工作者介入工作的内容

①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了解其曾有的重大经历。

②社会工作者以尊重、接纳的方式了解服务对象对于目前状况的想法,根据现行规定,对同一地址新独立分户的政策已取消,服务对象表示非常焦虑,情绪一直低落,并向社会工作者表示很迷茫。

③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澄清社会工作者在个案中的角色,并非帮助服务对象解决所有问题为目的,而是帮助服务对象梳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链接社会资源协助服务对象了解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相关政策、办理条件、流程等,了解服务对象的期待和想法,促使服务对象以通过正当方式缓解目前的困境及缓解焦虑的情绪。

2.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界定个案目标

①协助服务对象梳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明确表达目前需要紧急处理的问题,并给予情绪支持;

②协助服务对象了解公司注销途径,让服务对象了解到1种或以上的公司注销条件、办理流程信息资源并尝试办理。

3.社会工作者发挥支持者的角色,同理服务对象的心情给予情绪疏导,鼓励服务对象勇敢面对目前遇到的困难

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表示早前曾向居委、街道等部门求助,咨询如何办理注销公司的手续,但没有得到解决,认为再找居委了解也是徒劳。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分析,各部门分管的事务不同,但低保是按照民政政策流程审批,则属于居委、街道民政管辖的事项,可尝试向居委详细咨询,是否存在其他低保申请的办法或政策,引导服务对象思考按照正规程序和政策办理事务。

居委会建议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及情况说明,作为佐证尝试申请。

4.社会工作者发挥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协助服务对象向税务师事务所了解相关信息,调动服务对象面对困境做出努力

社会工作者向税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了解到注销公司的2种方法。而服务对象表示有困难,在社会工作者再次向服务对象耐心讲解流程和鼓励下,服务对象表示愿意去税务局尝试查询。

经查得知,该公司注册手续是由代办公司办理,而代办公司现已倒闭,无法找到相关人员,无法办理后续的业务。

同时,服务对象收到区市监局回函称:已到公司登记地址检查,该址无人办公,执法人员无法联系该公司的相关人员。已根据相关规定,将该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经查询该公司登记材料,符合法定形式。由于监事不属于公司的登记事项,登记材料中没有监事人的签名笔迹。区市监局建议走法律程序。

5.社会工作者发挥支持者、鼓励者的角色,帮助服务对象挖掘社会支持网络,向司法所寻求专业的法律支持,提升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信心

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聚焦并梳理目前已掌握的材料,引导服务对象向司法所申请法律援助;另一方面结合居委的建议,整理资料,撰写情况说明,一并提交作为申请低保的佐证材料。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积极配合申请工作,并耐心等待,切忌意气用事,提升服务对象正向解决问题的信心。

经民政部门对提交的佐证材料进行审核,最终服务对象母子二人的低保资格复审后审批获得通过。联动司法所向服务对象提供法援律师介入,协助进行行政诉讼。

6.社会工作者巩固服务对象正向的改变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回顾过去半年的改变:从刚开始的焦虑、迷茫,对日后生活来源的不确定,到开始尝试咨询、了解,愿意面对前路的困难踏出艰辛的每一步,并得到多方的协助,同时明白“方法总比困难多”,感受到社会工作者的理解、接纳与帮助,自己并不孤单。社会工作者表示十分欣赏服务对象的改变,亦鼓励其以后遇到困难也要坚持这种想法和做法。

五、案例评估

 

六、专业反思

更生人士由于个人过往的经历与身体原因,明白自身与别人不一样,容易往往产生自卑的心理,当在遇到问题时容易产生他人对自己存在歧视的心理。而社会工作者除了提升困境人士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外,同时更需要关注情绪支持,让困境人士遇到问题时懂得如何面对与求助,以解决问题。

七、服务感言

在本次个案服务中,社会工作者陪伴困境更新人士面对突如其来涉及政策法规的问题,在过程中感受到,本个案的服务对象遇到的事情只是一个缩影,相信在社会上更多的困境人士遇到类似的事情。而社会工作者除了需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服务技巧以外,同时需要细心、耐心去倾听他们心中的想法与感受,帮助他们走出目前的困境,并且从他们的潜能出发,逐步引导他们走向解决问题之路。

八、督导点评

服务对象求助问题看似清晰,但在实际辅导过程中并不容易。一方面社会工作者需要系统、准确理解和判断服务对象面临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关键环节,给予“合法-合理-合情”的建议;另一方面,也要辅导服务对象的情绪情感,较强的负面情绪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对象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效能。

针对这两个方向的介入,社会工作者把握都很到位。期间,我们亦提醒社会工作者要注意服务对象(戒毒人员)心理行为特点以及可能的风险点;在以后相似个案工作中,要重视与禁毒社会工作者的沟通或合作。

新入职社工如何做?

新手主管如何做好社工管理工作?

新任督导如何解惑?

来看看这3本书

社工届畅销书

每个机构团队必备

点击下方小程序

快快拿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