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短评

 饮冰听雨 2021-09-09

  

本书是我从网上收来的二手书,估计是某高校学生上相关选修课时的教材。书上着墨不多,从原书的笔记来看,还是翻到了最后一章。我看到一些熟悉的东西,往往会心一笑——就像看到我上学时翻书做笔记的情景:

比如教材通常是前旧后新,除考试内容外,后面几章几乎一片空白;又如笔记往往是前工整后潦草,刚开始写字恨不得斧凿刀刻一样,越到后面越放飞自我;再如第一章上总要照着老师的板书或PPT郑重其事地抄上本学科或某核心概念的定义(往往与书上的还有差异),原书主记的是“宗教学是以宗教和宗教发展史为研究对象的现代社会科学门类,是哲学的二级学科。宗教学旨在通过对宗教现象、宗教起源、演化、性质、规律、作用的研究,解释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规律”……当然,重要的还有这个:

名词解释:宗教学(P1)、宗教巫术(P8-12)、宗教观念、世界宗教(P60)、四谛(P109)、四法印(P110)、神秘主义(P174)、苏菲派(P155);

简答题:宗教的社会功能(P203)、基督教的核心信仰(教义P144)、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P288)、中国宗教五性(P319);

问答题:宗教文化传播(P222)、宗教科学(P271);

上面的题目,涵盖了本书大部分的重要内容与章节,从深度来讲,本书也只能达到这种深度了。这些题目包括了宗教学与宗教界定(第一讲)、宗教起源和原始宗教(第二讲)、三大宗教基本知识(第五、六、七讲)、宗教的社会功能(第九讲)、宗教与文化传播(第十讲)、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第十二讲),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第十三讲);还有几讲,不太适合考试出题,比如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第十四讲),宗教对话与世界和平(第十五讲);如果是我出题,想要考得难点,那么就会考宗教与古代哲学的关系(第四讲),比如希腊理性神学的神灵观念,或者论述一下怎么以信仰为中介把握宗教与道德的关系(第十一讲)——毕竟我辛辛苦苦讲了一学期的宗教学基础,考试就让你们背宗教常识吗?

这反映出了本书给人的整体印象:它太像一本教材了,无论是结构还是内容都像是一门概论类选修课所需要的,而且看起来是那种划划水就能过的选修课。既没什么离经叛道的内容,也没别出心裁的体例,更没新颖深刻的观点,用起来四平八稳,读起来马马虎虎,讲起来中规中矩,学起来泛泛而谈。

本书编校较粗糙。一些错字(如“玄装法师”)、漏字(少“的”之类的助词)、衍字(如“普通学-校”)时有发生;甚至还出现了常识错误,像第九讲里提到“被以异端罪名处以火刑的意大利自然科学家伽利略”(伽利略:布鲁诺家在隔壁,你找错人了),这种低级错误可能是由于笔误(毕竟在后面章节更正了),但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作者、编者的责任心;此外,大量引用其他资料、专著内容,尤其是大段大段的原文引用,以至于有人吐槽本书看起来更像资料汇编,应付了事;还有,部分章节表达重复繁缛,前后文一些车轱辘话反复说,典型的就是第十五讲,精简一些重复内容和表述,本书至少还能再少10页。

从内容上说,既然是“宗教学基础”,那么确实在各方面都比较基础(作为补充,我倒更推荐北大那一套“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里边的《宗教学是什么》),可能很多学生会感兴趣的东西没有讲到或讲得不细,例如非世界性的少数宗教、民间宗教,宗教徒心理,宗教器物,宗教裁判所,神秘主义乃至邪教等。我个人揣测这些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课后作业、小组讨论、PPT展示等多种途径来了解并展示;而被一些读者吐槽的第十四讲,并不是多么不堪,它展示的是几大宗教在我国的发展和改造过程,这也是记录下来的历史,有助于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和统战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本书讲宗教与文化,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牟钟鉴等学者研究下,认为中国有一个在史书中以“礼志”或“郊祀志”的面目出现的、随着封建王朝的灭亡而灭亡的“在朝”的宗教——“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其以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以社稷、日月、山川等自然崇拜为羽翼,以其他多种鬼神崇拜为补充,形成相对稳固的郊社制度、宗庙制度以及其他祭祖制度,成为维系社会秩序和家族体系的精神力量。它没有独立的教团体系,其宗教祭祀功能由各层次的宗法组织兼任。

如果不承认“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的存在,那后面的所谓“宗教是文化(文明)的核心”、“人类文明史的绝大部分,在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宗教是文化统一的核心力量”,以及“在中国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宗教形态存在”就没法讲,因为“儒”是不是宗教还有争议,“道”虽然是本土宗教但出现晚,“释”、“景”、“回”更是外来宗教了。不承认它是宗教,就没办法统合其后关于宗教与中国文化整体结构的关系,这才是我个人觉得值得争论的地方,就是怀疑一开始本书就把宗教在文化中的地位绝对化了。

虽然题目中没有考“宗教与道德”,但我觉得这一讲值得一读。我们时常听别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指的是宗教信仰,而不是广泛意义上的信仰,不要妄自菲薄。非要说的话,我只能摘录何马《藏地密码》中的一段话:“孩子,我知道你讨厌宗教,也不信神佛,但是,有些事情确实不能否定的。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信仰,无论你有无宗教背景,无论你是否是无神论者。那种信仰,即是追求,一种促使人活下去的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